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法研究

2019-01-23 01:06史波芬崔开放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5期
关键词:填埋场废弃物压实

史波芬 崔开放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0)

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固体废弃物所产生的公共卫生问题逐渐成为全球的热门话题。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废弃物问题,特别是工业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及重金属污染。固体废弃物具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多方面的特性,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处理。因固体废弃物具备较复杂的成分,同时受经济水平、能源构造、环境条件等所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也应当根据地区及国家的经济状况而定,通常一个国家中的不同地区也会因经济状况的差异而采取不用的处理措施。

1 工业固体废物的概述

工厂在加工制造产品时所残留下来的物质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物质,这些都属于工业固体废弃物。若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未能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一定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更严重的是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作为环保事业的关键环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能源节约、能耗降低及污染减轻的问题有着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何使其实现资源化转化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因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种类较多,成分较复杂,因此针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处理手段具有极大的意义[1]。

2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2.1 预处理技术

工业固体废弃物存在较多的类型,较复杂的成分,其物理及化学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应当对其进行预处理。最常见的处理技术主要含有分选、破碎及压实技术。①压实技术:该技术通常是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减量化,提高填埋场的寿命,减少运输费用。一些废弃物无法进行压实操作,会严重损害相关设备,例如淤泥、液体废弃物等。②破碎技术:该技术主要是事先处理固体废弃物,降低它们的尺寸,清除掉废弃物的间隙,操持均匀的尺寸及质地,使其更好的投放到填埋场、焚烧设备之中,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③分选技术: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选,其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化及减量化,所遵循的原理是运用废弃物之间的性质差异来将其分选开。

2.2 生物处理技术

指的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废弃物,使其转化为无毒物质。通过该处理技术能够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料、能源等物质,同时从这些废弃物中提取出可利用的金属,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对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应当合理的选择该技术所适用的范围。

2.3 固化处理技术

通过将一些固化的材料加入到废弃物中,促使其固定在固化材料中,从而实现无害化处理。固化产物具有一定的特性,较强的抗渗透性、抗浸出性性,较好的抗干—湿及冻—融性。对于这些产物通过可以将其填埋在安全土地填埋场内,并且也广泛运用于道路及工程的建筑材料中。依据固化材料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该处理技术分为玻璃、沥青、水泥等几种固化方式。

2.4 焚烧处理技术

该处理技术是对固体废弃物进行高温处理及深度氧化的综合性过程。具备较好的特性,能够将有毒害的废弃物转化为无毒物质,对于一些具备较高可燃物的固体废弃物,运用焚烧技术来收集利用热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并且该处理技术具备较多的优势,如土地利用较少、处理效果较佳,基于环境的保护来提供能源。例如,焚烧固体废弃物所产生的热量,可以进行发电、取暖等,现阶段,一些国外国家每年将大于65%的废弃物进行焚烧,促使能源再利用。然而该处理技术也具有突出的不足,如需要大量的投资,需要庞大的设备,且长期使用这些设备会受到损害,同时该处理技术所产生的烟气会导致大气受到污染,由此形成了二次污染。

2.5 热解处理技术

与焚烧技术相比,该处理技术所需要的条件为低氧分压,通过热能可以将大分子的有机物转化为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质,通过相应的加工处理,可将其作为燃料使用。热解处理技术能够使全球性能源危机得以缓解。运用该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效果较好,且适用的范围较广泛,并且一部分重金属物质不会因该处理技术而溶出,因此具备较广泛的应用空间[2]。

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受到环境、资源等多因素的制约,我国铝工业及工业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政府部门极力营造“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严格遵照相关的原则,即能耗低、成本低、污染低,促使环境、资源与节约之间形成有效的平衡,这将是我国长期发展中的重点内容。现阶段,社会不断提升自身的环保观念,有关于环境治理的各种技术手段也在日益创新,我国也逐渐具备完善的废物处理技术及再利用技术,为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奠定稳固的基础。

猜你喜欢
填埋场废弃物压实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多功能区固废填埋场建设案例分析
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大型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方案探讨*——以武汉市某填埋场为例
我国填埋场污泥土工特性研究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电子废弃物
新型GCL复合垂直防渗技术及其在填埋场的应用
关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