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怀圭璋书儒声—清代名人对联六人赏

2019-01-21 05:46陈立果
收藏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洪亮篆书道光

□ 陈立果

长沙市博物馆藏有一批清代名人对联,皆为博学多才、饱读诗书之著名学者所作。现选取6件精品,稍作介绍。作者依次为洪亮吉、俞樾、祁寯藻、王拯、龙启瑞、莫友芝。洪亮吉是乾嘉考据学代表,与孙星衍等研讨经史,并称“孙洪”。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被尊为朴学大师。祁寯藻官历四朝,被誉为一代儒宗,同时又是清代四书家之一。王拯、龙启瑞为祁寯藻的得意门生。莫友芝被誉为“西南巨儒”,他以再传弟子之礼,多次拜见祁寯藻。祁寯藻对莫友芝的才华非常器重,对其关爱有加。这些名人对联,不论是篆书、隶书,还是行书、楷书,其共同之处就是气息醇正、神采焕发、富有韵味、品味不俗。

洪亮吉篆书七言联:“一院绿天栽竹地,满身红雨折花人。”纸本,纵127、横26厘米。款署“洪亮吉”,钤“洪亮吉印”白文印、“蓬壶散仙”朱文印(图1)。

洪亮吉(1746~1809),原名礼吉,字稚存,世称北江先生,晚号更生居士,江苏阳湖(今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督贵州学政。

洪亮吉通经史及音韵训诂之学,是乾嘉考据学代表,与孙星衍等研讨经史,并称“孙洪”。洪亮吉还是一位饱读诗书的藏书家,藏书楼有“更生斋”“红豆山房”“晓读书斋”等,藏书数量多达数万卷,且多精品古籍。著有《春秋左传诂》《洪北江全集》等。

图1 洪亮吉篆书七言联

洪亮吉精工小篆,篆法李冰阳。此联以玉筋笔法书写,笔画粗细一致,光滑洁净,婉曲翩然;行笔圆转灵活,挺劲遒丽;线条婀娜多姿,秀劲平整。结体修长,精到典雅,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文人气息。

俞樾行楷八言联:“天孙锡灵精思乃启,文昌垂象休运斯开。”纸本,纵160、横38厘米。款署“聘以仁兄公祖嘱集纪太山铭字,曲园俞樾”,钤“俞樾长寿”白文印、“曲园居士”朱文印(图2)。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俞樾受咸丰皇帝赏识,曾任河南学政等,罢官后移居苏州,潜心学术。俞樾是晚清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东南大儒。其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都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所著凡五百余卷,称《春在堂全书》。除《群经平议》五十卷、《诸子平议》五十卷、《茶香室经说》十六卷、《古书疑义举例》七卷外,其《第一楼丛书》三十卷、《曲园俞楼杂纂》共百卷,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重要的文化人物。

俞樾主持杭州诂经精舍及其他书院讲席30余载,培养了众多的汉学人才,门生弟子数以千计。其弟子或为官员,或为山长,或任执教,在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影响深远。弟子如章太炎、黄以周、吴昌硕、吴大澂等都在近代学术界享有盛誉。

俞樾的书法融篆、隶笔法于一体,存世作品以隶书和以篆、隶笔法作的楷书为多。作品既有隶书的古朴,又有楷书的端庄,让人耳目一新。此联笔意浑圆,章法稳重,字体古雅拙朴,别具一格。

祁寯藻行书七言联:“寒涧温泉供试墨,高斋扫地独焚香。”纸本,纵124、横29厘米。款署“祁寯藻”,钤“祁寯藻印”白文印、“实甫”朱文印(图3)。

祁寯藻(1793~1866),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息翁,山西寿阳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祁寯藻一生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著,被世人誉为晚清一代名相。

图2 俞樾行楷八言联

图3 祁寯藻行书七言联

祁寯藻主持清代道咸诗坛、书坛长达几十年,为士林所瞻望。他一生集诗近3000余首,自编《谷曼谷九亭集》十二卷,《谷曼谷九亭后集》十二卷,被人尊为道光年间诗坛领袖。祁寯藻还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承上启下,有“一时之最,人共宝之”的赞誉。

祁寯藻书法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劲,自成一格。祁寯藻的书法对联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雅俗共赏。此联行笔率意,一气呵成,点划遒健,富有韵味。特别是联语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寓意深刻,为其书法佳作之一。

王拯行书八言联:“亮怀圭璋俱映日月,策我名骥允迪前纵。”纸本,纵173、横37厘米。款“麟伯贤友雅鉴,集陶公句,王拯”。钤白文印“王拯之印”、朱文印“定甫”(图4)。

王拯(1815~1876),初名锡振,字定甫,号少鹤,又号龙壁山人,广西马平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中进士时,祁寯藻是主考官之一,时任户部尚书。王拯后来被任为户部主事,两人关系特别亲近。王拯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善诗词、书画,被誉为“清末广西四大词人之一”。著有《龙壁山诗文集》《茂陵秋雨词》等。王拯是迄今惟一被称为文学家而载入《辞海》的柳州人。

此作品上联“亮怀圭璋俱映日月”出自陶渊明《赠长沙公并序》中的“于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下联“策我名骥允迪前纵”出自《陶渊明集》卷一中的《荣木》诗一首:“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此联是王拯赠长沙门人“麟伯”的,可谓寓意深刻,用心良苦。“麟伯”即谢维藩。据《湖南省志·人物志》记载,谢维藩(1834~1878),清巴陵县(今湖南岳阳)人,字麟伯。同治元年(1862)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同治十二年(1873)出任山西学政。著有《雪青阁集》。谢维藩一生都牢记恩师王拯的谆谆教诲,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

图4 王拯行书八言联

图5 龙启瑞行书八言联

龙启瑞行书八言联:“韩柳宗经马班序事,松桂嘉色金石正声。”纸本,纵164、横37厘米。款“竹生七兄先生雅正,翰臣龙启瑞”。钤白文印“龙启瑞印”,朱文印“翰臣”(图5)。

龙启瑞(1814~1858),字翰臣,一字辑五,临桂(今桂林市)人,清代著名学者,是广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家之一。清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出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出任广东乡试副考官。后出任湖北学政、江西布政使等职。咸丰元年(1851)六月,受广西巡抚邹鸣鹤之命组织地方武装团练,对抗太平军。咸丰二年七月,省城桂林解围,“以守城出力”擢侍讲学士,赏戴花翎。龙启瑞工书,能篆、籀,善画山水,花鸟亦佳,但流传者少。

龙启瑞精通经史,善古文辞,对古文经学、音韵、训诂、诸子有相当造诣,与吕璜、朱琦、王拯、彭昱尧等被合称为“岭西五大家”,又与王拯、苏汝谦被合称为清代广西“三大中兴词人”。著有《古韵通说》《经籍举要》《尔雅经注集证》《经德堂文集》《浣月山房诗集》《汉南春柳诗钞》《粤西团练辑略》等。

联中“竹生”即赵景贤(1822~1863)字竹生,浙江归安人,为湖州道员,团练总办。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在咸丰十年以重兵围湖州城,赵景贤组织乡勇抵抗,数次打退太平军,同治元年五月城陷被俘,次年被杀。湖州城内曾为其建有祠堂。

莫友芝篆书五言联:“星垂平野阔,月伴九霄多。”纸本,纵132、横33厘米。款署“郘亭莫友芝”,钤“莫友芝印”朱文印,“郘亭眲叟”白文印(图6)。

图6 莫友芝篆书五言联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莫友芝出身于文教世家,书香门第。其父莫与俦37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得到了汉学大师洪亮吉、阮元、纪昀等人的悉心教导。后莫与俦弃政从教,回家乡设馆授徒,主讲独山紫泉书院。1823年,清廷任命莫与俦为遵义府学教授,培育英才。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莫友芝3岁识字,7岁读《毛诗》《尚书》。道光八年(1828)考取秀才。道光十一年(1831)考取第十一名举人,后屡试不第。王拯曾两次任莫友芝春闱的房师,对莫几次未中颇感遗憾。在京师,王拯多次请祁寯藻、莫友芝、龙启瑞等人雅集,互为题诗,同道相益,彼此关系非同一般。

道光二十一年(1841),莫友芝与郑珍撰成《遵义府志》48卷,共80余万字。《遵义府志》体例完备,材料翔实,梁启超称之为“天下第一府志”,莫友芝与郑珍也因此声名大震,被人并称为“西南巨儒”。道光二十七年(1847),莫氏客居曾国藩幕府,代曾氏收购江南遗书,并担任校勘经史之职。在曾国藩府中,莫友芝结识了俞樾、王闿运等碑学大家,他们相互切磋交流,书艺大进。同治四年(1865)莫友芝任金陵书局总编校,定居金陵,以“影山草堂”作为书屋的名字。

莫友芝书法篆、隶、真、行,四体皆工。莫氏篆书,从邓石如、梦英《篆书千字文》等入手,然后潜心研习秦汉碑刻,力避圆滑卑弱,独辟蹊径。此篆书联墨浓笔壮,点划遒劲,婉转流畅,高古飘逸,得自然朴实之趣。线条如琢玉屈铁,入木三分,金石之气跃然而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在《近三百年书学》中说“学邓石如篆书的,莫友芝最好,赵之谦、吴熙载其次”,对莫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猜你喜欢
洪亮篆书道光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一道光
Improving the surface flashover performance of epoxy resin by plasma treatment: a comparison of fluorination and silicon deposition under different modes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Effect of plasma step gradient modification on surfac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epoxy resin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侨胞任洪亮率团斩获全球医学工程创新大赛金奖等
论两汉碑额篆书对邓石如篆书风格形成的影响
瘦身TIPS,在夏天瘦成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