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9-01-23 01:06王艳荣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5期
关键词:监测站仪器设备环境监测

王艳荣

(山西省运城市生态环境局垣曲分局 山西运城 043700)

1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迅速,拥有了一定的监测能力,初步建立起了环境监测体系结构,构建起了环境分析框架,各地区环境监测部门都具备了很多污染因素监测手段[1]。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要晚一些,监测设备和技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地方监测站设备比较落后,监测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环保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阻碍环保战略的施行,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环境监测的长远发展。

2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环境监测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已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之中,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我国环境监测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标准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的漏洞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缺少相关法律政策来对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的地位进行确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无明确划分,工作混乱,责任追究困难。其次,环境监测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部门职能的限制,各部门之间几乎没有相应的工作合作,导致部分工作重复,工作完成效率低下,工作质量达不到预期目的。再次,现有的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体系并不完善,由于缺少标准的工作规范规定,环境监测工作较为随意,工作所用的监测方法随心所欲,所使用的环境监测工具具有较大差异,导致数据精确性难以保证,监测质量不断下降。

随着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关注度的增加,环境监测法制化进程加快,环保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于指导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运行[2]。但是这些规章制度的规定过于广泛化,涉及面太广,相关界定较为模糊,缺乏相关细节化的执行步骤和标准细则,导致其在实际监测中难以发挥作用。

2.2 我国环境监测设备比较落后,监测结果难以达标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部门大多隶属于政府部门,环境监测设备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落后,应急监测能力薄弱,仪器设备老化,落后的设备必然导致监测工作的不准确,导致环境监测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影响未来环境监测管理和技术的发展创新。

一部分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低,有的仪器设备购置后基本闲置,再加上部分设备没有定期进行保养,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发挥较好效果,相关环境监测技术一直停滞不前,逐渐无法承担多样化的环境监测工作,从而阻碍了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

对于新兴产业中重金属污染、微量有机物排放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环境监测部门缺乏精密的设备仪器,一般的监测技术和分析方法难以准确监测,容易造成环境破坏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2.3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人才缺乏,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迅速发展的经济对监测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和技术人员。人们对环境监测工作发展重视程度不足,环境监测队伍建设缓慢,制约着环境监测工作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在基层县级监测站,专业人员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环境监测部门过于重视技术的革新和先进设备的引入,忽视了人员的重要性。在编制上,许多监测站没有足够的编制,占着编制的技术人员却从事着与职责不符的其他部门的工作。大多工作人员属于老员工,只懂得常规技术操作手段,且培训学习效果较差,在引进先进设备之后,会出现无法较好掌握设备使用方法等问题,对环境监测工作造成较大影响。不少监测站工作人员人数较少,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建设显现很大不足。许多监测站新人多,管理者不重视专业的技术培训,更没有中长期人才规划和有效的培训制度。导致管理层和专业技术队伍素质不高。我国监测能力各地区分布不均匀,监测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监测队伍缺乏生命力,特别缺乏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3 我国环境监测发展对策

针对环境监测目前的现状,我国做出了一系列发展对策。

3.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制定相关标准

首先,制定严格的法律条例,不断强化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细化相应的法律规范,推动环境监测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从而彻底解决实际工作与相应法律法规内容长期无法保持一致的问题。其次,加强环境监测机构的相互联系。环境监测各部门之间积极沟通与协调是促进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应当不断强化机构内部各部门的充分沟通交流,使得环境监测机构下的各部门进行明确分工,实行统一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再次,垂直化管理体制能够以省为单位确立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监测工作细则,规定环境监测质量标准,使监测的各环节规范化,从而便于环境监测的展开。

3.2 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经验,加强环境监测方面的投入

要想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就必须有先进的监测仪器。加大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应依据环境监测实际情况购买相应的仪器设备,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水平,确保监测工作逐步向监测多元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及信息资源网络化等方面发展。全面提升县级监测站的硬件水平和监测站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能力。加强重点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投入,大力加强快速监测和应急监测与自动化监测设备的应用,以满足应急监测的需要。

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制度。加强对设备的运用和管理,对现有的监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3.3 强化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

监测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监测质量的好坏。在新体制下,必须全面加大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力度,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素质,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创新意识好,精力充沛的监测队伍。首先要求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对国家环保及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予以充分的了解,并善于研究分析监测数据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其次要求环境监测人员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取得精确监测数据的背后,需要艰辛的付出[3]。要求各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另外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多元化培训方法,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相关理论基础和技术操作能力。还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使优秀的大学生加入到环境监测的队伍中来,使得监测人员更加年轻化、专业化。

结语

环境监测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敢于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落实新体系下环境监测的垂直化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先进监测设备和专业化人员,实现环境的有效监测,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不断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监测站仪器设备环境监测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问题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巩义市审计局重点关注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监测第33卷(2017)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