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研究

2019-01-22 09:38
智能城市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王 琪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农田水利是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任务是对于洪、涝、旱、渍土地进行综合性地治理。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对于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规划阶段,不仅要针对浇灌水源、排水沟以及容泻区的布置进行讨论,还要避免沟渠之间的交叉施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否科学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经济收益以及社会经济稳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1 基础概念

1.1 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会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不同的方式,但是最核心的目的是对于土地的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土地的产出率。土地整治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不仅有助于生产条件的提升,还可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国内的土地整治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有许多的学者、科研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研究。国内的土地整治可以细分为城市土地整治和农村土地整治,其中农村土地整治是项目开展的核心。

1.2 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的核心内涵就农田灌溉和排水层面的表现,是成熟的农耕文化体系形成的关键。农田水利沿用了传统灌溉和排水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运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服务与农业生产的各种水利工程和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农田水利出现的含义也出现扩展,不仅包括了狭义上的灌溉和排水,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减少农田的水土流失,避免出现水污染等问题。高效地解决了农村饮水问题,为农田水利发展提供了更充实的内容。

农田水利设施可以根据规模将其细分为小型、大中型设施,涉及土地整治的绝大多数都是小型的水利设施,即灌溉面积小于1万亩的水利设施。小型的水利设施是农田和大中型水利设施的连接、过渡设施,有着蓄水、饮水、灌溉、防洪等多重价值。

2 土地整治项目暴露出的问题

随着国内大规模地进行土地整治,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承包流程进程。土地的增值空间明显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增加,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成为必然趋势。传统的个体分散承包的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农产品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农业经济发展也出现了大幅度增长。

2.1 施工质量有待提升

在实际的土地整治项目落实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使得施工内容缺失,导致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比如土地的平整工作不达标,严重地影响到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农田的修整没有考虑到区域特点,从而导致土地面积较小。对于废弃的池塘和沟渠没有及时地进行高效填埋,使得土地出现凹坑,极易造成涝灾。或者是农田整治的坡度过大,没有将其修整为梯田,后续种植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利设施的建设并不完善,项目施工的供水工作受到阻碍,修整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效果。在实际的土地整治过程中,要加大施工质量监督和管理。

2.2 水利工程建设问题

国内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建设的规范性得不到保证,进而使得农田的排涝、灌溉、防洪等工程工作遇到了很多阻碍。在土地整治工作之前,就要针对区域水资源供给工作进行调研。针对农田的盐碱度进行调查,合理的规划水利设施建设。因为水利监督机制不完整,还使得节能灌溉工作不能顺利完成。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部分农民针对水利设施的维护意识不足,受到资金的限制,使得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流于形式,进而出现保养监管不力的问题。

2.3 水利工程的监管出现脱节

土地整治项目的水利工程要想发挥出长远价值,就要保证后续管护工作的贯彻和落实。现阶段很多的水利工程在竣工验收之后,前期的运营状况良好。在渡过早期的管护阶段之后,就会因为缺乏管理资金出现硬性管护,出现管道坍塌、管沟老化、启闭设施损坏等问题。因为没有专业管理人员,基础设施的破坏严重,使用寿命大幅度缩减。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管护体系,进一步的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力度。

3 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理项目中的价值

3.1 促进土壤性能的改善

农作物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配合上适宜的气候环境,才能获得更高产量。土壤性能的改善,有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使其更快地分解有机质,从而更好地被农作物所利用。微生物可以积累土壤中的腐殖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效改善土壤的性能。

3.2 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通过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农产品的质量。针对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土壤性能较差。不仅水分、氧气、温度出现严重失衡,连微生物的生长都受到阻碍,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必然不乐观。针对盐碱地,因为地下水位较高,土壤中的可溶型盐渗析并积累到地表,从而土壤盐碱化越来越严重,对于农作物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4 水利农田工程建设的效益分析

4.1 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土地整理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创设适宜耕作的环境。在干旱时期可以运用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浇灌,在遭遇洪涝时可以及时地排水保护农田。形成土壤性能更加稳定的农业生产环境,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实际的农作物品种。积极地改善区域的交通情况和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让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出更大价值,使得道路建设更加的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地域性洪涝灾害,还可以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进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4.2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用可以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采用有效的防渗措施,进一步地提升水利设施的实际效益。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农田水利施工材料要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工程建设完成后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其次,水利设施建设要就地取材,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建设成本。施工操作更加的简便,降低了施工难度。另外强调水渠的抗冲击能力,保证水渠的稳定性。避免渠道坍塌、渠道断裂的问题出现,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4.3 增加水利工程蓄水量

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加固,可以进一步地提升蓄水能力。通过设置蓄水池,对于区域范围内的气候进行调节,更好地发挥出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明确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的概念,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结合土地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建议。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理项目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强调水利农田工程建设的效益,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管护体系,进一步地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力度。积极的改善区域的交通情况和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