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校园贷”治理路径思考

2019-01-15 09:54
山西青年 2019年8期
关键词:校园贷消费观借贷

李 莉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012)

近年来,随着科技金融的广泛运用,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象也频频发生。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它在广义上可分为由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公司、P2P贷款平台、银行机构提供的借贷业务和线下私贷,其模式涵盖线上线下两种。而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借助网络借贷平台监管不严格、较为隐秘等特点,对学生实施不良网络借贷、甚至是裸贷行为,从中牟取暴利,并且通过暴利手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园风气、家庭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

一、校园贷的特征及其危害

(一)借款便捷,后期风险较大

校园贷具有申请方便、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短期内得到资金,但也存在审核不严格、借款利率高、风险大等问题。大量网贷平台在客户准入审查上流于形式,学生只需填个表格,无需资质、担保或抵押,就能申请到贷款。申请便利与提现迅捷的特点,诱使许多学生在不合理的冲动消费后身陷网贷泥潭,面临高额的利息和违约金。如无法按期偿还,便会遭受各种手段的追讨贷款,例如进行暴力催收,骚扰父母亲友的生活、甚至是强迫女学生从事不正当职业偿还贷款(如校园“裸贷”)等手段。学生虽然可以通过校园贷快速得到借款,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但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大学生由于没有工资收入,贷款偿还能力不足,一旦陷入校园贷的陷阱,需要依靠四处打工偿还欠款,对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甚至无法按时完成学业;而有些学生缺乏对社会的正确判断,有可能最终走入违法犯罪的道路。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高额负债和暴利催债手段,学生往往不敢告诉父母和身边的老师同学,无法正确寻求解决办法,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阴影,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监管不严,易造成信息泄露

校园消费贷款平台较多,很多依靠网络平台运行,甚至许多机构打着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的名义像学生提供非法借贷,造成了监管难度较大的问题。[1]学生在贷款时需要填写十分完整的个人信息以及担保人的信息,一旦借款人未能如期还款,其个人信息以及担保人信息会被发往各各大金融平台,对日后的信用问题造成很大影响。除此之外,个别平台也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河南郑州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某,通过冒用28名同学信息,先后借贷高达60余万元,但最终无力偿还,选择了跳楼自杀。”不仅对郑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甚至对被冒用信息的同学的个人信用问题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大思政视域下的校园贷盛行的成因分析

(一)存在一定的虚假宣传

许多“校园贷”在发放贷款时不需要“面签”,不需要提供担保人的书面保证,不控制贷款用途,不采取风险管理等措施,学生只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也能够获得贷款。很多“校园贷”还人为设置陷阱,用“滞纳金”、“服务费”等字眼掩饰其高利息的本质,“钻法律的空子,进行大量虚假宣传,在校园贷中暗设许多高利贷的条款,不仅未对贷款的额度、手续费、利息等给予明确的说明,同时还巧立名目,增收各种费用”引诱大学生落入高利贷陷阱。

(二)大学生防范意识较差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在法律上,他们都是已经成年,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上说,他们也不过是些“大孩子”,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引导。一方面,除了父母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大多数大学生病没有独立的收入来源,但对自身的贷款偿还能力认识缺乏足够认知但是又缺乏自制力。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缺乏一定风险防范意识,对一些具有迷惑性的虚假信息缺乏辨别能力,无法正确认知非法校园贷款的危害。

三、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校园贷”治理路径

(一)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1.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

正确指引大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念,就是要将校园消费氛围营造为适度的、理性的和崇尚节约的。第一,通过召开节制消费、理性消费主题班会、座谈会、研讨会的行形式,分析过度消费、冲动消费、从众消费发生的机制,为大学生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的树立提供土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开展以“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理性抵制攀比消费,另一方面也能控制盲目消费下的不良风气,使大学生结合实际,养成个性且合理的消费观。第二,可以定期邀请金融机构或网信安全等部门的专家、一线员工等,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向学生解读金融信贷知识、网络安全知识以及相关防骗知识,并且主动学习和了解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2]。

2.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两微一端等途径大力宣传校园贷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在风险防范、网络金融安全和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安全意识。及时就校园贷典型案例,培树大学生的金融、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其在经济、理财等方面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要求辅导员及时向大学生发布预警提示,通过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媒介,增强学生对校园贷的特征及其危害性的认知,提前打好“预防针”,从源头增强大学生对校园贷的防范认识。最后,要密切关注校园园区内校园贷业务的拓展情况,开展专项活动,定期排查调研学生参与校园贷的实际,如有发现相关现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另外,重点关注参与校园贷的学生,做好引导帮扶工作,发现侵犯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不良校园贷,及时报警寻求公安部门的帮助。

(二)学生个人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1.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生应该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并且在自身实际经济基础上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合理控制“超前消费”行为,对于网络平台借款、分期购物和贷款购物,甚至是将每月生活费全部用来还款的行为,要谨慎对待,应该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避免过度消费。大学生还应充分认识网络不良借贷存在的隐患,积极学习相关风险知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一时冲动的消费欲望而做出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行为,为自己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2.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坚定的“学业观”

对工薪家庭而言,家长早日成才的殷切期望,使其为大学生四年正常学习生活所提供的费用已然不低,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存在错误的价值观,将学习与享受消费本末倒置。学生在校过多的网购“快感”不仅影响学业,甚至因为诚信问题影响个人发展。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坚定的“学业观”就显的至关重要,这将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甚至一生都有受益无穷的事情。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将影响大学生对学业、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应当从细节处着手,从培养自己的意志力着手,从抵制各种诱惑着手,网贷消费“易则不宜”。大学生应当认真学习,并涉猎各类书籍。知识丰富了,眼界增长了,就对“校园贷”抵抗力更强了;能力丰富了,技能增长了,赚钱的机会就更多了。

3.严密保管个人信息及证件

个人信息的泄露很有可能给不良分子以可乘之机,将不仅仅是个人声誉受损,不仅仅可能造成现金损失,不良借贷信息更可能会录入征信体系,造成个人征信不良,对将来购房、购车贷款造成影响。甚至有可能吃上官司。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和私密性,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随意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家庭住址、以及家人朋友的具体信息和联系方式,如有发现信息泄露,或收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短信、电话,或者一经发现自己的信息被冒名登记、使用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向父母、学校或相关部门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选择及时报警。

猜你喜欢
校园贷消费观借贷
民间借贷纠纷频发 诚信为本依法融资
正确认识消费
消费观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