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渗透“三生教育”体会

2019-01-15 07:40
山西青年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三生教育思政生命

刘 丽

(长春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在教学改革理念推行之后,各大学校纷纷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上教学日程,究其原因,结合当前物质条件充裕、经济水平向高速发展阶段进阶的现状,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呈现负增长状态,长时间发展下去,会对学生的整体发展造成严重制约,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切不可掉以轻心,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做出相应措施,从不同角度出发,切实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一、“三生教育”的相关阐述

高校思政教育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其中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的当属“三生教育”,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教学工作者最应该加大关注力度的内容,三生教育是有关德育范畴的一个概念,所谓“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以及生存教育的简称,这三种教育构成思政教育课程的重要因素,三生教育的初衷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作为教育承担者的学生感知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三生教育的正确认知[1]。

二、高校思政课渗透“三生教育”的必要性

(一)不断贯彻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关注力度以此有效避免惨剧的发生,数年前发生的药家鑫杀人案、大学生刺杀母亲事件以及某学校大学生因恋爱不成将其女友杀害等骇人听闻的事件为教育工作者敲响警钟,使教育工作者恍然大悟,走出教学误区的同时陷入深度思考,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将所有关注的点集中在成绩提高等方面,大学生杀人案件不仅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体现出他们对生命的极度不负责。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由此导致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人才的要求也要与之保持同步变化,与此同时,其目标也会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纵观整个教育改革的历程,其根本目标并没有发生变化,无论初级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其所坚持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便是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理念,换言之,具备良好素质的学生,是成为真正人才的必要基础,才能实现立足社会、奉献社会的目标。

(二)有效缓解社会转型带来的压力

结合当下的现实情况来看,社会在不断转型的同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于无形之间给学生带来诸多压力,导致部分学生的生活质量较差,生活态度不够积极,面对就业等压力时无从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缓解,缺乏自我缓解以及自我调适的能力,长久发展下去,积攒心中的问题得不到合理的发泄点,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另外,大多数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较为清晰,生活态度较为积极,但是生命意识薄弱的学生大有人在,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不够,甚至产生蔑视生命的扭曲心理,丧失了“人”作为一种存在应有的对生命的敬畏。我们要明确一点,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人,后者是对前者的完善,此外,“三生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核心部分在于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生存技能、学会生存的社会发展要求,以此更好的与社会发展接轨[2]。

三、高校思政课渗透“三生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能力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另一目的便是让学生充分感受社会的残酷性,为学生进入社会进行前期演练,更好地将“三生教育”理念灌输到学生内心,让“三生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状态,采用这种方式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大学阶段的学生内心独立,但是在进入社会时会产生诸多不适应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前期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安抚,避免负面情绪影响其健康成长。

(二)利用思政教学进行生活教育渗透,有效提升学生生活质量

生活是作为“人”这种存在物的基本存在方式,只有对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做生活的主导者,维持基本存在关系,由此实现生命的意义[3]。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课程时,将生活观念有效渗入其中,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常识、对生活过程进行体验,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生活观念的多种理解,通过思政教育将其与生活进行关联,以此有效促使学生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推动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要将通过“三生教育”的理念不断推进学生对生命价值、生活态度、生存方式等的正确认知,以此加深对“三生教育”深刻认识,并通过实践的方式将“三生教育”引进到学生中间,以此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也为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方向引导,有计划的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三生教育思政生命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