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地下车库接送系统相关问题

2019-01-22 09:38李飞飞石云超曹向东
智能城市 2019年17期
关键词:流线车库交通

李飞飞 石云超 曹向东

(河南中科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100)

1 背景及社会现状

随着现代生活逐步步入高效快速时代,机动车与电动车成为多数家庭出行必备工具,停车困难现象也由之出现。近年来校园及校园周边停车困难的问题极其严重,学校出入口没有设置专门停车位,汽车及电动车无法进入校园内部,再加上家长接送孩子时间一般固定在上下学的时间段,这就导致上下学交通高峰时段学校附近道路愈发拥堵,既影响周边交通畅通,又降低交警同志们工作效率。现今校园周边停车导致的拥堵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校园周边拥堵问题包括多方面原因:接送车、校车种类繁多;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在校园出入口奔跑打闹现象普遍存在;家长接送学生心情迫切;学校门前及学校周边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现象严重,不仅妨碍道路交通,而且小吃摊卫生状况极差,给学生健康带来隐忧,新建的学校地下车库能够缓解一定程度地面交通压力,但是对于上下学高峰时段的地面交通的缓解程度有限。校园停车难也日益成为校园安全的主要矛盾点。校园停车现状问题不仅导致交通拥堵,还增加了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隐患,校园停车困难已成为学校、家长、周边群众和交警等多方头疼的巨大问题。

2 原因分析

2.1 时间问题

各个学校上下学时间基本一致,早高峰一般在7:00~7:30,晚高峰在17:00~18:00。校园上学时间段与城市早高峰时间重叠,学校放学时间与城市晚高峰时间重叠,过往的车辆,巨大的车流、人流同时汇入周边的城市道路,使现场交通因疏导困难而拥堵起来。学生和家长时间错位关系,会引起骤时走走停停,家长学生产生焦虑等问题。

2.2 空间问题

上下学高峰期人员多数集中在校园出入口附近,同一时间的大量人流无法有效疏散,造成人员碰撞、滞留,加之非机动车、共享单车、不规范摊贩的占道混行,使原本校门口预留充足的空间更显局促。

2.3 人员问题

学校周边人群繁多,涵盖了学生、老师、家长、学校工作人员、小贩摊主等社会人员,对于不同目的交通参与人员,做到有效管理是能够缓解时间和空间矛盾的切入重点。

3 目标确定

解决学校周边上下学时段的学生安全隐患,促进设计、建筑的人性化,提高项目质量,提升业主对项目的认可度。规范校园停车管理,减少意外伤害;减少等待时间,解决学校附近停车难题;提高空置地下车库车位的使用率,缓解学校出入口周边交通;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减少交通警力组织。

4 制定与实施对策

从人员管理的角度,学生要做到快捷方便无隐患,安全进出校园、及时往来、信息监管;家长要做到车辆智能出入、轻松接送,高峰时段不滞留、不堵塞,清晰明了不焦虑;教职工交通参与相对较少,影响偏小,高峰时段与接送系统互不冲突即可;管理员在高峰时期易管控、便于疏散。

从交通组织层面,接送人员管理疏导,地面及地下车库接送流线交通组织,电子信息化管理介入等都极其重要。

明确接送系统的几个要因至关重要:整合、升级、疏导、明晰、增减。整合:整体化考虑车库内部各个功能流线与“接送系统”关系;升级:升级“沙漏缓冲系统”“智能接送信息” 系统设计;疏导:车行路网疏导通畅,主次网分区明确,宜快宜慢;明晰:明晰主要交通参与人员构成、目的、科学化串联、并联流线组织;增减:减少不合理资源配置设计,增加方案功能未来发展改扩建“弹性”。对策的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 接送人员管理

(1) 人员分类。校园内经常出入的人员一般为学生、教职工、家长等。①待接送的中小学生。学生是校园的主体之一,数量庞大;②接送的家长。接送时间内,每个家庭至少固定一人按时接送学生,家长与学生的人数比例约为1:1,两者对应,人数翻倍;③教职工及交通管理者。教职工是校园的另一主体,教育管理约束学生。

(2) 人员管理。依照校园内不同人员进行针对性管理:①学生管理:学生的进出信息化设计;学校实行错时放学对策,每个年级段放学时间错开约10~15 min,确保一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地下车库接送系统离开学校,缓解地下车库的人员紧张,家长等待区休息室里的液晶电视会滚动显示各个班级离班信息,让家长及时得知学生的动态。车辆进入、内部停车情况通过地库入口显示屏发布信息,提前组织行车流线及停车位置。教职工错峰停车预判,提前规划停车位置。等待区内设置联网显示屏,校务信息、上下课学生动态等滚动播放,方便查询,更好地为学生家长服务。安全闸机,凭联网学生证件进出,分隔家长。人脸识别,接送更安全,全方位监控。自动化登记,学生进、离校信息联网可查询。

②家长管理:家长的进出及等待空间、流线,安全接送设计;家长的接送方式包括机动车接送与非机动车接送,家长在指定区域停好车,步行到家长等候区等候孩子们放学,保证学生在车库内的安全。③工作人员管理:交通流线维护,进出地下车库车辆管理、停车管理;车库进出口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家长车辆提前登记注册,学校提高对学生安全问题的保障意识。

4.2 接送交通流线组织

(1) 地面交通。①地面人行出入口及车行出入口设计,车行出入口设计包括机动车出入口及非机动车出入口。地下车库接送系统需做到进出口分离,保证交通快捷和安全。②地面交通流线设计,地面机动车出入口及非机动车出入口的流线组织互不交叉,满足车辆快进快出,即停即走

(2) 车库交通。在传统学校规划布局设计中,地下停车只作为教职工及学生停车使用,承接功能单一。在设计了地下车库接送系统后,地下空间也成为重要交通空间,进出口的数量和布局将成为学校内部建筑布局的重点之一,保持地下、地上建筑的协调极其重要,由此,将进一步影响学校的整体规划布局。地下交通包括车库人行出入口、车行出入口、车库停车规划、接送系统布局等。

(3) 车库内部交通流线设计。车库内功能复杂,涵盖停车区域、通行车道,家长接送区、学生等待区、闸机、步行通道、残疾人通道、图书角、休息室等多种区域。多功能交叉区域,需设计流线简捷明了,不交叉。

4.3 地下车库富余价值

地下车库停车高峰期与学生上下课同步,时间固定,其余时间多半闲置,降低了车库的社会价值。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地下停车场的利用率,地下接送系统也可作为周边居民夜间或局部时段停车场使用并收费,学校可与周边居民签署停车协议,允许其在校内高峰时段外的时间内安全停车,且违规必罚,分时段停车收费优惠。

5 结语

地下车库接送系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校园周边存在的多方面现状问题劣势,对提升校园安全、家长学生便利性、城市交通畅达性都有着较为积极作用。 如:规范校园停车管理,减少意外伤害;减少等待时间,解决学校附近停车难题;缓解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减少交通警力组织;提高空置地下车库利用率,缓解学校附近交通;人群及车辆疏散速度加快;信息化管理降低在校生的安全隐患;方便了刮风下雨等不利天气时的人员等待。地下停车系统是一种应对当前私家车数量剧增,而常规新建校园车库较少考虑家长接送实际需要的对应策略,旨在通过车库优化设计对接送效果起到一定作用,进而纾解和减少一定的校园安全问题。

猜你喜欢
流线车库交通
信息熵控制的流场动态间距流线放置算法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繁忙的交通
几何映射
谈地下车库基础结构设计
小小交通劝导员
妙趣车库门
基于特征分布的三维流线相似性研究
大型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及优化方法研究
从车库中来,到车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