遏制加速衰老的“岁月神偷”

2019-01-13 05:04杨小龙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19年12期
关键词:垂体生长激素脉冲

杨小龙

潘慧

潘    慧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矮小症、垂体下丘脑疾病、特纳综合征、肥胖症、代谢综合征、性早熟、小于胎龄儿、甲状腺等疾病。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我们身体中会分泌一种神秘物质,从20多岁开始,其分泌量会逐渐减少,伴随着这个变化,人体会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老,但是有一种疾病被称为“岁月神偷”,会让这种物质小于正常的变化水平,加速衰老的同时,还伴随着一些可怕的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潘慧主任的一位老患者,40多岁,就是一直缺乏这种重要物质,在随访的过程中,潘主任一直要求他进行相应的替代治疗,但他都没当回事,认为自己还没有什么症状。结果在5年后,他突发脑梗死,从片子上来看,他在之前就已经出现过腔隙性脑梗死,只不过症状不明显,他也没有再做过随访和体检,错过了诊治的最佳时间。潘主任仔细分析了病情,发现脑梗死发生的根源便是这个重要物质的缺乏。

这种重要物质就是生长激素。其实,生长激素是由人体内的内分泌“司令部”——垂体所合成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顾名思义,它是一种能够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激素。正常情况之下,人体分泌生长激素的模式,不似静静的水面,而似大海的波浪,呈脉冲样分泌。青春期之前,每天只在熟睡时才能“偷偷地”分泌1~2个脉冲,青春期每天分泌脉冲次数增至20多个,且脉冲幅度加大,因此,青春期出现生长明显加速的“蹿个儿”现象。正常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每天分泌的生长激素脉冲次数逐渐减少。到了40~50岁以后,大多数成人每天只有1~5个脉冲。尽管数量有所减少,但保持一定量的生长激素对维持正常的物質代谢不可或缺。由于生长激素脉冲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生理性地减少,因此,有学者怀疑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长激素比你想象中重要

很多人都不禁问道:生长激素不是儿童长身体的时候才需要的吗?为什么成年人也会缺乏?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其实,生长激素其实是陪伴人体一生的激素,并不是只有小孩子生长发育才会需要它,成年人也同样需要。大脑中的垂体前叶主管的就是生长激素,它到达肝脏会产生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这会作用到肌肉、骨骼和脂肪,保障人体正常活动和生长。

如果,生长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缺失,便会直接影响机体正常的代谢过程,引发一系列内分泌代谢问题。这种疾病被称为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AGHD),指成年人脑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功能受到破坏,导致生长激素完全缺乏或部分缺乏,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的一种疾病。

生长激素缺乏会引发严重后果

成年人生长激素缺乏往往表现为:乏力、虚胖、腹部脂肪堆积、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症状。也会增加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有统计显示这种疾病的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同时他们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上文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根源就在生长激素上。潘主任告诉我们,瘦体重减少和脂肪量增加、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心功能不全、骨质疏松症皮肤干燥、汗腺分泌下降、肌肉的力量和运动能力下降都是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重要表现。

其实不只是患者,包括很多医生在内,目前对生长激素的认识都不是特别清晰,如果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的调查,相信累及人数可能会更多。

从很多临床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罹患垂体功能减退症成年患者,其各种垂体功能相关的激素都会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如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和抗利尿激素,但往往唯独忽视了生长激素的补充。

哪些人易缺乏生长激素

正常人的生长激素会随着年龄增长,缓慢下降,但是如果因为一些疾病,就会导致生长激素急速下降,提前出现上面的症状表现。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生长激素缺乏呢?成年人生长激素缺乏的高危因素包括:垂体瘤(占人群20%)、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等。潘主任提醒,以下几类人群是成年人生长激素缺乏的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筛查:①儿童期确诊的生长激素缺乏症成年后;②曾接受头颅放疗或垂体肿瘤术后患者;③颅脑损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④其他原因导致的下丘脑-垂体疾病患者。

体内缺乏生长激素的三大表现

缺乏生长激素带来的危害如此之大,却常常不被重视,我们怎么才能提前发现自己体内的生长激素是否异常呢?潘主任告诉我们,生长激素异常下降在造成致命疾病之前,常常会留下三个“作案证据”。

1.特殊部位脂肪堆积

生长激素异常下降会先造成内脏脂肪异常堆积。脂肪可没那么简单,它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内分泌脏器,能分泌出大量的炎性介质,攻击血管,使体内总胆固醇水平异常升高,“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降低,诱发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内脏脂肪堆积常见于腹型肥胖,因此,测试自己有没有异常脂肪堆积,可以测一测我们的腰围。潘主任告诉了我们腹型肥胖的标准:腰围女性超过80厘米,男性超过85厘米,如果腰围超过正常标准,说明体内内脏脂肪堆积可能存在异常,也提示我们可能缺乏生长激素。

如果您没有高脂饮食,还出现了血脂的升高,有可能是“岁月神偷”——缺乏生长激素,已经在体内开始作案,而体内脂质的异常只是作案证据之一。

2.弱不禁风

变弱的表现一:肌肉少

体内生长激素缺乏,会破坏肌肉功能,患者会表现出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有时候提菜都很费力。以腿部肌肉为例,如果大腿的肌群迅速衰老,走路和爬楼梯都会感到非常吃力;小腿肌群衰老会出现下肢水肿等症状。

对于肌力的测试,有很多种方法,潘主任介绍了一种在门诊中经常使用的判断患者肌力情况的方法——5次起坐试验。老年人记得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谨防摔跤和晕倒。

【方法】坐立于40厘米高的椅子上,快速起立坐下5次,看看自己多少秒能够完成。注意站起和坐下的过程中,双臂要始终抱于胸前。

【结果】小于11秒记4分,为满分;用时11~13秒,记2分;用时13~16秒,记1分;用时16秒以上不得分。

变弱的表现二:骨质疏松

人到30岁以后,每年开始以百分之几的速度流失骨量,如果我们再缺乏生长激素,那么骨质流失的速度会比正常人更快,有更高概率出现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3.变笨了

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在不知不觉中偷走我们的记忆。正常脑细胞的神经元外侧是有髓鞘包裹的,而缺乏生長激素的人,会使髓鞘提前衰退,导致神经元之间的电传导容易出现问题,从而使记忆力提前衰退。针对这个问题,潘主任向我们推荐了一个记忆力自测法,让家人照着下面这张图片念,看看你在不看这个题板的情况下,能复述出几个念到的水果名称。

如果能记住5~10个,说明我们的大脑还没有变笨,如果记住的少于5个,就要引起重视了,我们的大脑可能已经开始变笨了。

治疗与养护

如果已经确诊缺少生长激素,也不用过于担心,现在有非常成熟的技术能直接补充生长激素,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每日在皮下注射即可。但补充生长激素需要专科医生科学地评估、诊断后才能开展。成年人所需要的生长激素的剂量,仅是儿童增长身高所需剂量的1/10~1/8。用药后,需要检测患者体内脂肪含量(尤其是腹部脂肪含量)、腰围、体力、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以及IGF-1的水平。如果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可建议患者长期应用生长激素补充治疗。

由于生长激素是一种在睡眠时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因此需要在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以模仿正常人夜间分泌的生理节律。

潘主任强调,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最大的因素就是睡眠,一般在我们晚上熟睡时,生长激素分泌到P达峰值。因此,最好在晚上10点之前入睡,而且睡得质量越好,生长激素分泌越多。经常锻炼和控制情绪,都能让生长激素分泌保持稳定。

猜你喜欢
垂体生长激素脉冲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生长激素
超快脉冲激光器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Southern_Weekly_1928_2021_02_04_p28
“TransCon 生长激素”在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中进行的全球三期临床研究
生理性失眠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大射电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基于脉冲反射法电缆故障定位脉冲源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