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生智慧

2019-01-17 03:47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缺憾悟空孙悟空

有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

唐僧师徒一个个都在苦水中泡过,取经路上的日子也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险象环生,苦海无边。

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奇怪的想法,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好像只有苦难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苦难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人的精神,但太多的苦难,也能毁灭一个人的所有尊严和自信。孟子说,大丈夫必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能够做到的,人世间又有几个?太多的苦难,只会剥夺生命的质量,摧毁人的意志、自尊、理想和信念,而只有极少数有大志而且意志特别坚韧的人、才华特别丰富的大才、奇才,才有可能逆水而上,成就梦想。

唐僧的苦难,同成就他的事业并无必然联系。他如果小时候有天伦之乐,未必就不会读书。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这些不是因为苦难才得来,而是他拜须菩提祖为师,在环境优美的须弥山学习十一年的成果。孙悟空的苦难,那是压在五行山下的五百年。这苦难给他带来了什么?是驯服、奴化、忍耐和逆来顺受。在五行山下的时间里,孙悟空的法术并没有提升,只是不羁的精神目渐消磨,活跃的创造能力逐步萎缩。

孙悟空的苦难缔造者,严格说来,是玉帝本人。孙悟空虽然出身寒微,但毕竟有能力有水平,可玉帝和他所创造的天庭,却大材小用,只让他当个马夫。后来虽说封了齐天大圣的空头街,却又不给他相应的待遇,连一张蟠桃大会的入场券都没有,谁能咽得下这口气?即使没有孙悟空出现,迟早会有张悟空、李悟空、王悟空等来叫板。沙僧原本是玉帝的侍卫官,官职是卷帘大将,却只是因为打碎了一只琉璃盏这样的小过失,竟然要下凡做妖怪,每七天还要飞剑穿胸百余下。比起孙悟空的打碎天堂的所有殿堂庙宇、亭台楼阁、瓶瓶罐罐来,简直是不值一提。尽管沙和尚沉默寡言,但他心里会平衡吗?

尽管苦难来了,我们必须毫不迟疑地面对,但我们能否分析一下,哪些苦难是可以避免的?司马迁能写出伟大的《史记》,不是因为汉武帝对他实施了宫刑,而是他本来就有理想有才华。否则,就难以反证,历史上受到宫刑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却仅有一部《史记》?“吹尽狂沙始到金”,是因为首先有金,否则,狂沙吹尽,还不照样是狂沙?

任何人为的苦难,对人类而言,都是噩梦。

如果因为极少一部分的人在苦难中依然做出了成就而歌颂苦难,那就是自欺欺人。歌颂苦难,鼓励苦难,怀念苦难,而那些苦难的制造者们,却由此可以逃避惩罚而变成恩主,这不正是他们所希望的最好结果吗?

孙悟空们在一个个的苦难面前坚持下来了,但原先那个充满灵气和自由思想的精灵,却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复返了。生龙活虎的孙悟空从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起,即已死了。

(作者赵宗彪,选自《今晚报》2019年4月28日,有删改)

读有所思

1.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2.分析第五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第七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学会接受不完美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在争取完美人生。然而,古往今来,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是没有的,完美只是梦想,不完美才是人生。”中国古人也早就明了这个道理。亚圣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西晋大将羊祜叹道:“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北宋苏东坡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就连孙猴子都懂这个理,当唐僧正为撕破的经书而懊恼时,悟空劝慰说:“天地本不全,师父何以要求全!”的确,我们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强求人生完美,那就是在难为自己。

不完美就是有缺憾,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或天不作美,或命运不济,人生在世总难免有许多憾事。宋人释惠洪《冷斋夜话》记:“吾平生所恨者五事耳。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清人陆文皋也在《雅斋趣谈》中总结了史上七大憾事:项羽未能杀刘邦于鸿门宴,此一憾;李广战功累累,不能封侯,此二憾;嵇康的“广陵散”未能传世,此三憾;陆放翁没有看到“王师北定中原日”,此四憾;岳武穆不能寸斩秦桧竟听其善终,此五憾;梁山伯祝英台生不能成婚,此六憾;曹雪芹没有写完《红楼梦》,此七憾。

世有憾事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能做的就是正视这些不完美,学着接受这些不完美,与不完美和谐相处。希望诸事如意是美好愿望,学会接受不完美则是成熟表现。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父母。父母可能不那么有钱,没那么高的文化,也没有伟岸的身材和出众的面容,更没有让我们拿来“拼爹”的资本,但那是赋予我们生命的双亲,是我们世界上最亲的人,我们只有爱他们的义务,而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儿女。即便你自己很完美,但不要忘记,完美的身体容貌或许会遗传,完美的品性和素质是不会遗传的,就像李白没有再生出一个诗仙,苏轼也没有培养出“东坡第二”。如果你自己都不完美,那就更没有理由拒绝孩子的不完美,也不必空发“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喟叹。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朋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朋友亦是如此,“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鲍叔牙接受一身毛病的管仲,才有了管鲍之交的美谈;刘备接受关羽的孤傲自负、张飞的鲁莽粗野,才有了著名的桃园三结义。倘若苛求朋友完美,可交者必少如凤毛麟角,甚至于可能一个朋友也没有,成为孤家寡人。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另一半。谁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年輕、漂亮、能干、聪明、多金、忠诚,可是绝大多数人都难如愿。因为这个要求过于完美,只能在影视、小说里找到,现实生活中把这所有的美都聚集到一个人身上,几无可能。另外,反躬自问,如果你想有“小乔初嫁了”的艳福,自己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风采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总是目标很大,收获很小;想的很多,做到很少;计划很高,落实很低,结果是人到老年后,回首平生,遗憾多多,与完美相去甚远。这个结局也许不那么美妙,但也要坦然接受,因为路是自己走的,树是自己栽的,只要尽力了,就可用一句老话聊以自慰:“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人生就是一个发现缺陷然后去弥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才会体现出人生价值与意义。因而,追求完美但又接受不完美,正视缺憾但又不抱残守缺,脚踏实地但又胸怀抱负,有所作为又有所不为,这样的人生,即便不是完美的,也会是充实饱满、丰富多彩的。

(作者陈鲁民,选自《郑州日报》2018年5月25日)

读有所思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阅读全文,为什么说“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3.联系上文,请给文章第八段补上一个中心句。

4.李明的表哥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于是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帮不了自己。如果你是李明,请运用文中的观点、事例,对表哥进行劝说。

猜你喜欢
缺憾悟空孙悟空
缺憾之美
“帅”悟空来也
成为新的自己
缺憾之美
悟空戏八戒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缺憾也是一种美
缘来缘去
雷伊大战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