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梅戏对幼儿启蒙教育的意义

2019-01-15 07:58潘雪玲安徽省合肥市中海原山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黄梅戏戏曲幼儿园

◆潘雪玲 安徽省合肥市中海原山幼儿园

戏曲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认知启蒙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黄梅戏不仅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而且在幼儿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人格、认知、审美的形成及对幼儿园文化的建设都体现了其重要的价值。

一、民族文化传承价值

在幼儿启蒙教育中进行黄梅戏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和传承,因此黄梅戏进校园,从幼儿抓起能够培养师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幼儿是社会群体中年龄最小,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培养者”。要使幼儿接受并喜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喜爱戏曲,就必须为幼儿营造一个具有本土特色文化的学习环境,而黄梅戏就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二、对幼儿个人的教育价值

1、对幼儿进行黄梅戏艺术启蒙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

有研究表明,人从婴幼儿时期就会对声音及音乐产生天生的敏感反应,并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对周围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声音和音乐的感受反应、辨别能力会得到发展。因此在幼儿的启蒙教育中应选择旋律轻快优美、节奏变化明显、赋予个性的音乐作品。黄梅戏作为形式及内容都有机统一的艺术美的表现形式,其内容是通过声、色、形等外在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使观赏者能够直接地理解。黄梅戏早期的“三打七唱”及其多变的唱腔,每一种方式都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学。因此,黄梅戏的幼儿启蒙教育与幼儿的音乐教育是一脉相通的,不仅从听觉上,而且从视觉上也会给幼儿带来愉快的审美感受,并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2、黄梅戏艺术在幼儿启蒙教育中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

有艺术家提出“塑造鲜明生动的舞台形象,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是戏剧艺术表演的最终目的。”黄梅戏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外在的、直接的、鲜活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其审美原则的。而幼儿期是创造潜力最为旺盛的时期,具有最纯真、最丰富的想象力。在开展黄梅戏艺术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对戏曲艺术元素的直观感受,初步地理解戏剧中表达的意义,并通过这一审美过程潜意识中开发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3、黄梅戏艺术在幼儿启蒙教育中能够促进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黄梅戏自形成以来已经经历过百余年的发展,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汲取了多种戏曲精华,摒弃糟粕,而逐渐完善起来的。黄梅戏产生的土壤是纯真的,其内容多为贴近生活,平易近人,也体现了其质朴性。黄梅戏来源于大众,以生活为基础,是一个变化着却又顺应时代的艺术形式,这就体现其是发展的,也是进步的。因此,幼儿通过戏曲感知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纯真质朴的态度。当幼儿听到、看到黄梅戏中描绘的家乡田野、社会道德、传统美德的情景,对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及良好的性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丰富幼儿园文化教育活动形式

活动、游戏是孩童的天性,在幼儿园中,最受幼儿欢迎的永远是艺术活动,其又分为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开展的艺术活动多以打击乐活动、唱歌活动及音乐欣赏活动为主,对于主题活动及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开展较少。并且美术及音乐教育存在分离现象,不能很好地融汇在一起,因此,戏剧艺术教育就体现了其优越性。黄梅戏通过声、色、形把美术及音乐教育完美地契合在一起,增加了艺术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同时黄梅戏包含着本土乡野文化及传统习俗,也为幼儿园的社会领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素材。黄梅戏具有的特色唱腔及语言艺术也使得其能够立足至今,语言发展是幼儿教育教学的核心,而戏曲对语言艺术的要求更加严格,可以促进幼儿对语言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

加强幼儿的戏曲启蒙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还能使幼儿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黄梅戏不仅是本土的文化产物,也是中国戏曲文化中一块璀璨的瑰宝,在幼儿的启蒙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猜你喜欢
黄梅戏戏曲幼儿园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戏曲从哪里来
黄梅戏《中国梦》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黄梅戏《祝福》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