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集结号 谱粤韵新篇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曲艺杂技观察

2019-01-15 01:58汤红
粤海风 2019年3期
关键词:粤曲杂技魔术

文/汤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居南海之滨,文化同根同源,是“一带一路”上璀璨的明珠。大湾区曲艺杂技艺术的发展承载岭南文化基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寓教于乐的表演方式,拥有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2017年、2018年时逢党的十九大召开和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是在国家重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下,大湾区曲艺杂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曲艺杂技事业在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

一、曲艺篇

2017—2018年大湾区曲艺事业在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曲协和各地文联、曲协的组织指导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积极主动有作为,在弘扬主旋律、惠民演出、精品创作、曲艺传承发展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聚焦新时代 唱响主旋律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思想为曲艺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大湾区的曲艺工作者紧跟新时代,为时代而歌,为祖国而颂。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曲艺工作者在新时代用新颖高尚的文艺形式引领社会风尚,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精准对接党的声音和群众的心声。“党的话记紧,心中便有底蕴,贯彻中央指示,开班唱‘解心韵’。”这是佛山市老曲艺人吴炯坚创作的一首广东小曲《党的话记紧》,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艺术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老百姓,在大湾区形成了一道文艺惠民的亮丽风景线。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大湾区曲艺界也奏响了献礼十九大的赞歌。2017年10月30日,由广东省文联、广东音乐曲艺团、深圳市曲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广东省文艺界首场“喜庆十九大,颂歌献给党——广东曲艺精品专场”在广州隆重举行。晚会在小曲联唱《不忘初心》激昂慷慨的旋律中拉开帷幕,快板《好人的故事》、评书《一杯清茶》、群口快板《讲规矩》、粤语相声《说一不二》生动活泼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广东人民奋进不息的精神面貌;粤曲表演唱《陪嫁新歌》、粤曲对唱《璀璨花城夜》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为民惠民政策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同时让观众领略了广东建设之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梁玉嵘献上粤韵演唱《文明广州》,则描绘千年古郡广州风清日丽、高速发展的人文景象,把晚会气氛推向了高潮。在两个多小时里,晚会以九种极富粤式文化底蕴的表演形式,讴歌党和祖国,揭示出“中国梦”“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大湾区其他城市也在各市文联和曲协的组织下,开展形式多样的以讴歌十九大为主题的惠民演出,中山市曲艺家协会2017年10月18日以《南粤粤韵 响奏东区》主题送戏下乡,戏曲晚会在东区土瓜岭桃园社区文化广场举行,现场表演了7个最能全面展现粤曲粤韵魅力的剧目,400多名村民观看了这台晚会演出;10月25日,节目组又在中山东区新鳌岭社区经联社球场举办《南粤乐韵响奏东区》送戏下乡戏曲晚会,现场600多名村民观看了晚会演出。江门市曲艺家协会和台山市曲艺家协会联合主办,主题为“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曲艺下基层巡回演出于2017年12月25日在台城石化文化广场上演,一曲极具岭南特色的粤曲小调《南国红豆荔枝情》拉开演出帷幕,引来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而粤曲对唱《断桥遗梦》《鸾凤分飞》,小曲对唱《剑合钗圆》,莲花板《荬乡特产美名扬》,折子戏《天仙配之重逢》等节目也博得了观众阵阵喝彩。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祖国改革开放40周年隆重纪念之年。为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曲艺全面发展,2018年3月10日晚由广州市曲艺家协会、广东音乐曲艺团承办的题为“新春共贺改革开放四十年曲艺新作品展演晚会”,在广州市文化公园中心台举办,一众曲艺名家、新秀和广州各区曲艺好手轮番登场,为现场观众献上一个又一个精彩动听的粤曲、故事和小品节目,热情讴歌祖国自改革开放40年来城乡人民生活美好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赢得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

4月25日下午,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曲艺家协会、深圳市曲艺家协会指导“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广东曲艺名家说唱十九大”演出暨福田区“广东省曲艺之乡”授牌仪式在深圳市福田区委会堂举办,本场演出是省曲协为落实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精心指导策划的一场惠民活动。演出为当地观众呈现了包括粤曲、曲艺说唱、相声、快板、评书、小品、单弦等形式多样、内容贴近生活的曲艺精品,受到了现场近千名深圳市民的热烈反响。这些形象生动的曲艺作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推动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开花。

(二)曲艺为民 惠民乐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中指出,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曲艺和曲艺工作者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曲艺事业才能真正地繁荣昌盛。大湾区各地曲协积极带领曲艺工作者及会员下农村、进校园、入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曲艺惠民活动,送欢笑温暖,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2018年1月16日,“广东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活动正式启动,广东省曲协、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在广东文学艺术中心率先举行了省曲协广东“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新春走基层出发仪式。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李仙花在出发仪式的致辞上号召全省广大曲艺工作者: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人民群众,永远做岭南大地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省曲协名誉主席杨子春以全军著名为兵“一团火”演出队“行走一部车、吃饭一个桌,演出一台戏,官兵乐呵呵”的光荣事迹勉励大家,号召广东曲艺人要做新时代的乌兰牧骑,自觉投身到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曲艺为民惠民乐民中去。第一支曲艺轻骑兵小分队由“全球微粤曲大赛”获奖选手组成,接旗后即赶赴东莞市东坑镇井美村的田间,当天,省曲协广东“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圳曲艺小分队还走进了武警广东省总队边防六支队,为广大部队官兵送去冬日的问候。之后,省曲协广东“红色文艺轻骑兵”曲艺小分队又先后走进了深圳市福田区非遗主题馆、阳江市江城区四围村、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河村社区等地,曲艺家们站在田埂上,背着扩音器,扛着红色队旗,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在欢歌笑语中为人民群众讲述党的十九大精神,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2018年2月6日,“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又先后来到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小乌村泰诚船厂、珠江饼业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和大稳村文体中心,连走三地、连演三场,唱曲迎新春,送欢笑进万家。

大湾区各地在当地曲协的组织下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曲艺惠民活动,如广州市“粤韵群星醉羊城——春夏秋冬系列演出”;深圳市“到人民中去”深圳文艺家进基层活动、温暖你我心“欢乐下基层”“道德模范故事汇”以及“博笑堂”“每周一乐”小剧场演出;珠海“艺术点亮人生”文艺名家下基层讲座志愿活动;肇庆市“牌坊百姓大舞台”粤曲专场;江门市“金秋曲艺敬老活动周”“粤韵金秋”“社区曲艺展演”“送欢乐到基层、进企业”,新会区曲协坚持每周一次的石戏台粤曲表演等曲艺活动,演出已达1000多场次;中山市“送欢乐、下基层”“曲艺人生”“南粤粤韵 响奏东区”送戏下乡等活动;东莞市文联文艺志愿者“送欢乐下基层”的曲艺专场,“到人民中去——今夜笑不停”“艺起秀——今夜笑不停”相声专场,“艺起秀——我学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曲艺专场;佛山市“送戏进村惠民曲艺周活动”;惠州“文化惠民大讲堂”等,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文艺为人民的宗旨。

“说书唱戏劝人方”,曲艺艺术不是阳春白雪,而是具有鲜明的民间性、接地气的特点,为城乡群众所喜闻乐见,“说书一股劲,唱曲一段情,句句警人心,听者自动容”,这种讴歌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寓教于乐的传播方式,能更为广泛、深入、通俗地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并凝聚健康、欢乐、昂扬向上的正能量,为人民群众带来新风貌、新气象、新作风。

(三)铺路搭桥 薪火相传

近年来在广东省曲协的指导下,大湾区各地曲协着力完善曲艺人才梯队建设,为青年曲艺工作者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开展生动活泼的曲艺传承活动,打造出影响广泛的广东曲艺传承“一带一”公益品牌,同时通过构建系统化多层次的办赛体系发掘人才和作品,推动大湾区曲艺事业的薪火相传。

1.公益文化品牌活动有声有色。广东曲艺传承“一带一”公益行动是2016年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曲协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等推出的公益文化品牌活动,旨在通过师生结对子、传帮带、展示展演等形式,推动广东曲艺事业的蓬勃发展。经过两年的实践“一带一”的品牌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广东广播电视台的高度重视,被纳入《广东省“十三五”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推进计划》。

2017年8月8日晚,在广州友谊剧院举办的“大爱有声·动听南粤——广东曲艺传承‘一带一’公益行动暨庆祝建军九十周年曲艺晚会——杨子春从艺六十年师徒演出专场”,由杨子春和省曲协副主席史琳两位老师带领一众优秀青年曲艺演员“杨家将”齐登台,晚会演出的节目单弦《节马颂》、相声《谈心》、曲艺小品《晨练》等大多是在全国全军各类赛事中包揽多项荣誉,更有为庆祝建军九十周年新创作品曲艺说唱《辉煌九十年》,在晋京参加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举办的“庆祝建军90周年精品曲艺专场演出”期间广受赞誉。当天晚会现场座无虚席,各地文化局、文联、曲协、部分曲艺社团代表,文化馆文艺骨干和广州市民一千多人在现场观看了演出,数十万听众和观众通过广播和网络视频直播同步收听收看当晚的精彩表演,这也是广东曲艺传承“一带一”公益行动主动借力新媒体,发挥“互联网+”优势,传播岭南传统文化的新举措。

2017年9月28日至30日,“大爱有声·动听南粤——广东曲艺传承‘一带一’公益行动”又走进深圳市,通过展演挖掘了一批新文艺群体(曲艺工作者),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深圳市在传承曲艺艺术、推动北方曲艺融入岭南地区社会生活的成功尝试。

2017年12月27日晚在广州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一首粤曲《醉美·梦里水乡》拉开了“新时代 新征程——践行十九大精神暨广东曲艺传承‘一带一’公益行动(广州站)”演出的精彩大幕。广州站公益晚会以践行十九大精神为主旨,以曲艺传承体现时代精神为脉络,汇集了南北曲艺精品。晚会上,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著名粤曲星腔表演艺术家梁玉嵘携徒弟林婷婷献唱粤曲《广州好》;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粤曲琵琶弹唱家陈玲玉携一众弟子出演粤曲弹唱《海缘》;杨子春老师的《梦想成真》颂扬了广东援藏好干部精准扶贫,帮助藏区人民踏上小康路;被誉为军中“四小杨”的杨蔓、杨婷、杨苗、杨倩联袂演出的新创曲艺说唱《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压轴演出,引发全场高潮。晚会上曲艺新苗纷纷展露才华,如快板剧《爸爸回来了》中的小演员黄文骞和陈卓曦,分别获得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明日之星”称号;评书节目《状元坊秀才斗诗》的陈禹舟年仅12岁,已是粤语说书新生代传人,曾获2017年“明日之星”大赛一等奖。这些表现出色的曲艺新人也显示了大湾区曲艺事业后继有人。

2.曲艺专场新人展露风采。“蛇矛丈八枪,横挑马上将”……2017年4月9日,这首历经熊飞影、源妙生、白燕仔、李丹红等名家大师不断磨砺和打造的粤曲经典大喉名曲《夜战马超》,拉开了广东省文艺人才培养扶持计划之徐颖端曲艺专场“白燕飞翔展新姿”粤曲演唱会的序幕。专场演出集中展示了青年大喉演员徐颖端(艺名:白燕飞)近年来的大喉艺术成果,开场前主办方精心设计播放著名大喉演唱家白燕仔老师对白燕飞言传身教、谆谆教诲视频片段的环节。演出过程中,主持人还将白燕飞的成长成才经历娓娓道来,引出当晚的压轴节目——粤曲对唱《平台授剑》,著名粤曲平喉演唱家李丹红、陈玲玉和白燕飞共同演出,再现当年白燕仔、李丹红、陈玲玉师徒三代雪梨红的感人场景。通过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的网络直播,当晚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正点报道》做了详细报道,南方网、南方生活广播、《新快报》、大粤网等媒体进行了全方位宣传,直播平台的点击量超过20万人次,

此前2017年1月13日在广州彩虹曲苑举行了“婷婷妙韵星辉映”——林婷婷曲艺专场晚会,梁玉嵘、何克宁、黄鼎世、陈芳毅等新老曲艺人与林婷婷同台演出,为羊城曲迷献上一顿新春曲艺大餐。

这种专场演出突出创新演绎方式和传播渠道,既宣传和弘扬了老一代曲艺家德艺双馨的人格和精湛的专业素养,又激励了年轻一代曲艺工作者修炼人品和专业、打磨作品,达到人品与艺品俱佳的境界。

3.曲艺赛事展演出彩出新。曲艺赛事及展演是适应当前新形势新常态,着眼于曲艺事业长远发展,选拔培育曲艺新人、培养年轻曲艺观众、传播曲艺之声,引发提升社会公众对曲艺艺术的关注,扩大曲艺艺术的影响的有效途径。作为曲艺新人新作展示的平台,目前“南山杯”全国曲艺新人新作邀请赛、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黄俊英艺术之星大赛已打响品牌,为曲艺工作者和曲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和艺术交流的舞台。

“南山杯”全国曲艺新人新作展演自2010年举办以来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曲艺专项活动品牌。2017年6月19日至21日,第四届“南山杯”全国曲艺新人新作展演和中国曲协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笑走进深圳暨第四届“南山杯”汇报演出分别在深圳市南山实验剧场和南山区文体中心大剧院先后上演,此次展演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曲协报送的153节目中选出33个优秀节目参加现场表演,来自全国的曲艺新秀在舞台上崭露头角,呈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曲艺新作,基本代表了当前全国曲艺新人新作的整体风貌。

2017年11月25日、12月9日,素有广东曲艺“小牡丹”之美誉的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综合曲种专场、粤语曲种专场相继在深圳南山和顺德均安举行,本届“明日之星”共收到106个节目,经专家评委初步评选,共有16个节目入围综合曲种专场,30个节目入围粤语曲种专场。本届选拔赛的题材作品突出的亮点是更加贴近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陈禹舟、余家莹等17名小选手脱颖而出斩获“明日之星”称号。

2018年9月5日,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广东音乐曲艺团有限公司协办,广东黄俊英艺术有限公司、黄俊英艺术中心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粤语相声、小品大赛”,在二沙岛岭南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此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岭南文化,增进粤港澳大湾区语言艺术交流,挖掘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提高三地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民众对岭南文化的兴趣及认同。大赛分设少儿组和成人组别,比赛形式以粤语相声(对口、群口、单口)、粤语喜剧小品为主,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题材既可反映新时代好人好事好风尚及粤港澳地区风土人情等,亦可针砭时弊,善意批评不良现象。总决赛与颁奖典礼于2019年3月在广州市文化公园中心台举行。

(四)曲艺之乡抓建设谋长远

自1998年中国曲协授予广东省第一批中国曲艺之乡后,在2011年广东省对接曲艺之乡层级管理,开展“广东省曲艺之乡”建设工作以来,大湾区曲艺之乡建设成绩斐然,已创建有广州荔湾、佛山南海、佛山祖庙、东莞麻涌、东莞中堂、东莞道滘、顺德区、顺德大良、顺德容桂、顺德均安、江门新会、江门台山、江门开平、珠海斗门等14个“中国曲艺之乡”,占到全国总数的近三分之一;相继评选出东莞中堂、东莞虎门、东莞厚街、东莞石龙、东莞高埗、中山古镇、深圳南山、深圳福田等8个“广东省曲艺之乡”。

2017年4月25日至27日,中国曲协在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举办了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名城)工作推进会暨大连市西岗区曲艺名城授牌仪式。广东共有14名基层曲艺工作者受到表彰,占到全国四分之一,东莞市道滘镇荣获“中国曲艺之乡先进单位称号”。

2018年9月19日至20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展示广东全省各曲艺之乡曲艺曲种特色,研讨广东省曲艺之乡建设成功经验,“粤韵满中堂——广东省(中国)‘曲艺之乡’曲艺精品展演暨全省曲艺之乡工作会议”在中国曲艺之乡、广东省曲艺之乡东莞市中堂镇成功举办,表彰了粤曲《龙舟结良缘》、粤曲弹唱《情牵家园》、粤曲《启超家风永相传》等三个金奖节目及一批优秀曲艺节目。各曲艺之乡负责人、广大基层曲艺工作者及当地群众近1000人观看演出。省曲协还组织召开了2018年全省曲艺之乡工作会议,省曲协梁玉嵘主席深刻分析了当前广东省曲艺之乡发展形势,聚焦曲艺之乡创新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共建共享共融的发展思路和争取再创建一批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国曲艺名城的目标。

“曲艺之乡”作为一个曲苑交流平台、展示窗口、传承基地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切实保护、传承、推广了一批优秀的地方曲艺曲种,基层曲艺工作者在舞台上讲大湾区故事、唱岭南之音、传播时代精神,同时也增强了曲艺在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力,促进了大湾区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五)交流传播 探索新路

大湾区“9+2”城市依托地理优势,不断拓展曲艺对外交流空间、探索新的形式,以品鉴会、微粤曲大赛等创新模式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曲艺文化交流,用内涵丰富、充满乡情乡音的曲艺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港澳台地区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17年7月3日,广东省曲协、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粤曲群英荟”在香港红磡体育馆隆重上演,粤曲表演名家汇聚红馆,共庆香港回归廿载。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广东省曲协主席梁玉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广东省曲协副主席陈玲玉,以及广东音乐曲艺团一众青年曲艺演员以独特的粤曲星腔演唱和琵琶弹唱形式,在红馆的舞台上,以精湛的演唱技巧折服香港观众,《雏凤新声颂伟人》《星海·黄河》受到香港观众的极力追捧,当晚香港各界人士及市民近5000人观看了晚会。这台晚会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伟大的奋斗历程和巨大成就,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粤港同根同源的骨肉亲情。

“全球微粤曲大赛”自2015年举办以来,在全球粤曲爱好者的大力传播下,已不仅仅是一场曲艺比赛,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粤曲文化交流平台。2017年10月28日(重阳节)全球微粤曲大赛(第三季)总决赛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成功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英国、澳洲、荷兰、匈牙利、比利时、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地的几十位选手同台竞争,经过一番龙争虎斗,来自佛山的黄心俞凭借过硬的唱功斩获全球微粤曲大赛第三季总决赛成人组的金奖,17岁的谢敏如获得青少年组的金奖,谭镜明获得老年组的金奖。来自港澳地区及海外组的美籍选手马晶晶斩获最受媒体欢迎奖。当晚剧场座无虚席,“南方生活广播”官方微信公众号、“南方生活广播”官方触电号、“看直播”官方触电号、“南方生活广播”官方新浪微博、南方网进行了现场视频直播,引发数十万网友的围观和点赞。

曲艺艺术既要坚守传统,又要紧随时代的步伐,以开放、宽容的心态拥抱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全球微粤曲大赛(第三季)创新思维在于延续了“微”字的两点奥妙,其一是赛事自始至终运用新媒体手段,如微信、微博、QQ、网站等手段征集参赛选手、推广赛事、展演比赛、互动投票等,借助互联网手段,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在全球范围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二是活动将传统岭南文化融入时代创新元素——如精选短小精悍的唱段比赛,鼓励词、曲、唱和演绎风格大胆突破与创意创新。此外,大赛在共设广州、佛山、江门、东莞、高校五大赛区,各赛区的决赛晚会精彩纷呈,真正做到把大赛办到群众家门口。

2018年9月21日晚,广东省曲协主办的中国曲协会员互动年活动“天涯共此时——粤港澳大湾区粤曲品鉴会”在广州彩虹曲苑成功举办,这也是广东省曲协“百家千场艺术讲座下基层”项目走进高校面向海外师生普及广东曲艺的又一次创新。当晚的品鉴会将来自东南亚、非洲、欧洲等10个国家近60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留学生,特邀嘉宾示范指导并与学生互动交流,在边讲边演、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为学生普及中国传统优秀曲艺文化艺术。参加这次活动的既有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省曲协主席梁玉嵘,也有廖绮、白燕飞、林婷婷、卢妙杏、吴思拓、萧诗琳、莫倩雯等省内一众青年曲艺工作者,更有来自中国曲艺家协会香港会员联谊会荣誉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澳门曲艺家联谊会主席叶幼琪,本场品鉴会搭建了粤港澳三地粤曲表演者、爱好者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曲艺大观园繁荣兴盛。

2018年10月27日晚,由珠海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珠深港澳四地粤剧粤曲交流展演(珠海站)在珠海大剧院拉开帷幕,来自珠海、深圳、香港、澳门四地的粤剧粤曲演唱名家、评论家齐聚一堂,琼霞(珠海)、冯刚毅(深圳)、叶幼琪(澳门)、谭倩红(香港)、杨丽红(香港)等多位造诣深厚的珠深港澳四地粤剧粤曲艺术家罕见同台,带来多个名段,赢得现场观众一次次热烈掌声。这次展演使四地粤剧粤曲爱好者联系更加紧密,增进了情感,提高了技艺,同时也为四地的粤剧粤曲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粤剧粤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繁荣,为珠深港澳四地的文化交流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

二、杂技篇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的杂技,始于新石器时期,兴盛于唐代,至清代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经一代又一代杂技人的坚守与传承,历经沧桑使得今天重又焕发生机,成为活态的文化遗产。2017—2018年大湾区杂技工作者在各地文联及杂协指导关怀下,不忘初心积极赴基层开展文艺志愿活动,不断树立新标准、努力实现新突破,杂技、魔术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国际赛场捷报频传,打造出系列杂技魔术文化品牌活动,特别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跨界融合大胆创新,使传统杂技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逐渐探索出杂技艺术发展的新路径,使大湾区杂技事业呈繁荣发展的喜人景象,在给国内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的同时,更走出国门闪耀海外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用精湛的杂技技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一)杂技惠民 精彩纷呈

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在省杂协的组织下,大湾区杂技工作者围绕香港回归20周年、建军9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成立、“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台文化交流等主题题材,精心策划,举办活动几十场,直接观众达50万人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杂技艺术已成为深圳、珠海等城市靓丽而精致的文化名片,以杂技魔术为特色的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正悄然成为政府施政布政的得力好帮手,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好伴侣。深圳杂技家协会文艺服务队积极组织开展“到人民中去”慰问演出,如深圳的福永杂技艺术团,虽已声名鹊起,但仍常为当地居民和打工者演出,足迹遍及工厂、社区、学校,为基层群众带去党和政府深情问候。2018年4月25日晚,由其承办的“温暖你我心·到人民中去”文艺演出在深圳恒明珠工业园上演,文艺志愿服务队的演员们为工业园的建设者们表演了久负盛名的杂技《剪窗花》《单手顶》《力与美》《科技光——晃圈》等获国内外杂技节大赛的金奖节目,整场演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让建设者们感受到深圳大家庭的温暖。

而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珠海市人民政府、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文化盛事——中国国际马戏节”始终坚持文化惠民原则,自第一届开始便精心组织多个优秀参演节目走到珠海、澳门广大市民身边进行文化惠民演出。2018年,“第五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借助港珠澳大桥的通车,首次跨越港珠澳大桥走进香港,更启用全国首辆马戏巡游巴士开到珠海市区,真正实现“马戏就在身边”。

大湾区其他城市杂技工作者也在各地杂协的组织下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结合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志愿服务演出活动,如2017年6月至9月,广州杂技团在湛江、河源、深圳三地举办了杂技惠民活动;2017年7月中下旬,省杂协、东莞清溪镇政府举办了“与人民在一起”——街头魔术系列活动;2017年12月2日,由广州市杂技艺术家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广东魔术大师惠民演出专场”在广州文艺市民空间举办,来自港澳台的魔术师和广州、深圳的魔术师、杂技艺术家齐聚一堂,为广州市民奉上精湛、幽默的魔术,滑稽和杂技表演;2018年5月31日,由佛山市杂协等承办的佛山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佛山市南海社会福利院举办了一台“迎六一儿童节”慰问演出活动,这台演出为100多位福利中心内的长者,以及重度残疾儿童带去了心心相连的关怀和无限欢乐。

(二)精品创作 成果丰硕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新也是艺术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到,“要大力提倡和鼓励作家艺术家创作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深刻反映现实生活、讴歌社会主义新人、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对于杂技艺术而言,不断创作精品力作才是培育观众的关键。杂技的惊、奇、险、美,无不来自于大胆的想象、个性的创意和精巧的设计,杂技《肩上芭蕾》和《芭蕾对手顶——东方的天鹅》的成功,就是把舞蹈的元素充分吸收到杂技艺术中来,极大地提高了艺术表现力。近几年,大湾区杂技界为杂技艺术注入新思维和新动力,创作活力不断激发,在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精品创作不断涌现,如原创杂技情景剧、杂技音乐剧、杂技曲艺剧等走上舞台、走进荧屏,并取得巨大成功。

继“文华奖”剧目《西游记》之后,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武侠杂技剧《笑傲江湖》,突破传统表演模式,融汇武术、舞蹈、戏剧表演、广东地方曲艺等多种形式,通过演员们技艺高超、惊险刺激的表演,让杂技也能“讲故事”,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体验。2017年6月,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携《笑傲江湖》登陆新加坡,参加由其承办的“2017广州文化周·岭南杂技亮狮城”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剧目巡演活动,在嘉龙剧场连演4场;其后,2017年12月,又在香港沙田大会堂进行了4场演出,受到两地观众的热烈追捧。

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从一个历史上没有杂技团的城市,到拥有8个民营杂技魔术团队,现在已成为国内杂技艺术发展的重镇,特别是深圳杂技苦练内功勇于突破,注重形式与技术的创新,注重传统技艺与高科技手段的融合,艺术创作不断推陈出新,国际大赛硕果累累。2017年1月11日,深圳福永杂技艺术团的《蜜语——双拐》夺得意大利“金马”国际杂技节比赛“金马戏圈”金奖。比赛中,队员们凭借高超的技艺和完美的展现技压群雄,完美地诠释了蜜蜂采蜜以及人类劳动的含义。他们用东方文化的凝重神奇、高空芭蕾的诗境大美、空中顶的高难技巧,瞬间震惊和征服了所有评委、观众乃至罗马教皇,现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2017年11月,深圳福永杂技艺术团创作的全国首部原创杂技曲艺剧《年轻的心》于深圳西乡会堂进行首演,该剧将杂技艺术与新曲艺艺术相融合,跌宕起伏的剧情中穿插了曾荣获“第十一届古巴CIRCUBA国际夏季杂技节比赛”的杂技《头顶倒立》、荣获“文华奖”第9届全国杂技比赛银奖的杂技《单手顶》,以及荣获摩纳哥第十七届“初登舞台”国际杂技比赛最高奖——“金K奖”的杂技节目《晃圈》等,获得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7年,深圳竭力世界魔术文化有限公司打造的原创亲子魔术剧《贰柒玖的秘密》和原创亲子魔术互动秀《罗宾奇妙魔术店》,独辟蹊径将趣味魔术、科学教育、互动体验、亲子教育等融合,创造现场神奇又欢乐的气氛。

(三)比赛交流 培育新人

通过举办赛事、艺术节等活动并创新活动内容,培养更多观众,影响更多青年人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才能让杂技艺术经久不衰、代代相传。中国杂技家协会在杂技艺术类的赛事中做了许多尝试和研究,如在“金菊奖”赛事上对杂技、魔术、滑稽进行分类,以期推动杂技事业的繁荣,大湾区杂技界也在不断地进行活动内容与传播形式的创新与探索。

2017年6月23日至25日,由广东省文联等部门主办的“同心起航,筑梦未来”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粤港魔术交流大会在深圳欢乐谷举行,两地魔术师上演了魔术剧——《贰柒玖的秘密》、近景魔术展演及“魔术走向世界”、专家论坛等活动,参加人数超过万人,网络收视人数达700多万人次。

2017年7月24日至26日,由广东省文联指导,清溪镇文广中心、广东高校魔术联盟承办的“广东首届全国大学生魔术邀请交流展演暨2017GMA第七届广东高校魔术交流大会”在东莞清溪镇举行。在为期三天的交流活动中进行了高校魔术舞台比赛、魔术大师讲座、魔术沙龙、道具商大赛、魔术道具卖场等一系列魔术交流活动,为全国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推动魔术人才队伍建设。

2017年12月20日,由中国杂技家协会滑稽艺术委员会、广东省杂技家协会主办的“丝路笑语——2017中国·广东滑稽交流大会暨正佳国际小丑节”揭开帷幕,包括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内外的百余位滑稽艺术家同台献艺。国际小丑节让中国观众体会世界文化的多元,也让艺术家体会中国群众文化的包容。

2018年2月,深圳国际魔术节在新春之际举办,而第二届“金魔环”深圳(国际)青少年魔术交流大会是“深圳国际魔术节”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大赛向全球8岁至40岁的青少年魔术爱好者开放,邀请全球最资深的魔术评委,为大赛的选手们做出最权威和公正的评审。交流大会分为青少年魔术比赛、讲座进社区、国际魔术道具展、魔术大师专场表演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生动地启发了魔术表演爱好者对杂技魔术艺术的新认识、新理解。更值得一提的是,魔术节创新传播方式,邀请了中央、广东、业内文化和魔术吧等16个不同平台进行直播和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全球线上线下有200多万人次观看或收看了深圳国际魔术节,形成了魔术节“日日有活动,全月都精彩”的魔术热潮。

(四)对接市场 闪耀海外

杂技表演艺术不受语言、地域及意识形态的限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是杂技优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突出特点,又因其在演出市场上流通方便,已成为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艺术门类,因而杂技表演既是奥运会开幕式、亚运会开幕式、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等重大演出中不可或缺的节目,同时也是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排头兵。大湾区杂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国际艺术交流合作,不断增强在国际杂技界的话语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努力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推动中国杂技艺术繁荣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组建于2001年的深圳福永杂技艺术团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走出去”开阔视野、加强国际杂技艺术交流的同时也历经市场的摔打、考验,成长为具备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杂技魔术艺术为特色的民营艺术团体。艺术团现有演职人员200多人,各种杂技、综艺节目100多个,是深圳目前规模最大、节目品种最全、总体实力最强的专业杂技艺术院团。2017年5月,借助第十三届中国(深圳)文博会,福永杂技艺术团大型杂技秀《丝路飞花》在福永文体中心会堂首演,整场演出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明一直延伸至灿烂的“一带一路”文明,剧情展现了丝路文明、科技发展、创新理念,以深圳为起点,从中国南海出发,意蕴让杂技艺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行,共享世界文化的繁华。剧目丰富的内涵、高难度的技艺直接促成了《丝路飞花》赴俄罗斯驻场演出100场。

中国风格是中国艺术独特的文化“胎记”,深圳福永杂技艺术团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汲取中华传统杂技艺术精华,坚持走民族文化经典再造的路子,大胆尝试用杂技编排中国经典名著如杂技《西游记》,并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多元化市场,致力于用杂技讲述中国故事,用中国故事占领更广阔的国际国内舞台,其以鲜明的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铸造了国际文化市场的“中国品牌”。近年来,福永杂技团已在韩、俄、德、法、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商业演出,他们的杂技演出出场费已从最初的每场3000元上升至5万元,精品节目每场近20万元。据2017年广东省演出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福永杂技艺术团大型杂技秀《丝路飞花》全年演出共计593场,总营收达3500万元。

此外,福永杂技艺术团还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实施深圳“海上田园”升级发行项目——深圳“海上国园”国际杂技魔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通过打造“酷海湾”杂技秀剧场、“太阳石”魔幻剧场和“唐诗梦”全息投影舞台等三大特色剧场,促进游客二次消费,提升城市文化休闲质量和水平。

应该说,粤港澳大湾区杂技界的马戏、魔术、滑稽事业和产业运营已具有相当规模,长隆马戏承办的中国国际马戏节已经具备世界性影响力;欢乐谷的魔术和滑稽产业营运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借助文化产业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杂技事业定会走向繁荣兴盛,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杂技艺术的影响力。

结 语

2017年至2018年,大湾区曲艺杂技工作者风雨兼程,在各地曲协杂协的指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打开新思路,探索新方法,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满怀激情地促进曲艺艺术的传承、发展和繁荣。粤港澳大湾区曲艺杂技艺术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时代主旋律、凝聚社会正能量、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前行的征途上仍有一些不足亟待面对和解决,如部分地市缺乏经费和政策的支持;精品创作匮乏;曲艺杂技传播的手段方法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不够;曲艺杂技理论研究有待深入;曲艺杂技艺术资源信息化建设滞后;曲艺杂技艺术教学方法标准化、系统化尚未形成等。只有着眼于大湾区曲艺艺术的长远发展,制定曲艺杂技发展规划,统筹整合大湾区各地之力协同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与机遇前,大湾区曲艺杂技事业才能吹响集结号,再创新佳绩,谱写粤韵新篇章。

猜你喜欢
粤曲杂技魔术
魔术学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
粤曲《回归颂》
吸管悬浮
老鼠演杂技
粤曲情结
庞大的魔术联盟
广州粤曲茶座艺人群体考察报告
——以爱群鸿图居、大同酒家、凤安龙胜酒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