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研究

2019-01-23 01:06周颖莉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5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公众问卷

周颖莉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海港区分局 河北秦皇岛 066000)

引言

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坚持保护环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一直坚持的基本国策,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使水源、土壤、空气、植物等被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环境资源过度消耗,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状况。为了防止环境继续恶化,我国相继制定了一些环境预防措施,例如: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2003年9月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使中国更多的人关注环境。环评审批的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途径是指对建设新项目的环境评价中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公示、网站平台等形式参与到环评审批相关的管理或活动中去,对相关政府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及个人的环境资源进行监督管理,促使环境保护公开、民主,有利于在满足广大群众利益的同时对环境加强保护。但是在进行公众参与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群众公众参与意识薄弱、调查问卷质量偏低、参与对象选择不合理、公众参与结果可信度较低等问题,以下就进行研究。

1 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主要的作用

1.1 提高了环评审批的质量

环评审批人员在进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时,一般不居住在项目的区域内,距离可能较长,不能对当时的环境、地形、地势、项目产业、文化、设备进行有效的了解。但是,通过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利用网络平台的方式,可以快速收集到该项目的多种信息,较为全面的认识到项目的环境、文化等目前状态,以提高环评审批的质量。

1.2 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决策提高了效率

在环评审批中,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可以收集到较多的信息资料。对于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来说,公众参与能够帮助建设企业快速发现建设项目的缺点,在建设项目前期及时的进行改正与完善,减少因建设中环境决策不当而造成企业后期巨大的财产损失的弊端。建筑企业应当在项目环评审批的过程中,加大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在建筑项目前期不断地进行改进,提高项目环境审批前期的决策和管理。如果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结果反映某个建筑项目环境影响较大,则环评审批的相关部门对该项目应不给予审批。

1.3 促进公众参与决策活动

在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中,把群众引入参与环评的过程中来,有利于加强当地群众与企业进行交流,一般企业的建筑项目通过座谈会、项目内容公示、举办座谈会等形式让群众参与到环评审批的过程中来,建设项目当地的居民可以通过自己对项目的了解提出建议,使双方进行相互了解,完善建设项目要求,使双方关系和睦,防止民事纠纷事件的发生。在进行有利于群众对当地企业项目的进行监督,评定,促进企业严格国家环保制度的相关要求的规定。

1.4 有利于环境问题的提前控制

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恢复性与滞后性等特点,对于没有实行这个政策的环评审批的前期,不能有效的防治环境问题,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施行后,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相关的环保部门对那污染、破坏环境的建设企业提出诉讼或检举等形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有环境问题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能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以避免环境资源的破环。

2 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参与对象选择不合理

环评审批的公众参与主要面对的参与主体是广大的群众人民,但是在环评审批工作中参与对象比例分布不合理,进行公众参与的人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参与者文化水平人数分布不均、女性参与者较少、老年人参与较多等现象。造成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对于调查者工作较为自由,没有明确的交代调查的对象,他们为了在调查问卷中调查者为了少费时费力,只在项目周边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或者随意找群众进行填写,更有甚者直接虚报数据。

2.2 建设环境信息了解片面

当地民众对建设项目内容、建筑设备、环境状况等只能根据自己所看见的、所听说到的、所了解到的来评判这个建设项目的主要状况,使得环评工作人员很难从中得到较为全面的建筑项目的信息,不能对该建设项目进行正确的环评审批。

2.3 公众参与意识较低

在生活中,大多的居民对当地的建设项目不太关注,公众参与意识较低,不愿意花时间对建设项目进行了解,也不愿意参与到环评审批的公众调查中来。即使参与到问卷调查中来,大多的群众也是为了应付了事,不能认真严肃的对待问卷的内容,调查结果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调查结果前后矛盾、调查信息不完整、关键信息遗漏等。是调查问卷的结果有效性很低,与环保部门投入的金钱与精力相匹配性很低。

2.4 调查问卷质量较低

据调查显示,环评审批中大多的调查问卷在内容设计上都存在题目、排版、内容、难度、长度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调查问卷的质量较低。其中,有些环评部门在设计问卷调查上仅仅通过以往的知识及经验来设计调查内容,其中运用大量的专业术语、排版混乱、语言枯燥等,使得参与调查问卷的群众难以理解问卷的内容直接随便填写,还有的环评部门直接拿过去的调查报告充当现在的调查报告,导致调查内容虚假,偏离事实情况。

3 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提出的方法

3.1 合理选择参与的对象

通过对参与对象进行选择,最好在地区、文化背景、社会背景、性别、职业、年龄、经济状况等方面能够达到平衡,对于参与者态度、群体等都应该进行限制。

3.2 提高群众的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意识

通过向广大群众宣传环保的相关信息,是每个群众都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的经济建设观点,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程度,提高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实现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的实际目的。

3.3 丰富公众参与的方式

如今是信息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人们的交流方式呈现的多种多样。对于问卷调查可以直接利用网络的快捷进行在线调查,并将建设项目的相关信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公布展示,便于群众进行了解并参与调查。另外还可以通过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让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让群众对建设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在环评审批的公众参与的创新路径中提出公正、有效的企业信息。

3.4 完善调查问卷的内容

调查问卷可根据调查的主要目的来安排调查问卷的内容,以达到所期望的调查的效果,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方便调查者对实际内容进行掌握,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在调查问卷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调查问卷中,环评部门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将问卷内容改为通俗易懂的问题但必须围绕问卷目的设计,方便被调查的人能够了解写什。而且,在调查的过程中调查人员必须实事求是、严格认真、保持中立、言行有礼、尊重群众、不诱导群众方向性解答等一系列合规矩的行为,调查版式、调查方式应该合乎群众的应答心理,完善调查内容。

结语

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是较为民主的形式,有利于完善环评工作,广大群众提高环保认识。通过公众参与,在进行调查时能够加大调查的数据量,为调查提供了较多的信息资源,环保部门进行整理分析,提高了信息可信度;另一方面,也为建设项目者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来源,能及时对有效的环评审批的地方进行调整、完善。在当前,公众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公众参与在环评审批中发挥的作用。因此,要不断的改进公众参与所带来的问题,让公众参与达到实施的预计效果。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公众问卷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