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渴望倾听中国

2019-01-15 06:59文丨
遵义 2019年1期
关键词: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文丨■夏 末

2018年11月底,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一架架专机,闪着银光的机体上一面面国旗,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首次落地南美洲,汇聚了代表着全球2/3人口、近90%生产总值的世界重要经济体领导人,汇聚了万千聚光灯。

人们在期待,全球温度随峰会会场的跌宕而起伏。

拨云破雾的时刻,倾听初心

10年了!那一年的历史事件镌刻在世界经济史上。肇始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在世界范围掀起惊涛骇浪,当时的全球金融治理机制遭遇严重困境。

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2008年第一次会面时,他们的使命是在百年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拯救世界经济,这一任务曾被认为是令人绝望的,但后来证明峰会取得了成功。

峰会东道主阿根廷的总统马克里邀请习近平主席第一位发言。“习近平主席和中国有这样的分量、威望和代表性。”阿根廷方面解释了这一安排的用意。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说:“世界经济再一次面临历史性的选择。”从历史大势中把握方向,习近平主席说:“10年来,我们同舟共济、勠力同心,推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深渊,走上了复苏增长的轨道。10年后,我们应该再次拿出勇气,展示战略视野,引领世界经济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习近平主席谈到了引领世界经济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的四点主张:“坚持开放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持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坚持创新引领,挖掘经济增长动力”“坚持普惠共赢,促进全球包容发展”。

“我们应该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与会领导人纷纷呼应。会场内,加强团结,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成为主旋律。

在座的领导人所代表的国家,几乎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角色,彼此利益交织融合,同时矛盾摩擦不可避免,关键是以怎样的方式去处理。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一以贯之展示了“求同存异”的中国智慧、“商量着办”的中国方式。

“中方赞成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关键是要维护开放、包容、非歧视等世界贸易组织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利益和政策空间。要坚持各方广泛协商,循序推进,不搞‘一言堂’。”一席话,亮明了面对分歧的建设性思维。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本被视为多边主义的重要象征,是大国协调的主要框架机制。还能不能走下去?12月1日中午,随着峰会闭幕,会场一致通过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宣言》揭开了面纱。全体仔细端详31个条款,得出结论:这次峰会最大的成功,是肯定了多边主义,重振了国际社会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纵览宣言,既能在字里行间看到中国主张的诸多印记,也有力维护了中国利益、反映了中国关切。

伙伴握手的时刻,倾听共识

10年,走过国际金融危机风雨,靠的正是伙伴精神的指引。这次是习近平主席第六次出席或主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一路走来,习近平主席对伙伴精神有着更为深邃的理解、更富远见的判断。

“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二十国集团成员都应该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我相信,只要大家发扬伙伴精神,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一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峰会首日,从早上9点直到晚上近11点,习近平主席才结束当天的多边活动。即便日程如此繁忙,他依然见缝插针在峰会期间密集会见多国领导人。

这是令人惊叹的节奏!从11月30日早晨,习近平主席会见印度总理莫迪算起,一直到12月1日傍晚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两天时间诸多政要走进会见厅: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德国总理默克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会议现场或站或坐,还有数不过来的交谈。会见厅里,有双边合作的恢弘画卷,也有就国际和地区事务的深度交流。

中美元首会晤,将中美关系的指针拨到了新刻度。在起起伏伏的经贸摩擦背景下,世界关注这次会晤是否会成为转圜契机,瞩目由此牵动全球经济脉动、世界格局走向。

150分钟后,当两国元首走出会谈厅,令人振奋的消息随之刷屏:“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并指示两国经济团队加紧磋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达成互利双赢的具体协议。”双方同意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中俄元首会见,为中俄关系的茂密森林再添新树。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棋盘中,高水平、特殊性的中俄关系举足轻重。两个携手走向复兴的大国,迎来了两国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布宜诺斯艾利斯再相聚,不约而同,两国元首都以“我的老朋友”开场。人们眼中他们意气相投。“邻居办喜事前来道贺”,阅兵场步伐坚毅,首枚友谊勋章颁发瞬间,青少年冰球场笑谈风云……一段段经典,推动中俄关系破浪前行。

同印度、日本两个邻居领导人的交谈,为周边外交注入了新内容。莫迪总理再次谈到了难忘的武汉之行,习近平主席寄语中印两国探讨开展更广范围的“中印+”合作,“促进南南合作”“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日关系破冰后正回暖,习近平主席既谈发展,也讲底线原则:“双方要切实妥善处理好一些重大敏感问题,确保两国关系不再受到干扰。”一席话语重心长。

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双边合作、扩大中欧关系、深化中国-中东关系、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这些成为中法、中德、中土、中沙领导人会晤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伙伴握手的时刻,倾听共识、凝聚共识,如涓涓溪流交汇,终将汇聚成水草丰沛的壮阔河流。

命运与共的时刻,倾听未来

习近平主席曾经说:“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2018年,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年份。

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关键节点上。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18年,从博鳌到上海,到莫尔兹比港,再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一次次向世界宣告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明确信号。

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出席了两场“小多边”活动,发出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的声音。一场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金砖国家共同发表新闻公报,就世贸组织改革等问题表明共同立场。“呼吁世贸组织所有成员反对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支持改进世贸组织,维护世贸组织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反映所有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的利益”……金砖国家向世界亮出了毫不含糊的鲜明立场。

另一场,中俄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时隔12年三方再聚首,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形势下,三国共同发展和密切合作成为世界格局演变中越来越重要的稳定性、确定性力量。”三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加强三方协调,凝聚三方共识,增进三方合作,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

习近平主席的一席感言,向世界昭告人类发展十字路口前的中国主张:“中方始终相信,多边主义是最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必由之路。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各国除了加强多边合作,没有更好的选择。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在反复思考世界各国应如何在千差万别的利益和诉求中实现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赢。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相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站在多边主义一边。”

站在世界何去何从的历史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的“G20时间”,留下的是中国对世界贡献的新智慧、新力量、新希望。

猜你喜欢
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中共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头廉洁自律
外媒聚焦上合峰会:风劲帆满待启航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峰会如何蝶变一座城
图志
历届峰会回顾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行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行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