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记”历史陈列馆开馆仪式
——开启英雄情怀

2019-01-16 05:47舒凯晓雷
武汉广播影视 2018年12期
关键词:陈列馆开馆广电

舒凯 晓雷

2018年10月,武汉广电天汉传媒有幸接到台领导交办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历史陈列馆开馆仪式执行工作,天汉团队旋即投入到陈列馆的历史人文背景的研究中,大家被新闻前辈身上体现出的坚定浓烈的爱国主义、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深深打动,决定从形、色、韵、情五个方面在开馆仪式上加以艺术呈现。

首先,在设计理念上用完整、系统的视觉传达体系,将红色英雄主义精神贯穿始终,色彩以深红色为总基调,寓意血色抗战的严酷性,包括了活动邀请函、收藏证书、仪式主题屏幕、仪式现场色调、陈列馆牌匾、陈列馆外围标语、围巾等都贯穿着红色视觉传达,从形式和内涵上将新闻前辈舍身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加以充分体现。

一笔抵千军

作为开馆仪式的瞩目焦点——置放陈列馆牌匾的支架子,我们设计了一只斜插的钢笔,基座是一个墨水瓶,表现1937年的民国文化进步青年,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危难时期,化笔为刀,一笔抵千军的豪迈气概。

重吹新闻集结号

开馆仪式上,我们特意邀请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和武汉广电小小记者团的孩子们亲临现场,他们穿着民国时期的学生装,佩戴红色围巾,孩子们吹响的“新闻集结号”作为仪式开始的号角,用强烈的形式感让每一位到场的人士都感受到一种厚重的爱国主义教育。

小小记者团吹响新闻集结号

重塑抗战红色场景

陈列馆地处汉口吉庆街,此地是以低格调的汉口民俗闻名天下。2018年10月也是“保卫大武汉”抗战80周年纪念,怎样在此市井气浓厚的闹市凸显英雄主义的正能量?我们借用了电视场景手法,将陈列馆周边主空间做了一系列的红色提升,在汉口最繁华的大智路六条马路的交叉口昂扬树立起5米多高的宣传大屏和陈列馆宣传栏,以此街头艺术形式纪念80年前武汉举城同仇敌忾、誓死抗战的民族精神。

还原抗战神韵

《青年记者之歌》是抗战时期青年记者的战斗号角和精神支柱,我们将革命的歌曲重新改编,邀请一批年轻艺术家,拉着手风琴,身着民国装,在陈列馆里的“青年记者之家”演唱,既丰富了原本已经非常全面的展览内容,也让观众有一个时空穿越的亲身体验。参加仪式的抗战英雄记者的后人看到这个场景,仿佛又回到先辈们顽强抗日的时代,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冬天里的一把火

开馆仪式当日,武汉市遇到了入冬以来的最低温度,大风和暴雪的预报不绝于耳,开馆仪式现场正处大风路口,很多英雄记者的后人大部分都是老迈年高,体弱多病,天汉团队为了保证仪式的正常进行,保证老人们的身体安全,连夜加班搭建大棚、四处购买取暖木炭,精心规划接待线路,嘘寒问暖,使得仪式在融融的温暖中顺利举行,许多来宾入座后手机微信转发的的第一个镜头都是炭盆里的星星之火。

开馆仪式临近的这几天,武汉市上空风雪交加、变幻莫测,几乎是我们媒体人这些年风雨兼程的缩影。天汉团队在陈列馆全体筹备老师的带领下,秉承武汉广电人严谨、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宣扬中国抗战新闻人英雄事迹的同时,升华了自我、感染了四方、鼓舞了士气。这次开馆仪式让每一个媒体同仁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方向。风雪再大,寒夜再长,只要新闻人的精神屹立不倒,武汉广电明天一定会艳阳高照、重现辉煌!

猜你喜欢
陈列馆开馆广电
传承路上那盏灯——记马迹塘战史陈列馆馆长刘炳贤
某陈列馆鉴定与改造加固研究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华侨图书馆开馆至今,它运转的还好吗?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修缮开馆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南宁博物馆开馆啦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