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er-Willi综合症一例报告

2019-01-22 04:38张蕾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突变

张蕾

【摘 要】目的:探讨Prader-Willi综合症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最新治疗进展和预后,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观察1例Prader-Willi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基因检测等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结果:患者为11月女性,因喘息1天,发热,惊厥5次就诊;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患者基因组chr15:23684645-28344504的位置上,MKRN3、SNRPN、ATP10A、MAGEL2、GABRG3、NDN、NPAP1、GABRB3、GOLGA6L2、GABRA5、OCA2等基因均发生杂合缺失突变,基因所在区域缺失片段大小约4.6MB,该区域包含PWS和Angekman综合征微缺失范围;分子遗传检测结果:PWS&AS关键区域(15q11-q13)的父源片段的丢失,符合PWS特点。结论:PWS是最早被证实涉及基因组印记的遗传性疾病,临床诊断易受多因素影响,确诊需分子遗传检测,治疗个体需控制体重和着重改善性征,早期应用生长激素联合饮食控制可获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普拉德-威利综合征;分子遗传;突变;激素治疗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PWS)主要表现为子宫内张立减退、智力迟缓和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所致性腺机能减退等临床特征,又称为低肌张力-低智力-性腺发育低下-肥胖综合征和小胖综合征[1],此类患者在从新生儿期到2岁左右通常难以喂养、生长缓慢,但2岁后开始无节制饮食,从而导致严重肥胖,并可能因肥胖而并发如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症状[2],其病因是由于第15号染色体基因缺陷导致,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虽然智商低于正常人,但却拥有正常的语言表能力。临床多通过高分辨率染色体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法等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作为确诊依据,

1 病历资料

患儿,女,11月,因“喘息1天,发热,惊厥5次”入院。患儿G1P1,过期+1周顺产,出生体重2.8kg,生后正常,Apgar评分1分钟7分,5分钟9分,生后喂养困难,吸吮无力。新生儿期因“低血糖”住院治疗1周,好转出院,满月时,体重2.4kg,未引起重视,4月龄时因“发热”住院治疗2周,好转出院,具体不详,10月时,曾“惊厥”一次,未诊治。患儿自出生后,哭声低,反应差,喂养困难,动作发育落后,6月会抬头,10月会翻身,现不会独坐,不会喊“爸爸、妈妈”,已服用钙剂与维生素D剂。父母均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5月时,诊断妊娠糖尿病,控制饮食后血糖正常,胎动少。拟“Prader-Willi综合症;支气管炎;惊厥原因待查-癫痫”收住院。

患儿体查:T37.3℃,R40次/分,P130次/分,BH:70cm,BW:8kg,头围40.5cm,精神反应差,发育迟缓,营养欠佳,睡眠状,面色红润,呼吸稍促,皮肤白皙。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出血点,前囟1.5*1.5cm,杏仁眼,上嘴唇薄,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喘鸣音,心脏未闻及杂音。

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5项、血尿常规、血气分析、ACTH、Cor、β-hCG均正常;性激素六项:LH7.45mIU/ml、FSH3.25mIU/ml、E2<5pg/ml、To1.48ng/ml、PRG0.35ng/ml、PRL30.45ng/ml;血脂四項、血氨、血糖、血乳酸、肝功能均正常。

影像学资料:胸部CT:双肺CT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正常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左心收缩功能正常;串联质谱未见明显异常;头颅核磁正常;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患者基因组chr15:23684645-28344504的位置上,MKRN3、SNRPN、ATP10A、MAGEL2、GABRG3、NDN、NPAP1、GABRB3、GOLGA6L2、GABRA5、OCA2等基因均发生杂合缺失突变,这些基因所在区域缺失片段大小约4.6MB,该区域包含PWS和Angekman综合征微缺失范围。分子遗传检测结果:PWS&AS关键区域(15q11-q13)的父源片段的丢失,符合PWS特点。

2 临床表现

PWS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年龄特点[3]。胎儿期:胎动少、臀位产多、剖腹产率高;新生儿期:肌张力低下、哭声弱、喂养困难;婴儿:特殊面容和生长发育不良;儿童期:12-24个月之后发生不可抗拒强迫性猎食,导致肥胖,身材矮小,呈矮胖外观,6岁前常伴有行为问题,轻度智力低下(智商平均70分),认知功能损害及皮肤色素低下;青春期特点:难以满足的饥饿引起多食肥胖为显著特征,情绪不稳定,运动技巧迟钝,识别能力较差,性腺发育不良,出现语言重复、偷窃和撒谎等程序化行为,骨骼发育不良,未治疗男性最终身高1.5-1.6米,女性1.4-1.5米。

3 临床诊断

PWS临床特征不典型,一般情况下需与新生儿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异常、各类神经肌肉疾病和angleman综合征等其他疾病相鉴别[4]。根据CASSIDY等学者提出的对PWS患者临床诊断标准,需对6条主要标准(每条1分)和11条次要标准(每条0.5分)进行评分,年龄<3岁,总评分>5分(主要诊断标准达4分)即可诊断,年龄≥3岁,总分>8分(主要诊断标准≥5分)即可诊断。

本例患儿支持证据有:

(1)痛域高;

(2)生病时少呕吐;

(3)婴儿期体温不稳定或较大儿童及成年人的体温敏感性改变;

(4)脊柱侧凸或后凸;

(5)早期肾上腺皮质机能出现;

(6)骨质疏松;

(7)对智力拼图游戏等有不寻常的技能;

(8)神经肌肉检查正常。

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4 治疗

PWS的治疗也需根据不同年龄患者对其内分泌代谢紊乱和心理行为问题等进行综合方案干预,本次报道患儿年龄较小,需首要解决喂养困难的问题,喂养奶嘴采用特殊制造,少量多次喂养方可保证患儿足够的热量摄入,而针对患儿发育迟缓和出现肥胖的病理现象,除了对患儿合理科学安排饮食、锻炼和进行物理治疗外,还需使用生长激素改善身高和体重以及使用性激素替代治疗改善性征[5]。

二甲双胍作为首选生长激素,具有提高代谢速度,减少脂肪堆积,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促进热量消耗,促进运动、神经系统、认知的发育,改善身高等的作用[6-7],通常认为在患儿2岁前(3-6个月)就可进行治疗,治疗的剂量通常以0.5mg/(m2/d)起始,根据治疗情况每3-6月调整剂量,生长激素对患者直至成年期骨骼完全融合仍有改善体脂成分、脂代谢和认知功能作用。

5 结论

PWS是最早被证实涉及基因组印记的遗传性疾病,因父源15q11-13区域缺失(或功能缺陷)而造成,PWS患儿婴儿期喂养困难,肌张力低,儿童期易肥胖,PWS临床诊断易受多因素影响,确诊需分子遗传检测,治疗个体需控制体重和着重改善性征,早期应用生长激素联合饮食控制可获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Prader-Willi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2015)[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6):419-424.

[2]程向登,梁爽,胡艳艳,等.Prader-Willi综合征患儿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及代谢的改变[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03):113-117.

[3]李洁玲,曹洁.Prader-Willi综合征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03):215-219.

[4]魏雯,涂梅,陈彤,等.Prader-Willi综合征两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5):623-626.

[5]王瑞风,许一新,杜宏.兒童Prader-Willi综合征合并NPHP1基因重复变异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3):271-274.

[6]Satyakam M, Panda U K. Prader-Willi综合征患儿的行为与情绪表现[J].上海精神医学(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16,28(2):106-108.

[7]周巧利,韩蓓,朱子阳,等.儿童Prader-Willi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20):1578-1579.

猜你喜欢
突变
精子线粒体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两种检测方法对71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基因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例析应对体育教学环境突变的教学策略
关于分析皮带传送中的摩擦力突变问题
快速PCR介导的NeuroD—3′UTR的定点突变研究
抑癌基因p16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中突变及甲基化的情况与意义
北约防长开会应对东欧“突变”
辽宁朝阳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G蛋白偶联受体突变分析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其资源研究
加工番茄无离层突变及离区JOINTLESS基因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