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雕刻技法与艺术价值探究

2019-01-17 15:56洪勤浪
陶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雕刻陶瓷装饰

洪勤浪

(洪勤浪工作室,景德镇, 333403)

前言

陶瓷是工艺美学,也是中国历史悠久胡民的文化之一。而陶瓷表现技法上有一种雕刻艺术,则是将绘画、雕刻与之相互融合的一种装饰表现技法,是将绘画、书法结合作为一种艺术载体去在陶瓷上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艺术方式美感,在没有彩绘的陶瓷白胎上刻画其画面和文字。而作为承载承载的器皿种类也十分丰富,如餐具、花器、茶具、文玩、酒器、艺术装置等,也起到工具的作用;刻画完成在陶瓷瓷板再为其去配以独家定制设计的木架子或者画框,则可为一件艺术品。

1 陶瓷雕刻的起源

陶瓷的雕刻起源具有着一定的历史,据历史上记载,清朝时期就已有人专门从事着陶瓷雕刻艺术,但清朝时期多为用平刻画的表现手法为住,主要是以点、线、面的构图方式,艺术表现力呈现起来显得有些单薄平实,在当时没有获得世人的注意。但到了乾隆后期时候,因为当时经济发展十分繁荣和达官贵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逐渐意识的提高,朝廷就特意的设定了陶瓷雕刻的“制办处”,专门为宫廷制作器工艺品。而开始受到社会各个阶级的推崇,使得雕刻绘图与雕刻书法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当时已经有人开始使用钢刀在陶瓷板上进行雕刻山水、花鸟、虫草、人物为题材创作的作品。从某个意义上说,这一时期则是陶瓷雕刻树立发展成为一项新的独立的装饰艺术手法。而到了同治与光绪期间,一些书画家等人在用陶瓷作为载体不断创作,使其促进与延续陶瓷雕刻发展至今。

众所周知,陶瓷雕刻是雕塑艺术的重要分支,是世界雕塑艺术的本源。古代先人由火的使用到烧制陶器再过渡到在陶器上刻画图案装饰,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仰韶、河姆渡、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器皿均有刻画装饰。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长河沉淀中,逐步演绎出雕刻、雕塑、雕饰等相关艺术门类。

2 陶瓷雕刻制作工艺与装饰技法

陶瓷雕刻是陶瓷艺术装饰手法之一,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独特绚丽的绮丽瑰宝。陶瓷雕刻作为一钟能传达作者思想、观念、情感的三维实体造型艺术,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赋予陶瓷作品鲜明的艺术语言,而内容与器物本身的巧妙相合,又使得画面更显立体动感,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装饰美感。由于陶瓷雕刻是将绘画、书法和雕刻相结合,是瓷上雕刻绘画的一种特殊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刀代笔,在陶瓷胚胎上用不同形状的刀具雕刻出山水楼阁、奇松怪石、花卉禽鸟、人物走兽,其形象写实,立体感强,刻划细腻、精巧神奇,被称之为巧夺天工的艺术。

陶瓷雕塑成型区别于其他雕刻材质如:石头、木艺、铜、玉器、石膏等成型方式在于,陶瓷雕塑需要进窑火经过1300度高温检验烧制而成。而陶瓷雕刻也分为,釉上雕刻与釉下雕刻。釉上雕刻是指在以高温烧制成瓷的器物上用专业的雕刻工具刀如:钨金、金刚石、钻石刀按照创作者的想法进行雕刻。而釉下的雕刻是指在干或半干坯体上以及喷上色釉未烧制成瓷的器物上进行刻画。两者创作载体都能呈现彼此不同特色效果。雕刻于陶瓷上深浅也可分为深雕和浅雕。深雕是指雕刻刀深入坯体超过了两毫米以上,而在两毫米以下则为浅雕。两者对比起来,深雕在视觉效果呈现上要高于浅雕的视觉效果,但难度系数上而言也有着一定差异性。则如果从凸凹这种呈现方式上,则可称之为阳雕与阴雕。阳雕是在基础上要保留其笔迹,雕刻出其余细节部分,则阴雕却与之背道而驰,雕刻笔迹的过程要去掉然后保留其余的部分。两者相互对比效果,阳雕的艺术呈现出的效果对比阴雕展示的要好,但是阳雕雕刻技法难度系数也比阴雕要高更多,效率也比较缓慢。

开始创作过程中首先通常要选好坯,好的坯体才能出好瓷。坯胎是陶瓷最为关键的基础。如阴雕是要刻出其笔迹让其露白,可以配上黑或者红色釉等浓重的色彩使其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如果选用的不是叫为白皙的坯泥也可在刻画的缝隙里填入白釉,从而达到相同的效果,再经过窑炉高温烧制完成后也会遮掩雕刻的痕迹。相比选择较好白度泥料是非常关键,也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坯坯白度因素很多,因为瓷坯中会含有氧化物为着色剂如二氧化钛和三氧化铁等物质,导致瓷坯的问题,所以尽量选择优质的高岭土。然后根据坯体与瓷体器型置阵布势,用铅笔画绘制好样稿,然后需要用其特制刀具在坯体上刻出轮廓,再根据创作者的设计绘制思路需要采用相对应的雕刻技法。

其陶瓷雕刻制作技法有着:

1、刻花,也叫划花,有坯刻和瓷刻两种。坯刻是用各种特制的铁刀或竹签,在陶瓷坯胎上刻划出花纹或线条块面。刻花讲究其刻画的刀法,刻出的线条需要流畅有力,富于变化,刻好后,因画面施釉,入窑进行烧成。瓷刻则是在烧好的瓷器白胎上用特制的工具金钢、钨金、钻石刀具进行雕刻创作,刀法有线刻、点刻,轻刻、重刻,粗刻、细刻。变化神奇,刻好后再为其施色,经红炉烤成。当今有艺术家甚至可以刻出人像,传神逼真,这种独到的刻功则是是真正刻出来的技法艺术。

2、薄浮雕,也叫可以称为浅浮雕,主要以线体为主体,画面作为辅佐,线面的相互结合后表现物象的形式结构的雕刻手法。这种雕刻技法也称“阳刻”。其特点是主题突出、形象生动、构图精练、少交叉重叠、少层次、外轮廓线准确。工艺上主要需要突出“浅”字,严谨的刻线形成画面,具有着立体效果。

3、平板镂空雕,又称深浮雕,是在陶瓷平板上或者在陶瓷器皿的一个平面之上,以镂刻的形式雕刻其画面的层次,突出的标志就是玲珑剔透的。雕刻前需要进行缜密的创作构思,画面设计主题明确,构图丰富多彩、疏密有致、耐人寻味。

4、造型镂。作者以现实物象为题材,确立创作主题后,精心设计造型,并根据造型的变化,组织各种图案花纹,表现形式以镂刻为主,并且常与圆雕、捏雕结合起来,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内容,通透奇巧的工艺,细致入微的制作手法,栩栩如生的形式美感。

3 综合装饰在陶瓷雕刻艺术上的运用。

“装饰,最普通之美术也”。装饰其他本质就是源于“美”,美可以分成:自然、人文之美,然而装饰的美就是一种人文之美。这种人文之美是人通过,对于大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与生活实践从而得到的体会。对于陶瓷雕刻的装饰而言,综合装饰可以说是令其大放异彩的艺术化装饰手法,。它主要对艺术作品起到两种表达作用。一是对画面的局部物象的形体表现起到点睛作用;二是通过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对画面整体表达效果进行烘托渲染,以到营造氛围和意境的作用。

点、线、面是重要构成结构装饰的特性基础。线条特征是中国画中十分重要的构造。也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上最具有变化意识形态的基础构成元素。中国国画中有讲究线体的融会贯通,而其中的“骨法用笔”,就是在讲求线体的力度与流畅的美感体现。而在陶瓷雕刻上也有对其线体的要求,线条在用其不同刀法的运势中,需要呈现给人流畅富有生动的过度与虚实关系的处理。器物上雕刻所用到的线条基本有着着三种艺术形态:月牙、斜角与铁线形。其中斜角形线条如中国画中,十八描的钉头鼠尾描,用其线体要富有力道。这种雕刻手法一般用于外轮廓,使画面达到立体感的效果。月牙形则是雕刻的线条都是如同变化的,柔中有骨但又灵活多变,多用于呈现画面的转折部分。铁线形刻绘则是线体呈现是粗细程度接近,刚的部分如铁线一般,细部处理一般刻画底纹或者筋脉处呈现。

陶瓷雕刻装饰手法如果仅仅通过一种艺术形式来体现,那就是非常单一的书法与绘画的结合雕塑,但如要实现多种形式的结合与汇聚,并且探索多种形式结合十分协调一致,从而整体画面过度与效果的融合,这样才能展示更多元化的陶瓷雕塑装饰的艺术之美。这需要作创作者具有很高的设计和绘画才能,须有好的画稿,它就像戏剧的剧本,要演出好戏必须有好的剧本。同时,陶瓷雕刻的装饰美也要在吸收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与生活上的感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增强装饰美的表现力,以丰富的社会实践和绘画、雕刻技术及艺术手法的妙用,推动陶瓷雕刻艺术跟上时代发展,使陶瓷雕刻的常规性艺术形态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面貌。

当然,对于陶瓷雕刻而言,不仅仅要注重综合装饰在陶瓷雕刻艺术上的运用,还要去呈现出陶瓷材质的特性的美与结合艺术家的个人手法与情感的链接,再做出刻画效果,即可以表现雕刻的基础功底,又能强调个人的表现特征与个性的呈现。但是,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艺术手法,最重要的必须符合陶瓷雕刻本体工艺,以及其陶瓷雕刻自身的艺术其特性,从而达到相互辉映的叠加艺术效果。

4 现代陶瓷雕刻的艺术价值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最早呈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起始仅仅是实用性出发,逐步发展到今天的精神艺术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美学上的不断提高。陶瓷成为即实用又能观赏的重要的工艺艺术品,在发展到今天现代陶瓷艺术品,无疑具有着商品的实用意义和艺术收藏价值。在人类生活便利与精神层面上带来双重的感官体验。

以不同质地坯体和各种釉色结合而形成的陶瓷雕刻,有着犹如天然而生成富有各式的色泽、肌理纹路,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陶瓷雕刻形象立体的基础是形体化的,结合本身并不是完整的陶瓷雕刻形象。

而只有雕刻的本体同陶瓷工艺的技法结合,从未达到装饰艺术效果,才能表现出陶瓷材质与雕刻技法的审美意识形态,才有完整的意义。与传统艺术陶瓷相比,现代陶瓷艺术更强化作品的欣赏功能,而陶瓷雕刻的独有语言特征与构成要素决定了它应有的艺术价值。

陶瓷雕刻是作为独立的艺术,用其形态意识呈现。但又同时,又是火的艺术。造型受火的制约较大,毕竟,陶瓷雕刻的特点在于作品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高温的处理。而对于陶瓷本体来说,,即使在刻画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破损和瑕疵,,但是在经过高温处理时,很难保证其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使得陶瓷雕刻相对于其他雕塑而言具有更大的难度。但又因为这窑火,烧制不会被历史风化的陶瓷雕刻艺术,所以陶瓷雕刻的艺术价值又体现在泥与火的完美结合上。综上所述,陶瓷雕刻既有着一般雕塑语言的共性,又有着明显与众不同的特性。它以刀代笔,最恰当地运用陶瓷载体表现艺术创作的功能,并通过陶瓷雕刻构图的虚实和空间处理,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中国陶瓷文化史上颇具价值的艺术之花。陶瓷雕刻作品丰富的形式美、器型转折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陶瓷如玉的材质美,选用题材内涵中展示的中国传统文化美,都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的美学观。因此,陶瓷雕刻艺术的形成,迎合了社会审美趋向,给人以朴素高雅的趣味,精巧如生的奇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演绎。我们要在继承传统雕刻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陶瓷雕刻艺术,努力推陈出新,使景德镇陶瓷雕刻艺术这朵奇葩,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雕刻陶瓷装饰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On art
雕刻树叶
陶瓷艺术作品
雕刻时光
DIY节日装饰家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