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上气象新

2019-01-15 11:04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防雹兴安盟气象局

巍巍大兴安,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貌多元,自然天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兴安盟气象人把“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理念镌刻于天地之间,绘就了一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亮丽答卷。

气象监测网络感知风云变幻

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盟各类地面监测自动气象站达到181个,站网平均间距18.5公里。阿尔山新一代天气雷达、乌兰浩特预警天气雷达即将开工建设。在自治区率先建成降雪自动监测网络,率先开展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组网实验。突泉国家气象观测站、科尔沁右翼中旗国家气象观测站和索伦国家基准气候站,被中国气象局授予“中国百年气象站”。气象预报预警由站点向网格转变,实现精细化和网格化,可精细到所有嘎查村(屯)、旅游景点、重要场所、交通干线和主要河流重点区域。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乡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规范精细全覆盖。

气象防灾减灾预知风雨冷暖

兴安盟构建了健全的盟-旗-乡镇-村屯四级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组织体系。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决策气象服务与公众气象服务效益显著。全盟现有运-12增雨飞机1架,增雨防雹火箭16部,防雹高炮82门,地面增雨燃烧炉1个,新型防雹燃气炮1门,在生态文明建设、护卫农牧业安全、森林草原防扑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法全程规范人影炮弹储运管理”和“构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体系”分获2014年、2015年自治区气象局创新奖。在自治区率先建成旅游气象服务监测站网,组建旅游气象服务专项工作机构。助力推进阿尔山“中国天然氧吧”和“国家气候标志”评审认定,阿尔山市成为我国首批获得“国家气候标志”的城市,被评为“中国气候生态市”。

助力精准脱贫气象惠及民生

兴安盟气象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气象局定点帮扶突泉县工作部署,以健全气象为农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实施农业气象精细化智慧型服务、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和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体系三项工程为重点,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精准脱贫中“趋利避害、减灾增收”的独特作用。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管护社会化就业助力精准脱贫工作。“创建气象服务脱贫攻坚新模式”获自治区气象局2017年度创新奖。2018年,兴安盟气象局被盟行署评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5月,全国气象助力精准脱贫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突泉县成功举办。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给予高度认可:“突泉的工作为气象助力精准脱贫赋予了新的内涵,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示范。”

揽风云气象,播惠民华章。兴安盟气象局将继续把责任担当深耕在万里云天,把创新实干厚植于广袤田园,凝聚起新时代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趋利避害、保驾护航。■

索伦国家基准气候站

2015年武装押运炮弹

阿尔山新一代天气雷达效果图

农业气象观测站

猜你喜欢
防雹兴安盟气象局
贵州地区强对流天气防雹雷达回波特征研究
黑龙江省气象局组织参观黑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
一种与作业效率相关的人工防雹物理检验方法的探究
一二八团开展“夏送清凉”慰问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敢问天公脾气几何?——宝山气象局参观记
兴安盟人民医院简介
兴安盟地区企业职工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人工增雨防雹社会化认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