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以蒙古族服饰为例

2019-01-18 02:56
内蒙古艺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乌兰牧骑部落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

蒙古族很多文化瑰宝都来源于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1957年颁布的《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草案)》的表述是:乌兰牧骑是由政府组建的综合性基层文化事业机构,为牧区群众开展文化工作,活跃民族文化生活。它以机动灵活和富有民族风格的文化宣传形式,在牧区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宣传服务与辅导活动,并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不断满足牧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蒙古族服饰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物质性的存在表述着本民族的历史、传说、观念和审美,是活态的“文化资源”。蒙古族服饰有一定的社会标识性作用,部落、性别、年龄、婚姻和经济状况等信息都蕴含在服饰当中。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兴起,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再次受到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于与蒙古族服饰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共出台了14项政策性文件。2008年蒙古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内蒙古标准化院制定了蒙古族服饰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国民族传统服饰地方标准的空白。2018年8月首届蒙古族服饰文化高端论坛作为草原文化节活动单元在呼和浩特举办,标志着蒙古族服饰推广已成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重要内容。每一次重要会议,每一项新的决策部署,都对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教学、科研以及创新发展开辟了崭新领域。

乌兰牧骑与28个蒙古部落的关系源远流长,其中大部分部落可以与乌兰牧骑所在地相对应。对乌兰牧骑而言,合理利用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穿着地方特色蒙古族服饰既具有辨识度,同时也是保护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比如西部的土尔扈特,中部的鄂尔多斯,东部的巴尔虎等部落服饰可以让观者很清晰地识别其地域身份。乌兰牧骑大部分设立在旗县一级,但其辐射范围和影响空间却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这为下一步蒙古族服饰及蒙古族部落服饰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附表:蒙古族各部落与乌兰牧骑所在地对应表

(注:信息主要参考自《内蒙古蒙古族传统服饰典型样式》)

乌兰牧骑作为一支有着浓郁民族特点且常年服务于基层的文艺团体,队员大多为土生土长且对当地民俗形态了如指掌的农牧民。通过演出、交流,乌兰牧骑实现了蒙古族服饰“活”在当下的形态,成为社会生态系统的实际构成。

一、崇尚自然 随物赋形

自然地理环境是内蒙古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内蒙古东西跨度2400多公里,多支乌兰牧骑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每支乌兰牧骑的创作、表演风格迥然不同,而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也形成了蒙古族服饰的地域差异,又因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产生了文化差异。以蒙古族服饰为例,其形制差异与草原气候密不可分。内蒙古冬季漫长而寒冷,寒暑变化剧烈。蒙古袍大且厚实,夜晚可以当被子,十分适合在野外放牧或跋涉迁徙。腰带避免了蒙古袍灌风,又可以保护腰腹免受颠簸之伤。蒙古靴的高筒可在骑马时保护脚踝,在行走中避免裤腿被荆棘划破或有虫蛇袭击。靴头尖而翘,避免在草地行走时靴子被露水、雨水浸湿,既防潮隔凉又可以减少磨损。

蒙古袍袖子长度由南到北呈现一种渐变态势。北部高海拔以及纯牧业地区的袖子较长。在南部半农半牧地区因农业劳作中手的利用率较高,长袍服已不适应农耕生产的需要,所以袖子较为简短。

这些反映在服饰上的差异,从本质上讲是由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引起的。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基础,服饰的发明和创造是人类不断认识物质世界和适应大自然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草原在赋予蒙古族人民粗犷豪爽性格的同时,也造就了蒙古族实用大方的服饰。蒙古袍具有“昼为常服,夜则为寝衣”的特点。宽大的蒙古袍作为游牧民族人体服饰工学的一项结晶,它折射出一种自然简约、随物赋形的二维服饰价值观念。

二、知所从来 故知所去

蒙古族服饰的物质性决定了其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展示的方式对历史进行非文本的记录。对蒙古族服饰发展的梳理,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蒙古族服饰中厚重的文化积淀。对各乌兰牧骑而言,蒙古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文化和历史。

蒙古族服饰既有草原民族服饰的粗犷自然,又有域外文化的注入,更有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周边民族文化的融入。从胡服骑射到剪辫易服,各民族的服饰文化可以说是多边互动的结果。

由于蒙古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游牧经济模式,蒙古族服饰处处体现着游牧文化的烙印。游牧民族受战争迁徙等影响,生活流动性大,随身携带物品需少而精,于是产生了轻便且易于搬迁的设计理念。因此蒙古族将剩余物资换为金银珠宝等贵重材料佩戴于身上,在形式上体现出一种繁琐夸张雍容华贵的审美追求。在选材上经常采用金银、珊瑚、玛瑙、翡翠、松石、丝绸、织锦等。

在蒙古高原的历史舞台上,鲜卑、契丹、突厥、女真、党项等相继登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部落忽分忽合、时聚时散维系着微妙的社会生态。这些文化形态先后更替,互相继承,最终蒙古族成为北方游牧文化的集大成者。研究蒙古族服饰时应该认真回顾和参考历史上生活在蒙古高原的其他部落的服饰文化,古代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民族服饰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蒙古族服饰。这些不同族源的古老民族或部落,在共同的生活环境及相近的生活方式中造就了相似的服饰形态——“上衣交结于腹部,环腰以带束之”。

《中国服饰大典》记载,蒙古族服饰大体可以分为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戴首饰,穿长袍,系腰带,穿靴子,构成了蒙古族服饰的基本特点。阴山岩画、蒙古族石人像、波斯细密画及敦煌石窟中元代绘制的供养人图像,为研究蒙古族服饰提供了珍贵的视觉资料,能够起到以图证史的作用。

历史上蒙古族对西方文明并不陌生,在蒙古汗国和蒙元时期曾广泛与欧洲国家和民族接触。随着西域纺织品和宝石等稀缺物品涌入蒙古地区,使蒙古族服饰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西域文化对蒙古族服饰的影响,促成了面料的变化,装饰的增加,以及色彩图案和风格的变化。

中原汉文化也对蒙古族服饰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蒙古贵族用法律的强制力规定袍服必须从“左衽”改为“右衽”,这种转变不能简单理解为一种叠压形式的改变,其重要意义在于蒙古民族对中原农耕文化的吸收与利用,是蒙汉两族服饰文化交流的产物。“右衽”在今天的蒙古族服饰中仍作为重要的形制元素保留、运用。邻近民族服饰对蒙古族服饰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西部阿拉善地区的蒙古族服饰,在风格上非常接近宁夏回族服饰。而大部分农业化地区的服饰则颇具汉族服饰的特点。

三、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蒙古族服饰是为数不多的存在部落地区差异的民族服饰。各部落服饰虽各具特色但都保留了蒙古族服饰的基本款式风格。元廷北迁后,汗权衰落。明代蒙古族服饰从雍容华贵向实用大方的方向发展,部落服饰的特点开始出现。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封禁令,对蒙古各部进行隔离。在局限性的生活环境下,造就了蒙古族服饰部落格局化,这种特征一直延续至今。

乌兰牧骑在演出、宣传的过程中已自觉承担起传承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重任。下一步,各乌兰牧骑应合理利用部落服饰的差异,打造地方特色。部落服饰从廓式、款式到部件、细节是经历多年历史沉淀与改良发展而形成的,蕴含本部落的审美习惯。

鄂尔多斯部落保留了宫廷服饰高贵与华丽的气质,以妇女头饰最为典型标志;直角翻领及宽大的镶边是乌珠穆沁服饰较为突出的特征,在乌珠穆沁地区仍保留元代服饰尚白的习俗;扎赉特部落,镶边和装饰以杏花为主题;对称图案是科尔沁女装的突出特点;敖汉部落,服饰华美典雅,衣身绣满的牡丹花,富有极强的层次感;额鲁特部落坎肩别具特色,肩部捏褶形成翘肩,镶边儿较宽。妇女在长坎肩儿两侧垂挂五色绸巾;喀喇沁部落,受满族和汉族服饰影响较深,女性有用鲜花装饰两鬓的习俗,喜好大红颜色,具有农耕文化的色彩;巴尔虎部落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形,保留着狩猎文化特征;布里亚特部落以一字库锦镶边的门襟、袖笼宽大的坎肩形制以及红缨帽为鲜明特征。

蒙古族服饰是对民俗的活态展示,其图案工艺讲求整齐、均匀、连贯协调。盘肠纹、卷草纹,普斯贺,阿鲁哈图案中强烈的规则感和秩序感,体现了蒙古人对和谐与稳定的追求。在服饰图案上,蒙古族服饰将大自然中的山川流水、飞禽走兽、奇花异草,随手拈来,融入本民族的服饰图案之中。如科尔沁、翁牛特、巴林、敖汉、奈曼、扎赉特等部落袍身和坎肩上的精美绣花。同时也受汉文化的影响,尝试将吉祥云纹、飞翔仙鹤、五爪金龙等吉祥图案运用于蒙古族的服饰中。

蒙古族服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工艺形式,除基本的缝纫工艺之外,镶边、扣袢儿与刺绣,也是最能彰显蒙古族服饰文化特色的工艺手段。蒙古族服饰作为一种二维服饰往往非常宽松肥大,采用镶边之后,就为蒙古族服饰带来了灵动的视觉效果。除了镶边,刺绣也是蒙古族传统服饰的一项重要工艺手段。盘肠纹是在佛教文化影响之下诞生并得到广泛运用的蒙古族刺绣图案。

四、乌兰牧骑与演出服饰

随着乌兰牧骑演出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对服饰的需求也应有所提高。服饰应“量体裁衣”为演出效果增加色彩。万变不离其宗,乌兰牧骑演出服饰不管怎样增添或删减,都要维护好传统与时尚的统一和谐。继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结合实际加以取舍。演出服饰整体以减法为主,局部加减法并用。其设计要点可概括为:就轻就减,消减衣料,变形放量。

“就轻就减”是在蒙古族服装的重量和饰品的数量上做文章,在对重型头饰饰品材质、套穿服装厚重面料等方面,进行删减或替换。在《鄂尔多斯》舞蹈里,舞者们的头饰用材质轻的代用品,在数量上由原来的几十条坠,锐减到几条。“消减衣料”主要从衣料上做减法处理,使长过膝盖的下摆缩减至腰胯之间,从而消除对表演者腿部动作技巧表现的束缚。演出服饰的材质应随舞蹈动作或飘逸或粗犷的特点,在面料的选择上有区别使用。“变形放量”是对服饰的减量设计变成逆向的加量设计。例如根据舞蹈动作甩裙摆的需要,对几乎直筒式的袍服进行夸张变形,使其裙摆水平展开时能达到360度,使服饰更符合角色的形象与舞蹈编演的需求。如《顶碗舞》使用流苏亮片来强化身体动作的律动感,反衬头部的稳固特征,给观众带来夸张的视觉艺术享受。

五、结语

蒙古族服饰在游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堪称游牧服饰的活化石,在历史艺术和文化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弘扬和传承蒙古族文化的角度来说,乌兰牧骑对蒙古族服饰的正确穿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源之水常新,有本之木长春。我们必须承认,过于传统的装束一旦脱离了特定的场域关系,往往会引来太多的注目。民族化的服饰只有融入了时代精神和切合时代的生活方式才可能实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建。创新不是离开传统另搞一套,而是对原有事物合理部分的发扬光大。乌兰牧骑应多关注当代生活化的民族服饰,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宣传,将民族服饰生活化常态化。

猜你喜欢
乌兰牧骑部落蒙古族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乌兰牧骑进校园
玛奈乌兰牧骑
光荣的乌兰牧骑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