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新媒体公益广告创新探索
——以全球首个“AR濒危动物园”公益广告为例

2019-01-23 10:43文/乔
传媒 2019年6期
关键词:长隆濒危动物公益广告

文/乔 敏

全球首个“AR濒危动物园”的公益广告内容覆盖了整个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精准展示了濒危动物们各自的栖息环境,通过QQ-AR提供的虚拟现实技术,生动展示了动物形象,让受众与难得一见的濒危动物们实现“面对面”的亲密互动,并感受H5作品带来的沉浸感。同时,它还能生成“守护者”海报,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让进入现场的游客与线上观看的受众,通过技术手段获得优质的观看体验。当受众走进长隆野生动物园,行走在不同的区域时,只需要打开手机QQ“扫一扫”,就可以观看不同濒危动物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存状况,并且与它们进行互动。这些呈现在手机屏幕里的动物形象如此真实、触手可及,也让公益变得更为具体可感。

一、创新互动体验,让公益变得更为具体可感

在新媒体透明化和去中心化特质的支撑下,现代公益广告信息得以及时传播和更新,这也为爱心的传递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入口,推动了新媒体公益广告的蓬勃发展。

1.AR影像让游客与动物面对面互动。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不少珍贵动物濒临灭绝。腾讯集团与长隆集团联手打造了全球首例“AR濒危动物园”公益广告,让受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认识和接触濒危动物,获得虚拟动物与真实动物共生的动物园体验。AR技术所对应的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手势识别、3D动画展示等多种功能,为这次“线上虚拟濒危动物园”的诞生打下了技术基础。游客们不仅可以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不同区域通过手机QQ“扫一扫”进行观看,还可以了解澳大利亚国宝考拉、中国国宝大熊猫等濒危动物在真实自然环境下的生存情况,并与之进行互动。例如,游客来到“东非草原”,打开手机QQ“扫一扫”,屏幕上就会出现凤尾绿咬鹃、螺角山羊、短尾矮袋鼠、大熊猫等濒危动物的AR影像,随着路程的远近推移,在林间小路、栖息草地等动物真实的生存环境中进行还原,生动呈现了动物们“求抱抱”“撞镜头”“慌忙跑”的活泼影像,让游客与动物面对面互动成为可能。

AR技术作为新媒体公益广告所使用的热门技术之一,将虚拟世界叠加在现实世界之上,让受众获得新奇乐趣和沉浸式体验,引起了情感共鸣,降低了受众使用门槛,简化了使用流程,让更多的人愿意踊跃尝试,尤其是年轻受众群体,以此扩大了公益广告的影响力。同时,技术让濒危动物形象叠加于现实环境之中,呈现出3D动画的效果,生动、形象、交互感强,能够最大程度地唤醒受众的动物保护意识,深化受众认知。主创团队通过创造新鲜有趣的体验,增加了新媒体公益广告的社交辐射广度,运用创意加大公益内容的传递,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提升了传播效果。

2.LBS技术精准展示动物的栖息环境。公益广告的目的是引起受众关注,对人们的言行举止进行善意的引导和指示,通过传播正能量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公益广告的互动性较弱,难以有限引导受众实时参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公益广告的兴起,如今的公益广告生态圈越来越高效,受众参与门槛越来越低,广告形式越来越有创意,也更“接地气”。“AR濒危动物园”基于LBS技术,让游客可以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不同区域,按照指引进行手机QQ“扫一扫”,通过地理位置技术将许多濒危动物们的不同栖息环境全景呈现,将公益广告渗透到AR构建的场景中,使其更具感染力和引导力。许多仅在课本和电视里出现或者只能远距离观看的濒危动物,人们在这里则可以便捷地近距离接触,通过“扫一扫”获得全新了解,这有助于让受众更深入地认识到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AR濒危动物园”打造了一个受众从未见过的、与众不同的动物园世界。AR技术让濒危动物们“复活了”,LBS技术将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进行了全方位展示,线下的长隆野生动物园与线上完全融合,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其传播理念及传播方式更新颖,创意维度更多元,传播面更加广泛,且与受众进行了有效互动。受众可以据此探寻不同栖息环境中的不同濒危动物,这种技术带来的精确性让虚拟动物园更有真实感,也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激发他们去做进一步的探寻。技术手段的运用增强了公益广告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虚拟与真实共生,促发公益广告二次传播

新媒体公益广告利用技术力量和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传播公益意识,以连接性和交互性等特征促发二次传播,为公益广告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AR濒危动物园”短小轻便、易于操作,在技术与公益双重叠加的过程中,正确运用技术力量,降低了公益参与的门槛,唤醒了更多人对于公益事业的热爱。

1.“QQ-AR急救包”带领游客“保护濒危动物”。由于大多数人对濒危动物的生存现状及生活习惯不够了解,使“保护濒危动物”活动的影响力有限,一直未真正唤起大众的关注与全面保护意识。面对濒危动物这一弱势群体,“AR濒危动物园”采用QQ-AR技术,通过深度交互的方式,将许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动物相关知识以更加完整、更加生动的方式地展示给受众,让新媒体公益广告更加高效,更加有温度。例如,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和救人的“QQ-AR急救包”,用于推广绿色种植理念的“QQ-AR识别包”和关注视障群体等诸多有意义的项目。

“AR濒危动物园”调动了大家对于“保护濒危动物”的热情,让受众看到了濒危动物存在的美好,帮助他们树立起“保护濒危动物”的危机意识。“QQ-AR急救包”让受众通过扫描观看急救教程视频,花费十几秒的时间,快速掌握急救技能,帮助大家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快速自救或救人,让“保护濒危动物”的宣传口号变为数字内容的新载体,可以唤起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保护、爱护濒危动物的意识。

可以说,科技的发展打破了线上与线下的隔阂,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更多人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在“指尖上”了解公益、参与公益,感受科技带来的温度,从而加强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意识。

2.推出线上专属H5场景,生成个性化的动物守护者海报。为了让公益广告的覆盖范围传播得更广,主创团队在线上推出一支专属H5进行场景复刻,受众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沉浸到动物园的场景中。“AR濒危动物园”通过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满足受众多重感官的需求。之后,H5产品还会为每个参与体验的受众,生成一张个性化的“动物守护者”海报,在引发大家关怀濒危动物的同时,促进新媒体公益广告在社交平台的二次传播。

当前,很多人虽然有参与公益的想法,但实际上真正参与公益的行动却屈指可数,拥有众多濒危动物的动物园更不常见。“AR濒危动物园”的高互动性,不仅拉近了普通人和公益之间的距离,而且在动物保护这样一个看似遥远的话题上增加了亲切感,增添了与众不同的魅力。受众在动物园内获得双重体验的同时,也能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加强自己的动物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技术是冰冷的,但公益是柔软的,通过技术的力量让人们能够更加了解动物的生存状况,无论是普通动物还是世界濒危物种,这些让公益广告更富有生命力。“AR濒危动物园”的衍生物H5产品,以生成“动物守护者海报”的方式,既传达着对动物的关怀,也传达着对人性的呵护,以具象的方式拉近受众与公益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公益项目的透明性,增强了技术力量的赋能,提升了普通人参与公益的积极性。

三、结语

“AR濒危动物园”极具前瞻视野,通过打破传统的公益广告传播模式,满足了社会大众对信息接收及反馈的需求,创新了公益广告的设计形式,凭借数字科技使其有了广阔的延伸空间,利用新媒体交互特性,引导受众与动物园进行交流互动,切实引起受众的共鸣,满足了人们对于信息交互的心理需求,拉近了受众与公益广告的距离,并提供了创新方案。

随着技术的进步,类似于“AR濒危动物园”这样兼具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媒体组合的公益广告形式,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之中,重塑公益传播的新环境和新格局,承担起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公益广告的教育及引导作用,让受众在互动中接受其所传达的人文观念,建构起新媒体公益广告的新景观。

猜你喜欢
长隆濒危动物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
濒危动物
去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看“朋友”
去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看“朋友”
与近五万人玩水过生日 潘玮柏燃爆“长隆水上电音节”
拯救濒危动物
会说话的照片
公益广告
水晶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