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颠拜石其实没有那么多微言大义

2019-01-14 23:10韩天才byHanTiancai
宝藏 2019年1期
关键词:正史衣冠徽宗

文/韩天才 by Han Tiancai

和同时代的士大夫一样,米芾有很多怪异的行事,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有故事的人。比如他拜石,就是其中流传千古的典故。米颠拜石有3个版本。说法大同小异,但我比较倾向于他拜石为兄的说法,即正史所载,具衣冠而拜之,穿上官服,当作上级或尊者行礼。

后人对这个典故一直很偏爱,以为其中有许多微言大义,其实是大惊小怪了。古时候的文人官吏大多个性张扬,米芾只是有些出格而已。当然,这也和宋以后集权加剧,民众个性压抑有关。

关于米芾,史上记载很简略,《宋史》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即是米芾的正传,只有区区二三百字,如下:

米芾,字元章,吴人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赐对便殿,上其子友仁所作《楚山清晓图》,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卒,年四十九。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特妙于翰墨,沈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精于鉴裁,遇古器物书画则极力求取,必得乃已。王安石尝摘其诗句书扇上,苏轼亦喜誉之。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观之。而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所为谲异,时有可传笑者。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又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尝奉诏仿《黄庭》小楷作周兴嗣《千字韵语》。又入宣和殿观禁内所藏,人以为宠。

作为官员,米芾不算成功,正史上都说他从仕数困,他最大的官员是知无为军。军是宋代行政区划级别的起步级,与州同级。书画博士是专业技术职务,据考证级在五品。

宋代是个皇帝当得很无趣的朝代。米芾所在的徽宗朝就是如此。《舌华录》记载,米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徽宗潜立于屏风后,闻之,不觉步出纵观。

可惜这样有趣味有个性的人物现在再也难以看到了,而这样有个性有趣味的时代更是一去不复返了。也许,是时代造就了人,或者是人照耀了时代。总而言之,现在再也难以寻觅这样精神自由的情境了。相信这种遗憾很多人有同感。后世画家很多都画过米颠拜石的典故,比如明代陈洪绶,现代张大千和任伯年,当代李可染等等。

斯人已去,斯世已逝,空留怆怀耳。

猜你喜欢
正史衣冠徽宗
正史和野史哪个更接近真实
最有思想的句子
《写生翎毛图》全幅现身,99%是徽宗真迹?
衣冠中国:循礼与寻美
山西晋城瞽目艺人反切语研究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金马传说
The Roles of Culture in Translation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有心计的麻雀才能变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