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

2019-01-17 06:00罗戎平
金山 2019年12期
关键词:春华虚构散文

罗戎平

一 个对社会人生有深刻思考的作家,其作  品必然包蕴着敏锐的思想深度。思想,就是观念、意识,是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是由人的意识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何春华的非虚构长篇散文《向左,向右》,其叙事本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仅是语言的诚实,更是思想的诚实,精神的诚实”。而诚实是真实表达主体所拥有信息的行为,忠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书中我们可看到他饱蘸情感、一气呵成的真实抒写,从他的童年一直写到中年的现在,从头至尾都真实反映了作家在人世间所经历的人生路程,其“高度”的真实性让我不得不将其纳入“非虚构”散文的行列。而“非虚构”语境的基础,最早是西方以自然主义文学流派领袖左拉为代表的一些小说家提出的“非虚构小说”概念延伸而来,它是对作家纯粹“书斋式”小说创作方式的抗议以及对作家脱离现实生活的不满提出来的。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夏衍创作的《包身工》可以说是引发了强烈社会反响的“非虚构”作品。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知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诺曼·梅勒的《刽子手之歌》等“非虚构”作品,又在某种意义上启发着民众对自身生活和精神形态的思考。

我国对“非虚构”概念的有意识应用,是从2007年《钟山》杂志开设的“非虚构文本”栏目开始,得以全面普及是在2010年《人民文学》打出“非虚构”旗帜之时,接着有《收获》《当代》《十月》《花城》《江南》《中国作家》《雨花》等刊物相继推出了与非虚构相关的栏目。在“非虚构”写作的风起云涌中,2013年我国小说家麦家出版了文集《非虚构的我》,2014年中国本土第一部非虚构写作教程《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非虚构创作指南》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7年底我又看到了何春华在中华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这部非虚构长篇散文《向左,向右》。

我这里并非定论该“非虚构长篇散文”在中国“非虚构”写作领域具有多大的典型意义,而是想说明这是一部典型私人化的“非虚构”作品,是充满了痛楚、悲凉、振作与奋发的“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作家所走过的人生历程、所历经的种种磨难、所克服的重重困难、所迎来的光明前程,无不渗透着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次思考,书中散发的锐利思想光芒是他勇于直面人生、矢志追求自我理想的结晶。何春华出生于1952年的江南乡村,少年时家贫,是母亲的坚持,才让他如愿以偿上了县重点中学,初中毕业却因家庭成分之故上不了高中,母亲还忍无可忍和人家大吵一场,其缘由是因建国前的爷爷在地下党劝说下当了乡长,借以掩护革命同志。建国后家庭成分被划为地主,虽说“文革”中的爷爷在政治上没有受到多大冲击,但该成分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因此何春华的母亲才会呼冤喊屈。而政治就是政治,“政”就是政权主体;“治”就是维护政权的方法和手段。政治是对社会治理的一种行为,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为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重要社会现象,它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怪乎当时的初中班主任赵老师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看到我也不再言语,有了异乎寻常的冷淡,且有躲之而不及的意思”,也因此何春华在以后的日子里也生怕别人问其家庭成分,而他与高中的无缘也就顺理成章地变得合理起来。作品写出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万般无奈,何春华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以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读者带进了他那斑驳陆离的曲折人生。

在“出身不可选择,道路可以选择”的信念下,主人公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努力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他和大家一道参加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冒雨步行“长征”参观郭嘉宏事迹展,并请求郭父签字留念。同时又看到了戴校长被多次批斗还要每天打扫厕所,看到了朱老师在批斗大会上被剪成的“花头”,还看到说话总是面带微笑的王老师突然“畏罪”投江自尽。但这暴风骤雨般的政治运动并未解决农村的温饱问题,何春华的两个弟弟,一个读小学五年级、一个还在襁褓中,母亲迫于生计,于伤心欲绝中送给了山东人家。在这之前的“大饥荒”中,他的五岁妹妹也曾饿死在外婆家。生离死别的哀伤深深戳痛着何春华的心田,他不可忍受但也无法阻拦,现实的悲情回想起来就像一幕幕情景剧在脑海中清楚地呈现,作家用淳朴真切的文字通过个体和家庭的生存状况来反映当时乡村的真实情形,尤其是对于底层生命的细微体察,包蕴了对当时社会的迷惘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以至于时光过去了20年后的1990年初夏,他终于来到了山东高密的土地上,泪水涟涟地见到了两位亲弟弟。也因此后来四弟结婚携同妻子突然出现在完全陌生的镇江时,其情感的波涛拍打着何春华的胸膛,同样也触动了读者的心扉。试想中国大地有多少这样的离愁别绪,柔肠百转,它也真应了“人间多少无常事, 咫尺天涯不言中”这句话。

《向左,向右》对读者的致命诱惑是作家键盘上时时流淌出的缕缕感伤,何春华把观照日常生活的视点提升到了俯瞰整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上,把如椽之笔伸向了跌宕繁复的人生之路,他不能忘记初中毕业后为了能够吃饱饭、多挣些工分而冒着严寒参加开挖河道的水利工程;也忘不了母亲叫他学做篾匠活时,自己放在地铺上的一件难得的新棉袄被人拿走;更忘不了身材瘦小的他在一家砖瓦厂每天刨土推车,“像一架转不动的机器,超负荷地干着这没完没了的繁重劳动”,直到他进入南京的一家建筑工程公司,一年后又被推荐回乡在政府机关从事通讯报道工作,此时的何春华才感到美好的生活终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金光大道正在向他铺展而来。“从事通讯报道”这份乡镇文化工作正是他读书以来心中的一个梦想。几年后他又被调往城市筹建区有线广播站,从此实现了由乡村农民到城市市民的质变!可以说他的初中没有白上,因为“老三届”的特殊年份虽然是我国历史上发展与挫折并存的特殊时期,但这位老兄当初认真地读书,就是“梦想自己将来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最好是能著书立说,或者是当一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如今他已学问满腹,既拿到了南师大的本科文凭,还出版了好几本散文集。虽说没有做人民教师,但却屡屡能看到他在不同场合的讲课和发言,那他是否满足而止步了呢?没有!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他又有了新的追求,由于喜好文学,他上北京、到吉林、赴湘西等地,参加“中国当代散文论坛”“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与发展研讨会”和散文笔会等,由此结识了一批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在书中我们看到的就有:王蒙、钱理群、丛维熙、林非、王宗仁、王充闾、王兆胜、王聚敏、周明、卞毓方、韩小惠、张守仁、苏伟、格非、范小青、肖凤、王剑冰、古耜、痖弦等人,并且他与林非、肖凤、苏伟等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人际往来和思想的不断交流,极大地充实了何春华的精神世界,过去的忧愁烦恼已是过眼烟云,奋斗、拼搏成为了他人生路途中不可磨灭的一个个名词!我想:如果没有这种锲而不舍、发愤图强的坚韧精神,就没有何春华的今天,也就没有他的这部“非虚构长篇散文”。

路在自己脚下,何春华的笔触立足于本土的地域根基并从容地向外拓展,他的《向左、向右》让人有种破土之感觉,里面细致地包容了人生的困苦与坚忍,也透露着沧桑的不屈声音,他从乡村中走来,把对大地的赤诚之爱和对社会的深入剖析毫无保留地展露给读者,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商品市场、从文革风暴到改革开放,都成为他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特别是社会历史转型期所产生的必然阵痛,都表现了作家清醒的主动承担意识,对过往历史的追寻,对当下事业的珍惜,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在他看来都不是天方夜譚,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及编年史式的人物和事件描述,既真实地记录了我国特定的历史岁月,也成为何春华漫长人生道路上的一部精神成长史。

猜你喜欢
春华虚构散文
木碗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待到春华烂漫时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我们该如何表达苦难?——读黄春华《扁脑壳》
虚构的犹太民族?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春华而后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