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9-01-15 03:05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工科应用型我院

郭 鑫

(哈尔滨广厦学院,哈尔滨 150025)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首要课题,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我院近几年来的办学实践分析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改革策略,对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作了深入研究,以市场为导向指出了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必须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哈尔滨广厦学院信息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是我院一直以来进行研讨的项目。

1 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度

传统的计算机人才培养过程中内容滞后,教学体系不能适应经济文化建设需求,学生计算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薄弱、IT技术高速发展与课程内容体系滞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1.2 专业定位不准,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方向的导向问题

专业原定位于java方向+软件测试方向已无法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因此本专业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重新定位java+大数据方向,培养新型科技人才。

1.3 课程体系设置不聚焦,教材建设不成熟

课程体系方向较多,传统核心课程理论课程较多,技术和实践类课程少,因此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选用的教材出版时间较早,规划类教材较少。

1.4 完善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学习兴积极性不高

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具备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但之前我院实践教学条件单薄,不能满足学生项目实践的需求,导致在实践能力方面欠缺。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与创新

2.1 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

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围绕培养模式中制定的方案进行理论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加入课程设计,另一方面注意实践教学方案,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的方式上,注意事项引导。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了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应用型”、“实用型”的办学特色,符合我院的办学层次和定位,目前已经完成。2016年根据新工科转型,目前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升级为大数据方向,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既保留原有专业特色,又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合理的专业转向。产业需求带动人才培养,全程工作任务导向的项目式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改革。走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结合、协同育人之路。

2.2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模块化

以学生为中心是根本,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是途径,借鉴国际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我院提出一个起点即以职业岗位为起点,毕业时学生拿到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种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开设专业模块、辅修模块、通识模块、创新模块四个模块的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人才培养模式图

通识教育模块:主要围绕学院提出“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教养、有一技之长、快乐公民”的使命设置相关课程及内容,融入行业认知、行业动态、行业发展趋势等。强化新工科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领导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和工程伦理意识等。

辅修模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急需网络安全、机器人专业人才,结合专业特点及专业交叉相关需要,我们开设智能控制和网络安全两个专业辅修模块,扩展学生的专业领域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专业模块:围绕 “Java工程师”、“大数据工程师”,这两个主要岗位方向构建教学项目,将教学项目融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

创新创业模块: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2.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过程教学,借助互联网平台,运用新型移动信息化教学方式“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行动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项目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课程适应社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采用新型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院蓝墨云班课开课数已达到1060门次,在全国排名第四。

2.4 双语教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前沿性和国际性特点,为体现这一专业特殊性,2015年特开设“双语实验班”,即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采用国外高校英文原版教材,学生通过专业词汇累积和专业阅读习惯的养成,提升了探索专业新领域、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实施这一举措,“实验班”学生各专业课整体成绩也较同专业其他班级专业成绩突出很多。

2.5 教材建设

编写的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实际教学情况的教材,《JAVA语言程序设计》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出版。本教材已在教学实践中试用两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该教材充分体现课程特点,注重应用技能的培养,每一部分理论知识均有与其相对应的实验内容,以典型事例为素材。完善教材内容和实验教学内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学生实习就业等问题。

3.9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计算机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的提高,单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类的各种大赛,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通过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和应用,对学生竞赛成绩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拓宽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工科专业改造升级,培养新型科技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向大数据方向升级改造。我院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作将不断扩展深入,从而达到传统工科专业的进一步改造升级,形成成熟的多方协同培养人才模式及教学资源,有效地促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工科应用型我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