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校图书馆系列讲座上座率下降的管理与对策

2019-01-17 02:05李菲菲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0期
关键词:系列讲座高校图书馆

李菲菲

摘要:基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培训中系列讲座上座率逐年下降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苏州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提高系列讲座上座率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培训;系列讲座;上座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0-008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单一纸质图书期刊馆藏逐渐过渡到纸质馆藏和数字资源相结合,再到数字资源保存量迅速超越纸质资源[1]。高校图书馆为满足师生学习与科研的需求,采购了丰富的数字资源,而针对数字资源的读者培训是引领读者熟悉并利用数字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

现在,图书馆讲座面临着数字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可获取到的信息量爆炸式增长,读者处于被信息洪水淹没的处境,而这些巨量的信息未经过滤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需要学习一定的信息检索技巧来选择合适的信息,而图书馆员的职责即是帮助读者学习如何快速查找并有效利用信息资源[3,4]。但另一方面,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冲击了图书馆的日常业务,读者到馆人数日益降低,造成了图书馆数字资源培训上座率下降[5]。图书馆员需要审视问题、查找原因,有效解决数字资源培训上座率下降的问题。

一、苏州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培训现状及问题

目前苏州大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培训主要有系列讲座、预约讲座、选修课程、在线培训四种形式。

系列讲座是苏州大学图书馆主要的讲座方式,在每学期初即安排好本学期的讲座内容、时间和地点,提前在图书馆网站上进行公布,供读者选择。讲座内容涉及学术信息检索利用、考级考证、实用软件、论文写作投稿指导、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等类别。系列讲座主要是由图书馆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由读者自愿参加,因此上座率很难保证,随着移动阅读的迅速发展,系列讲座的上座率近几年呈现下降趋势,个别讲座甚至门可罗雀。

预约讲座是以读者为导向的讲座方式,图书馆工作人员与用户沟通,由用户定制培训内容及时间。这种方式能够细化培訓对象,深化培训内容,进行精准的定向培训。预约讲座提前和用户沟通,面向特定读者开展讲座,讲座前即可确定大概的参加人数。

选修课程是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作为本科生的选修课。我国教育部在1984年2月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中规定,凡有条件的高校将“文献检索与利用”作为必修课,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将其作为选修课或者开设专题讲座[6]。选修课在学期开始前即确定了时间、教室和上课学生,针对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开展历时一个学期的文献检索与利用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并熟练掌握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方法。选修课程可以计入学分,达到指定人数方可开课,单个学期内的读者数量是确定不变的。

在线培训是在学期伊始将网络课程安排放在图书馆主页上,读者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足不出户在线培训。系列讲座的内容也会做成电子文档放在图书馆主页供读者下载学习。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很多读者很喜欢选择在线培训方式自主安排时间阅读学习。这种自主培训方式节约成本,读者使用也较方便。在线培训是近几年比较受欢迎的培训形式,读者可以不受培训地点限制即可参加培训,因此参与人数呈上升趋势。

二、上座率下降的解决方法

由于培训形式不同,各种培训的上座率也有很大差异。近年来,系列讲座培训上座率逐年下降,通过用户调查得知,大量用户不了解也未关注过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培训。针对这个问题,苏州大学图书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多渠道进行宣传。通过随机走访和对参加培训的用户调查,我们发现用户获取培训通知的渠道不畅通。系列讲座培训活动主要通过图书馆入口及校内宣传栏张贴海报、图书馆网站发布通知、微博通知、微信公众号推送、学校主页校内通知栏发布通知几个途径进行宣传。由于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读者习惯于从手机上获取信息,多数不会关注图书馆入口及校内宣传栏所张贴的海报,因此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效果并不好。发布在图书馆网站、微博、校内通知的信息,受读者关注度的影响,仍有大量读者无法及时获取培训信息。苏州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自申请以来,关注人数上升缓慢,因此微信公众号的培训信息推送取得的效果也不好。在2018年秋季,苏州大学图书馆自主开发了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后,由于扫码选座需要关注图书馆官方微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量急剧上升。另外,在新生入馆教育和每次培训时,图书馆工作人员都会向用户推荐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随着微信公众号关注量的增大,宣传效果明显提升。

2.和其他部门及社团合作。虽然宣传形式多种多样,但均为图书馆自己在做宣传,这种单一主体宣传的方式达到的宣传效果非常有限。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工作人员会根据培训的内容和相关部门或社团联系,请他们通知相关师生。例如如何使用SciFinder获取科技信息的培训,SciFinder数据库是《化学文摘》(CA)的网络版,这个培训的受众是与化学知识相关的师生,工作人员就会与材料化学学院、药学院、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的学工办或辅导员联系,将电子版的培训海报发送给他们,请他们通知学院里的师生。Springer Nature期刊投稿培训是培训如何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文章,这个培训的受众主要为全校教师,工作人员则与科技处联系,请他们通知全校教师。博学易知考研视频及考级考证数据库的培训是针对本科生的培训,工作人员则与苏州大学学生科技协会联系,请科协的理事将培训信息通知到本科生。通过与其他部门及社团的合作,将培训信息有针对性地通知到相关受众,宣传效果非常明显,参加培训的人数明显增多,经常出现人数爆满的情况。

3.适当调整讲座时间和地点。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培训,由图书馆提前安排好培训时间,可能会和相关专业师生的专业课时间或学院的集体活动冲突。对于这类讲座,工作人员会提前跟相关专业的学院联系,由学院确定讲座时间和地点,以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

三、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

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苏州大学图书馆先后开展了43场系列讲座培训,培训人员达到2200余人次,个别场次因为参加培训的人员爆满,不得不临时调换场地。通过宣传途径的改进、和其他部门及社团合作、适当调整讲座时间和地点,使培训上座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如下经验。

1.与时俱进。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宣传模式已经很难吸引到用户,因此,我们根据用户的特点,重点发展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手段。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单靠图书馆做宣传,往往很难直达用户。通过和学院及其他部门合作,使培训通知能直接通知到有需要的师生,宣传效果比单靠图书馆自己做宣传要有很大提高。

3.收集反馈意见。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从用户的角度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模式也是提高数字资源培训上座率的重要途径。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通过培训结束后现场询问、调查问卷、咨询台及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获取用户对培训的反馈意见,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模式。

四、结语

数字资源培训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核心工作,它是帮助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电子文献信息至关重要的手段。笔者针对苏州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培训系列讲座上座率逐年降低的问题,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有效增加了用户培训的上座率,从而达到提高图书馆各种数字资源利用率的目的。随着数字化的发展,高校圖书馆数据资源培训所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复杂,图书馆馆员要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通过服务创新来提升服务水平,为全校师生的科研和学习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晶静,周爱莲.图书馆用户培训效果分析与思考——以国家农业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5,37(10):5-8.

[2]高海燕,王玲玲.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训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专题讲座培训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02):113-120.

[3]查先进,李力,严亚兰,郭佳.数字图书馆环境下信息有用性和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研究——信息获取自我效能的调节效果[J].情报学报,2017,36(07):669-681.

[4]罗晓兰.技术环境变革中国外图书馆员角色转变特点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5):49-59.

[5]伍玉伟,章洁.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用户空间服务的转型[J].图书馆学刊,2019,41(04):74-79.

[6]喻梦倩,李泰峰,侯壮.高校图书馆渐进式读者培训模式研究——以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2):75-82.

猜你喜欢
系列讲座高校图书馆
浅析基于大纲选题的分层系列讲座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
Ⅲ-Ⅴ族太阳电池的发展和应用系列讲座(5) 砷化镓基系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电池的发展和应用(5)
3D打印助力“中国创造”——“前沿科技就在你我身边”系列讲座拉开序幕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十)——词义解奥(一)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二)——顾植山教授对五运六气学说的贡献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一)——五运六气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