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1-17 02:22舒遵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5期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中西医结合治疗

舒遵华

【摘要】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8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两组,43例给予西医治疗者作为对照组,43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8.3±0.7)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2.4±0.3)分;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8.1±0.6)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5.6±0.5)分;两组症状积分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存在显著差异,且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症状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5..02

胆囊炎与胆囊结石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疾病,胆囊炎患者通常容易引发胆囊结石,该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呕吐、恶心与消化不良等。随着人们生活与饮食发生较大改变,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疾病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会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造成较大影响[1-2]。因此,需要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以便提高治疗效果。在常规西医治疗中,其治疗方法较多,但是疗效不够理想,将中西医结合治療,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3]。在本次研究中,对86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8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分为两组,43例给予西医治疗者作为对照组,43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7例、16例,年龄跨度为23~68岁,平均为(46.3±3.6)岁。病程为1个月~8年,平均为(3.2±0.4)年。实验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8例、15例,年龄跨度为22~69岁,平均为(46.7±3.9)岁。病程为2个月~9年,平均为(3.7±0.6)年。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每天甩150 mg的熊去氧胆酸片,每天服用3次,另外给予0.1 g甲硝唑篇治疗,每天治疗三次。连续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需要连续治疗60天。

实验组给予中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在中医治疗中,基础药方为:芍药30 g,柴胡与枳实各15 g,黄芩、生姜、半夏各10 g,大枣7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肋痛,需要加延胡索与川楝子各10 g治疗。如果存在明显黄疸患者需要加茵陈与金钱草各10 g治疗。结石患者给予鸡内金、金钱草与海金沙各10 g治疗。出现湿热症状的患者需要增加栀子与龙胆草各10 g治疗。出现热盛症状患者需要增加板蓝根、蒲公英各10 g,金银花20 g治疗。用水煎煮致200 ml口服,每天服用1剂,分为早晚服用。连续治疗7天,直到患者症状消失,给予辅助检查后胆囊壁显著缩小3 mm、结石消失后停止用药。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告知患者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食物,以易消化、清淡食物为主。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需要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变化进行统计,症状积分包括口苦、上腹疼痛、胆囊区压痛、消化不良与后背疼痛等,每项症状根据等级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为0分、1分、2分、4分。分数越低表示症状改善越好。在疗效标准中,显效:患者各项症状消失、B超检查显示胆囊壁恢复正常,结石完全排出。有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结石排出,或结石体积减小,B超检查显示胆囊壁增厚得到缓解。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实验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8.3±0.7)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2.4±0.3)分;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8.1±0.6)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5.6±0.5)分;两组症状积分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存在显著差异,且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的过程中,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疾病的发生率也不短增加,该病患者一旦出现反复发作或胆囊区域绞痛情况,患者会承受较大痛苦,并且部分患者会存在消化不良、腹胀、厌油等症状,如果长期治疗没有痊愈,会发展成为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与健康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有效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促使治疗效果的提高,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康复[4-5]。

目前针对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治疗,有西医与中医治疗等,治疗方法较多。在西医中,主要给予抗炎、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其疗效不够理想。随着人们对中医的越来越重视,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在该病中,其疗效较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6-7]。在中医中该病通常由于肝胆气郁、疏泄失常引起的。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给予枳实、黄芩、柴胡等药物治疗,其具有疏利肝胃气机,清胆热等效果,海金沙、金钱草与鸡内金等药物具有较高的排石、清热利湿效果,能够松弛平滑肌,抗炎效果较好。金银花、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效果,延胡索与川楝子具有缓解疼痛功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其效果显著[8]。

综上所述,在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症状与生活质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江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8):151-152.

[2] 刘万明.中西医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3(20):178-179.

[3] 刘   彪.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02):124-125.

[4] 侯   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23(14):633-634.

[5] 李   伟.大柴胡汤对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6,36(12):1227-1230.

[6] 江长安,杜   丽.腹腔镜和开服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3059-3060.

[7] 赵登科,赵彩霞.疏肝利胆通泄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初步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5):633-634.

[8] 李   彤,闫   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327-328.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中西医结合治疗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一贯煎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