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宿人家

2019-01-17 06:00张波
金山 2019年12期
关键词:津渡客房院落

张波

有 日子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了,端午假日  回小城过节这天,带着家人,住进了西津渡古街上这家不事张扬的“陌上·宿”。

每次回小城,都会自己给自己找个理由,来一趟西津渡,找个茶楼,坐上半天。你会在这里慵懒地寻见,这座小城一种另类的文化腔调和民俗气息。

要不是小蒋在微信里的推荐,我还真不知道这条穿过“马副官的店”,走到巷陌尽头,悄悄新开的这家“陌上·宿”民宿。

这家民宿的女店主翟姐带着一位小伙子,热情地把我引进院落,推开一扇老式木门,又用钥匙拧开一把铜锁,两扇镂空木门“吱嘎”一声,把我引进了这间名号为“惊蛰”的套房。

这间宽敞通透的套房,一溜边带竹帘的木窗半掩着。午后的阳光,妩媚地扭动着婀娜的身姿,带着窗外和院落里树木花草的气味,触动了我心底那处最柔软的地方,那是一种久违了的归宿感,又有一种回老家寻亲串门儿的别样亲近。

一眼望去,房间里,没有一件多余的家什,落落大方,坦坦荡荡,在西津渡这样一处寸土寸金的景点里,毫不吝啬地把民宿的每间客房设计得如此豁达宽裕,不是奢侈也算“奤( tǎi)气”(方言,有大方、舍得的意思)了。

在我这间“惊蛰”门外,是一座天井式的三层民宿客房。翟姐说,晚上可以上天台去俯瞰西津渡的夜景。

谢过翟姐,我没多在“惊蛰”套间停留,锁上门,转身去了院落。我喜欢那里的一份空灵和一片阴凉。

院子不大,却打理得十分精致,两棵苍劲挺拔的雪松扎根在院落中轴线上,另外两棵形态各异的梅树,像一对双胞姐妹,面对面含羞立着。

庭院沿边处,有条蜿蜒的回廊、两尊微型的假山和一座掩映在草木间的鱼池。亭子间,有一群人在玩牌,没有吵闹,偶尔传来的声声吴侬软语,让这夏日午后院落里的一丝燥热,也变得云淡风轻了许多。

一墙之隔的那一面,是西津渡一家早就出了名的“小山楼”客栈,那是“驴友”和“背包客”喜欢组团栖居的住地。

我用手机在院落四周狂拍一阵后,进了这里的一间咖啡屋,点了一杯卡布基诺,想坐下来发发朋友圈。

翟姐走了过来,在我对面坐下,又要来两杯茶。

翟姐很健谈,不用我多打听,自顾自地洋洋洒洒地打开话匣子,向我讲述着与“陌上·宿”相关的点点滴滴、里里外外。

从她的讲述里我得知,这个院落原来是“小码头小学”所在地,我住的那间,说是原来的一间教室,隔壁是一间教师办公室。

她说民宿建成后,先后有不少年近八旬,曾经在“小码头小学”读过书的校友们,结伴儿来这里寻根。

她推翻了原先一位设计师设计的民国风范客房结构,她更偏爱这种天井式的“筒子楼”民宿。她说她在西津渡开“陌上·宿”,完全出于自己对西津渡文化的着迷,又带着自己喜欢游山玩水、东奔西走的游客情结,才构建出这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民宿梦想的。

她说她是一个在丹阳长大,从小就向往小城大西路、向往三山和长江的70后女孩。听她描绘出来的梦,她的理想一点也不浮夸不离奇,更不虚幻,伸伸手就能够着。

她好不容易悄悄折腾出来的这间“陌上·宿”,居然也不像人家那样铺天盖地地去张扬、去吹嘘、去吆喝,任由携程网去随机排名、宣推。就是这么任性,她的“陌上·宿”还从携程网的民宿“金牌”,订单量,一路蹿上了“特牌”。看上去,一脸“好女不愁嫁”的硬铮(方言,指过硬)。

她的每间民宿客房,全都以节气命名,“春分”“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白露”“冬至”……

咖啡屋坐了一会儿,翟姐又带我去院子里的亭子间小坐片刻。她从院里每棵树、每朵花、每个角落,一直说到她养的两只猫,一只叫“白菜”、一只叫“粉条”。她说两只猫成了“网红猫”,很多客人都是冲着两只猫来住店的。

她描述的时候,两只猫正好从草丛里迈着“猫步”远远走来,画面尤其生动鲜活,她的描述像“画外音”一般,配合着两只猫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

那只“粉条”娇嗔地走到我脚下,眯缝着那双柔情似水的小眼睛,好奇地端详着我。另一只“白菜”却旁若无人地走到它的“饭盆”跟前,细嚼慢咽起它的晚餐来。

几乎整整一个下午,我从咖啡的味觉里,倾听着翟姐讲述她和“陌上·宿”的故事。故事虽平淡,却很耐人寻味。故事的女主角似乎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狂妄的信念,但却有着一种出乎意料的淡定,以及那种隐隐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念。

夜晚,按翟姐的说法儿,逛了一圈西津古街之后,一家三口上“陌上·宿”的天台小坐了片刻。不远处,蒜山顶上的“云台阁”在光影勾勒下通体晶莹剔透,迷幻得令人神往。俯瞰下的西津古街,一束束灯带映入眼帘,扑朔迷离。

端午这夜,头枕着西津渡这部已经泛黄卷页的旧书,聆听着街对面那条长江远远传来的喘息声,躺在二米有余柔软舒适的大床上,竟然没怎么合眼。是对“陌上·宿”的钟情,还是不忍辜负这一夜短暂的梦境?

一座号称宜居的小城,真的应该多一些像“陌上·宿”这样的民宿,多一些居家的爱意,让外地游客留住匆匆脚步,抚平躁动不宁的赶路心绪。

让喧闹的都市,多一片“陌上”的田园静谧,让川流不息的游人,多一份望呆、放空的惬意。

我想,如果西津渡人,对这样有心和用心去经营和打磨的民宿,多傾注一些关怀和呵护,不愁我们的小城不受外乡游人的追捧,不愁我们的西津古渡,不让更多的人们对它百般钟情,流连忘返……

清晨,窗外的鸟鸣清澈婉转而悠扬,我禁不住推开“惊蛰”的木栓门,“咔啦”,那一声熟悉的脆生生,让我仿佛又获得了一次年长而蓬勃的“新生”。

猜你喜欢
津渡客房院落
西津渡古街忆旧
酒店智能客房影院系统构建指引
第28次瑞典冰旅馆
烟囱里的客房
纽约有家“图书馆饭店”:有60间客房6000本藏书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