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动态

2019-01-19 09:07
中国有色冶金 2019年4期
关键词:电池资源

中国恩菲总承包的世界首条锌浸渣侧吹连续熔化炉示范线顺利投产

7月23日11时16分,随着还原炉热渣投入到熔化炉内,中国恩菲总承包的云南驰宏锌锗会泽冶炼分公司锌渣处理工程侧吹熔化炉顺利投产,标志着世界首条侧吹处理锌渣生产线全面拉通。

锌冶炼浸出渣是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大宗危险工业废弃物,传统处理方法能耗高、回收率低、半成品再处理难度大。面对安全、无害化处理锌渣的世界难题,2008年,中国恩菲联合业主单位开展侧吹炉处理锌浸渣实验。经过近10年工业实验、方案论证,双方在持续技术攻关过程中实现了诸多创新突破,为2017年项目启动可研及后续设计和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本项目采用危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一体化工艺装备处理锌浸渣,冶炼温度由现有的1 200 ℃提升到1 300~1 400 ℃。最新生产数据表明,该生产线处理能力已超过设计值。综合后续的烟化炉贫化工序,吨渣实际标煤消耗比现有其他火法渣处理工艺减少30%~40%。

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意味着中国恩菲侧吹浸没燃烧熔炼技术工业应用实现了重大突破,将为铅锌氧化矿、红土镍矿、钒钛磁铁矿、铜镍污泥、含锡污泥等工业固废及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引领技术发展方向,实现绿色创新变革。

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技术是以多通道侧吹喷枪,向熔池内高速喷入富氧空气和燃料,以剧烈搅动熔体和直接燃烧向熔体补热。当炉料加入熔炼区后,碳酸盐或硫酸盐物料随熔体的搅动快速散布于熔体之中,与周围熔体发生快速传热、传质,促进炉料的加热、分解、熔化等过程。

目前,侧吹熔炼技术已经在液态铅渣还原、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有色金属冶炼废物、锌浸渣、铜精矿等固体废物和有价金属回收等领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该技术的物料适应性强,特别适用于不发热物料的处理,对于有色冶金、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首部《现代有色金属侧吹冶金技术》专著正式出版

近日,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组织撰写的我国首部侧吹冶炼领域专著《现代有色金属侧吹冶金技术》由冶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目前,侧吹熔炼技术已经在液态铅渣还原、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有色金属冶炼废物、锌浸渣、铜精矿等固体废物和有价金属回收等领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技术的物料适应性强,特别适用于不发热物料的处理,对于有色冶金、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有色金属侧吹冶金技术》系统总结了国内外侧吹冶金技术的发展历程,各种侧吹冶金的炉型和特点,重点介绍了中国恩菲在液态铅渣还原、铜精矿、再生铅膏、锌浸渣、工业污泥等工业废弃物领域实践和应用。根据目前城市矿产资源利用、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的发展与市场需要,重点介绍了侧吹浸没燃烧技术的机理及应用、侧吹强化搅拌模拟仿真、侧吹处理铜镍精矿技术等最新成果。为了适应智能冶炼和绿色冶炼要求,书中对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在侧吹冶炼领域的应用也有涉及,形成鲜明的恩菲特色。

作为该领域第一部侧吹冶炼技术专著,该书将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将对我国侧吹冶炼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熔池熔炼技术的升级改造起到参考和推进作用。以此为新起点,中国恩菲将继续聚力科学研究,强化产业实践,发挥高技术优势,践行国家队责任,砥砺创新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恩菲主导编制的渗滤液处理领域ISO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7月19日,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主导单位申请编制的国际标准《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及回用技术导则》(ISO 24297)结束了为期3个月的国际标准立项投票,通过了来自美国、日本、英国、西班牙、法国等16个国家成员体的水处理领域专家参与的该标准提案意见表决。该标准的成功立项在中国恩菲国际标准化工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中国恩菲主导开展国际标准编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中国在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争取更多话语权,并打开新局面。

目前国际上针对垃圾焚烧渗滤液处理和利用方面的指导性或可供参考的标准尚属空白,中国恩菲代表中国积极争取该项标准的制定,就该标准提案存在争议的部分与国外专家充分沟通,凭借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实力获得外国专家的广泛认可和支持。该项标准的研制将为中国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地位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中国恩菲垃圾焚烧业务海外市场开拓亮出一张崭新的名片。下一步中国恩菲将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制定程序开展工作,组织中方专家团队与日本、西班牙、以色列、肯尼亚、卢旺达等参与国的外方专家共同开展标准编制和技术交流,将中国恩菲在垃圾焚烧和渗滤液处理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融入到该项标准中,助力中国技术和装备的国际化,为国际技术标准贡献中国智慧。

云南滇中发现世界级锂资源基地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表明,我国新类型锂矿找矿及成矿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并在云南滇中发现一个世界级的锂资源基地。据预测,这个基地锂资源量超过500万吨。

我国目前属于锂资源进口国,2011~2015年对外依存度达到80%,寻找新的锂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稀散矿产资源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温汉捷研究员提出了“碳酸盐黏土型锂矿床”的新矿床类型和成矿新模式。

根据新建立的成矿模型,课题组在云南滇中盆地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巨型锂资源基地,矿体富集于下二叠统倒石头组内,为一套“陆缘-滨海”相沉积岩层。项目组在此区域圈定的两个靶区实施了科研示范性勘查。工程勘查结果表明,此区域富锂矿层分布稳定,厚度为2~16米,氧化锂品位0.10%~1.02%,平均品位0.30%,在7.2平方公里的科研示范区范围内共获得氧化锂资源量约34万吨,达超大型规模。专家们预测,滇中地区锂资源量超过500万吨,将形成一个世界级的锂资源基地。

该项目已于5月30日至31日在昆明理工大学通过中期评估和现场检查。据介绍,由于其他地区尚有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黏土岩,因此碳酸盐黏土型锂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

亚洲最大锂辉矿在康定投产

四川经济日报甘孜讯(记者 杨琦 文/图)6月10日,融捷股份全资子公司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康定甲基卡锂辉石矿采选项目在康定市塔公镇正式投产,从而拉开了亚洲最大锂辉矿甲基卡锂辉石矿的开发序幕,有助于改变国内依赖进口锂精矿的局面,增强我国在锂资源市场的话语权。

甲基卡锂辉矿位于甘孜州康定、雅江、道孚三县(市)交界处。该矿具有矿脉数量多、埋藏浅、集中成群分布、矿石品位高、易采易选等先天优势,锂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已探明甲基卡锂辉矿资源储量188.77万吨。其资源潜力有望突破300万吨,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锂辉石矿床,资源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35.96平方公里矿区已上升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此次投产的融达锂业康定甲基卡锂辉矿保有资源储量2 899.5万吨,为国内少有的高品质锂矿资源。

据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斌介绍,“目前,公司选矿产能达45万吨/年,预计今年将产出锂精矿3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左右;2020年底,力争实现锂矿采选105万吨/年的产能,生产精矿20万吨/年,实现年产值8亿元,上缴税收1.04亿元。”

为实现开发一方资源,造福一方百姓。甘孜州政府与甘孜州融达锂业公司签订了《建立锂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协议。 5月底,公司全面启动对当地百姓共享资金的兑现工作。

欧洲各国将大规模建设锂电池工厂

当前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大部分市场份额掌握在中日韩电池厂商手中。对于这种现状,欧洲各国政府、汽车厂商以及电池企业自然不会甘心。

据外媒日前最新报道,德国政府将向3个电池联盟组织提供10亿欧元的资金,以减少汽车制造商对亚洲电池厂商的依赖。与此同时,瑞典电池厂商Northvolt公司宣布完成10亿美元的融资,将在瑞典谢莱夫特奥市建立欧洲首座锂离子电池超级工厂。此外,Northvolt还将与大众集团成立一家电池合资公司,并在德国建立一座超级电池工厂。另外,标致雪铁龙集团(PSA)日前也宣布,将开始在其位于斯洛伐克的特纳瓦工厂为旗下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组装电池,随后也将在西班牙维戈工厂组装电池。看来,欧洲厂商意图逐步将电池供应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已经开始发起了反攻。

猜你喜欢
电池资源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把电池穿身上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穿在身上的电池
有用的电池
环球资源
电池取火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我给资源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