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瑞米·米勒 Jeremy Miller那些孩子,走过我来时的路

2019-01-16 12:04聂倩葳
东方电影 2019年1期
关键词:童星祖母孩子

文/ 聂倩葳

说到杰瑞米·米勒,现在的中青年观众想必觉得这个名字十分亲切,他就是在当年热播的家庭喜剧《成长的烦恼》中饰演小儿子本的演员。本这一角色深得观众们的喜爱,尤其是家长朋友们,对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赞不绝口。如今,当年的男孩已经成了一名父亲,不变的是他对表演的热爱,和对那些像他儿时那样热爱表演的孩子们的关怀。

与本的不解之缘

杰瑞米·米勒生于1976年,但在他身上却几乎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或许是心中一直住着那个叫本的小男孩,杰瑞米的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那是如孩童般,对这个世界深信不疑的神情。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位美丽的女士,那是他的爱人,一路上两人甜蜜得如胶似漆,羡煞旁人。回忆起杰瑞米儿时的往事,两人仿佛一起穿越回30多年前,携手重走杰瑞米来时的路。

8岁的杰瑞米·米勒从400多个孩子中脱颖而出,在家庭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中饰演机灵鬼本一角,成了家喻户晓的童星,深受美国和中国观众喜爱。随后,杰瑞米在演艺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接连出演了《掌管者查理》《不同的笔画》《普斯基·布鲁斯特》《男孩女孩都趴下》《老式派对》《从未有过我》《鱼》《水手海滩》等影视剧。但这些都不及《成长的烦恼》在他生命里留下的印象深刻。虽然距离拍摄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杰瑞米还是忍不住谈起当年的西弗一家。

“我们在一起长大,那部剧就是我们的童年。”杰瑞米永远不会忘记小时候第一次离开父母,跟随《成长的烦恼》剧组出去拍戏的经历,“要知道那对我们来说,根本就不是去拍戏,我觉得那就是去玩的。”在剧组生活的第一个晚上,杰瑞米并没有因思念家人而难过,反而激动得夜不能寐,拉着“哥哥”迈克一起去看星星,这是至今想起还让他们忍俊不禁的事。对于杰瑞米来说,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他每年拍摄完毕后,必须离开电视里的西弗一家人。“每一季的拍摄结束时,杰瑞米都会伤心地哭泣。”电视剧里的妈妈乔安娜说。甚至直到现在,杰瑞米依然为《成长的烦恼》的结束而哀伤,他说:“我最怀念的就是演员之间那种亲密的关系,像真正的一家人一样。”

杰瑞米在《成长的烦恼》剧组待了8年,剧中的一家人早就将彼此当成了亲人。据杰瑞米介绍,“妈妈”乔安娜现在成了一名导演,忙着制作多档电视节目;“哥哥”迈克一改剧中的顽皮,成了一名牧师,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对他们循循善诱;“姐姐”卡萝尔依然是一名出色的演员,并且在生活中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当杰瑞米谈及剧中的父亲,也就是西弗医生的扮演者艾伦·锡克的离世时,一度伤心到哽咽。他表示艾伦先生就像是他的第二个父亲,同时也是他的人生导师,曾给予他许多指导和关心,对他的成长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爸爸”西弗医生生前依然像剧中那样能干,是个全才,编剧、导演、制片、作曲样样都不在话下。据悉,原先相亲相爱的西弗一家现在依然亲密无间,每逢节假日就会发起“家庭”聚会,而且,每当有“家庭成员”需要帮忙时,其他人都会出手相助。犹记得“卡萝尔”生产时,西弗家的所有成员全都赶到了医院,尤其是“妈妈”乔安娜,看到女儿生产更是紧张得不得了,一家人在病房外守候着她,直到亲眼见到母子平安,才最终松了口气。这种感情让杰瑞米十分珍惜,也是他演戏的动力源泉。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年在剧组拍戏时,杰瑞米也会偶尔怀念做一个普通孩子的自由。童星出身的他,每次出门都不得不乔装打扮一番。真正让杰瑞米感到烦恼的是,在剧组待了8年的他,常常活在本的“阴影”之下。“因为我演的时间太长了,再加上观众们又非常喜欢这个角色,所以所有的人都认为我就是本了。”这一度让杰瑞米很苦恼,甚至希望能够和本有一个隔离,因为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法去选择其他角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杰瑞米的心态转变了。他开始对这个角色充满感激:“我已经真正接受了这个角色,也接受了这段宝贵的经历,我和本早已融为一体了,面对和接纳才是正确的做法。”

从男孩到男人

杰瑞米曾在多年前来过上海,这次再次来到这座城市,上海的变化让他十分惊喜:“上海真的大变样了。我还没来得及到处去看看,但是一路走来,我能感觉到上海的巨大变化。”除此之外,上海的美食也深深吸引着他。在美国,杰瑞米除了演戏,还是一家餐厅的老板。每次剧组聚餐的时候,杰瑞米都会化身大厨。“我的祖母是一名厨师,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她打下手了。”

杰瑞米的祖母除了是他的烹饪老师外,也是他演艺事业的忠实支持者。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很早地接触到表演艺术,但杰瑞米5岁的时候就开始表演了,这和祖母的支持分不开。杰瑞米年幼时,曾有一位音乐老师教他唱歌,这位老师向他的家人表示,杰瑞米是一个很有艺术天分的孩子,不害羞,表达欲也很强。祖母当即表示支持,是这个家庭第一个给予杰瑞米鼓励的人。另一方面,杰瑞米的祖母对他学习上的要求也没有因此而松懈,这为他日后进军好莱坞铺平了道路。好莱坞对童星的要求很高,学习成绩过关是最基本的要求,每位童星只有拿到合格的成绩单,才有可能进入好莱坞的大门。

这次来到中国,杰瑞米也看到了中国小朋友的表演,他表示十分惊喜,并盛赞中国的小演员:“孩子们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很自然,尤其是表演集体舞时,各个舞者之间配合得很默契。”有着丰富舞台表演经验的杰瑞米明白,有许多技巧是很有难度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小演员们就能将完美的一面展现在舞台上,十分不易。一些表演唱歌的孩子尤其吸引了杰瑞米,看着台上引吭高歌的孩子们,杰瑞米不禁想起自己年幼时学习声乐的时光:“孩子们的歌声非常棒,嘹亮得让我震撼。”中国和美国在童星的培养方式上有着显著的不同,杰瑞米希望自己能够为下一代的艺术培养尽自己的一份力:“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国小朋友能去美国学习,也希望美国的小演员能来中国接受艺术教育,加强中西方的艺术交流,对于孩子的艺术发展是更有利的。”他还想对那些立志成为明星的孩子说,做明星是一个很艰辛的事业,如果真的热爱,就一定不要放弃。

在生活中,杰瑞米也有三个可爱的孩子。这三个男孩都是杰瑞米的爱人带来的,但杰瑞米对他们视如己出,也正是这几个孩子,让杰瑞米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有一天,杰瑞米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白发,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孩子了,但真正变得成熟,却是在成为一名父亲之后。曾经有一次,杰瑞米在理发的时候,接到了大儿子的电话,他听着电话里的儿子声音颤抖地向他报告“战况”:小儿子在家中玩耍的时候不慎跌落,头部流血不止。杰瑞米安抚好大儿子后,顶着一头还没剪好的头发冲出了理发店,带着小儿子去医院包扎。“他们小的时候我缺乏经验,但现在我对如何做一名父亲已经驾轻就熟了。”杰瑞米常常回忆孩子们小的时候,“他们几个刚来的时候,都还是小孩子,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一名父亲,我觉得自己必须要长大了。现在我的孩子们也已经长大,都已经是出色的小伙子了。”

从成长到真正成熟,需要漫长的时间,与此同时,杰瑞米也一直在他所热爱的演艺道路上前行着。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制片人,如果有机会,他也很想来中国拍电影,将他对表演的热爱播撒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TALK 对话杰瑞米·米勒

Q: 您对上海的印象如何?

A:我多年以前来过上海,那时这座城市留给我的印象就非常好,这次再度造访,上海的变化令我耳目一新。我这次来,看到城市里新建了许多高楼和桥梁,比过去更加繁华了。上海悠久的历史文化也非常吸引我,那些古老的建筑别有风味。除此之外,我还很喜欢上海的食物,非常美味,也很有特色。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上海人的热情,他们一路上对我照顾有加,让我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Q: 您5岁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表演训练了,这和家庭的艺术熏陶有关吗?

A:我的母亲和祖母都很支持我表演,尤其是我的祖母,她是我的忠实观众。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位音乐老师教我唱歌,他是我的艺术启蒙老师。他对我的家人说我很适合当演员,因为我的表达欲很强,还很有艺术天赋。从那时起,我的家人就开始挖掘我在艺术方面的潜能,但他们并不强迫我,这也让我有了更多的自由,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Q: 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表演会影响学习,您怎样平衡二者的关系呢?

A:我的家人一方面很支持我表演,另一方面,他们对我的学习要求也很严格。在好莱坞,所有的童星必须拿到一个许可证,而学习成绩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学习不好,是拿不到许可证的。而且我个人也觉得学习很重要,会自觉地将学习摆在第一位。

Q:您是童星出身,请您对现在的小童星提些建议吧?

A:我想对那些孩子们说,明星不仅只有表面的光鲜,当好一个明星是很辛苦的。如果你们真的热爱这份事业,那么千万别放弃。未来你们可能会经历星途上的起起落落,但我希望你们都能坚持下来。除此之外,还要勇于尝试。如果你是演员,就多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如果你是歌手,就多尝试不同类型的歌曲。

Q:中国和美国在对童星的培养方面,有哪些不同呢?

A: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确实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孩子比较内敛,表演的时候有些害羞,但是他们的基本功都很扎实,这是美国的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在美国,对童星的培养更强调个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面对镜头时不会害羞,也更能全方位地展示自己。中西方应该多交流,让有志于学习艺术的孩子们获得更加完整的发展。

Q: 您演过很多角色,在戏里体验过不同的人生。如果给您一次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您会做什么?

A:我有很多想做的事,比如唱歌、打网球。我曾经靠打网球拿到了全额奖学金,还可以凭借这个经历去申请大学。如果让我重新选择,那我就去打网球吧。

Q: 您在《成长的烦恼》剧组待了8年,会不有时候分不清自己和本?

A:这个角色我演得太久了,以至于所有人都觉得我就是本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饱受困扰,希望能将自己和本彻底隔绝。但现在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我已经接受了这个角色,如果没有本这个角色,我也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所以我想通了,现在我们已经合二为一了。

猜你喜欢
童星祖母孩子
童星“放假”
桂花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Shaanxi Dialects on Students’ English Pronunciation
kidstar/童星 KS—2096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模范邨
——给祖母
童星跑偏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