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2019-01-23 01:06王新娟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5期
关键词:污染物应急污染

王新娟 肖 洋 王 琛

(1淄博市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服务中心 山东淄博 255000 2淄博市环境监测站 山东淄博 255000 3齐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3)

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事故多发,环境污染事件具有突然性、情况复杂,危害严重等特点[1]。为应对环境突发污染事件,环保部门通过配备先进监测仪器,充实应急监测队伍,提高应急监测能力,为环境突发事件后续处置打下坚实基础。

1 应急监测能力现状

1.1 应急监测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近年来,环保部门不断加大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配备了功能多样、简便易用的多种先进监测仪器,应急监测能力得到不断加强。目前环保部门配有: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气管、便携式重金属分析仪、便携式水质多参数分析仪、便携式雷达波流速仪、水质采样器、贝勒管、便携式PID测定仪、六合一多气体检测仪、水质手工采样泵、车载冷藏箱、保温箱、样品瓶、样品袋、便携式生物毒性分析仪、应急监测车、半密闭防护服等现场监测设备。从而具备了对水质、空气等多介质的现场应急监测能力。现场不能监测的项目主要采取人工采样带回实验室分析的办法。

1.2 建立健全应急监测工作机制

为全面、高效、有序、规范地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建立应急监测组织保障系统[2],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由主要领导及总工程师担任队长和副队长,下设综合质控组、应急监测组、仪器设备组、后勤保障组。应急监测组分应急监测一组、应急监测二组、应急监测三组,分别承担水质、大气、土壤、固废、辐射、噪声等要素的应急监测。建立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启动应急、现场情况调查和数据传输、监测方案编制、采样与监测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应急监测报告、应急终止和跟踪监测等方面。并建立了值班制度、培训制度、信息保障、纪律保障、电力保障、技术支持等保障措施。

1.3 积极开展污染物基础调查工作。

为进一步了解工业企业存在的污染风险隐患,提高应急监测水平,开展各辖区的风险源调查,掌握各辖区存在污染隐患的工业企业名录,以及企业容易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有针对性的完善应急监测装备提供基础资料。为掌握企业排放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对辖区内主要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进行系统全面调查,对每家企业的生产用原辅材料、生产工艺、产品种类及特征污染物进行登记,并对重点企业排放口及厂界进行现场监测。在综合分析基础上,确定了企业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编制了《重点企业废气中有机污染物调查监测分析汇编》,为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数量需充实,应急监测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应急监测人员少,流动大,几乎未参加应急类业务培训,造成监测人员业务能力不够,缺乏临场应变能力,缺少综合性高水平专业人员。多数区县没有应急监测专职人员,人员还兼附采样、监测等其它日常工作任务,造成时间、精力难以专心支撑应急监测。对应急监测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平时各场景各项目的应急技术研发、储备与演练,导致应急时拉不出来,应急时着急忙乱,效率不高。下一步应加强现场应急监测人员储备,加强应急监测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提高应急监测的水平。

2.2 急监测仪器设备老化,耗材储备有待加强

石油、化工、医药企业众多且分布分散,事故频发,应急监测任务重,监管难度大。由于应急监测的仪器更新换代较快,部分检测管存在保质期短等问题,致使部分应急监测仪器出现老化现象,影响现场应急监测能力。如手持式多气体检测仪的传感器有效期、检气管等耗材有效期过后,需要及时更换。应急监测车UPS电源老化,需定期更换,保持车载仪器的续航能力。定期更换保养应急现场防护设备,查漏补缺与防护服配套的各种防毒面具,保证应急监测人员安全。此外,应急监测尚存在水质重金属车载测定、环境应急监测支持系统设备与软件系统缺乏问题。

2.3 园区污染种类多,现有国标监测方法有限

石油化工企业数量多,布局散乱,涉及原料与产品复杂,种类繁多,监测设备不能涵盖所有污染物。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多,有很多不在现有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监测范围内,没有现成的监测方法可以参考,难以做到有效监测。

2.4 环境风险源状况不清

各地虽对各自辖区内的环境风险源状况进行了调查,但限于时间、监测能力、重视程度等因素,对企业易产生的污染物调查不够全面,基础资料不够细致,环境风险源状况不清。

3 对策建议

3.1 充实应急监测人员,提升专业素养

充实应急监测人员,不仅保证日常工作更加规范化,按照管理体系有序进行,同时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升应急监测水平,为拓展监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应对复杂的环境突发事件储备力量。增加应急监测人员外出学习交流机会,保证熟练操作设备,提供准确数据。坚持平战结合,即平时做好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充分准备,对应急监测预案进行充分的培训、演习和演练,确保在污染事件发生后,迅速进入应急监测工作状态。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现场监测人员在监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进入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污染现场的监测人员必需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专家指导,科学应对,采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设施和装备,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提高应急监测科技水平,为应急处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2 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应急监测装备能力

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积极争取资金,提高应急监测装备能力。补充应急监测设备和防护设备,保证设备、交通工具、防护器材、通信联络工具处于最佳使用状态,以便事故发生后,监测人员迅速到位,投入监测,及时掌握污染种类、浓度、影响范围、变化趋势等信息,提供准确、有效的污染动态数据,为事故善后处理提供科学依据。不断加强应急监测与处置的技术培训,适时开展区域应急监测实战模拟演练,努力提高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和监测能力,培养一支责任心强、训练有素的应急监测队伍。

3.3 完善监测方法,加强现场监测与实验室分析结合

完善并创建特殊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加强现场应急监测与实验室分析的有效结合[3]。受设备条件的限制,仅靠便携式设备能够识别的污染物种类仍然有限,需不断开发实验室分析条件,针对特殊的污染物及时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对特殊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3.4 继续开展环境风险源状况调查,完善企业污染物数据库

继续开展环境风险源状况调查,完善企业污染物数据库。建立企业自测申报制度,企业定期上报数据,监控部门开展有效性审核。由于污染种类多,理化特性不一致,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污染物的来源,特性,及需要采取的防护、处理措施等,需要完善污染物的动态数据库的建设,为环境监管提供动态基础数据[4],把污染程度降到最低。

结语

现有的监测仪器配备、应急监测工作机制、污染物调查开展都有待完善提高。充实应急监测人员、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完善并创建特殊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继续开展环境风险源状况调查、完善企业污染物数据库,能有效提高环境应急监测能力。

猜你喜欢
污染物应急污染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