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汽运的蛰伏与进击

2019-01-24 05:32
运输经理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晋城客运公交

当道路客运行业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趋势不再是趋势,已是定势。道路客运企业与其盯着不断下降的客源量数据不放,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放在怎样创新企业服务产品上。山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汽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山西汽运的前身是山西省汽车运输总公司,2001年9月重组,2010年12月变更为山西能源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属法人独资大型国有企业。山西汽运不仅是山西省道路运输的主导企业,还多年位列中国汽车运输行业企业10强、全国道路运输企业50强。

老牌国企山西汽运的转型之路可圈可点

在行业危机四伏的当下,在诸多道路客运企业转型探索中,山西汽运依托车站和农村班线开展的农村物流配送业务可圈可点。旗下的阳泉和顺汽车站整合全县20个快递、物流公司,建立了该县唯一的农村物流配送中心,业务已经覆盖该县全部乡镇和85%行政村,打通了城乡配送“最后一公里”,获得全国电商协会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理念之变:搅活“一池春水”

在外部环境剧烈变革的时代,在行业转型的关键期,虽有清流出现,但“等靠要”的思想仍在道路客运行业横流,可见传统根深蒂固的理念若不改变,转型很容易转得不够彻底。

那么,道路客运企业究竟该应该具备怎样的思维模式,是从坐商到行商的转变,还是互联网思维,或是利益共同体的价值文化?山西汽运顺应发展潮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发展全局,持续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上图:通过班线公交化改造,山西汽运开通了晋城-郑州、晋城-焦作两条省际公交线路

下图:在加快定制客运的探索中,山西汽运在晋城、汾阳两家公司先行先试,初步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按照“客运抓渗透”的经营策略,大力推进客运股份改革,积极实施道路运输业重组整合,客运经营效益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按照“站场抓网络”的经营策略,积极推进站场网点建设,站场网络进一步完善,创收能力显著提高;按照“物流抓园区”的经营策略,依托园区的物资集聚和信息平台功能,在抓好现有物流园区运营的同时,重点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按照“维修抓服务”的经营策略,加快推动集汽贸、汽修、救援、汽配、检测等为一体的汽车后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质量信誉考核,维修服务水平迅速提高;按照“驾培抓品牌”的经营策略,在抓好传统驾培项目基础上,新增驾培教练员从业资格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残疾人培训等业务,驾培综合效益稳步提升。

一项项经营理念的转变和经营模式的创新,不仅促使山西汽运以道路运输基础服务为龙头的各项业务与市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也为其转型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公交转型:初建“五级公交体系”

“不增长,则灭亡”,这句话对于不少迷惘的道路客运企业而言,真实而又痛楚。近年来,山西汽运全力推进向公交转型,在探索和改造过程中,实现新的赢利点。其发展公交业务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由驻地企业争取当地城市公交经营权,并实施区域独家经营。以所属运城公司为例,自2013年获取公交特许经营权以来,已运行线路18条,发展各类公交车350余辆,在城市公交业务运营良好的基础上,还积极争取到属地县市的公交业务,并初步建立起城市、城际、城乡三位一体公交体系。

二是与当地国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运营当地城市公交。2016年,山西汽运与吕梁市国投集团合资组建吕梁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吕梁市的城市公交业务。目前已发展13条线路,共计200辆公交车。通过合资公司的组建,山西汽运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渠道更加顺畅,政策资金支持也变得更得力。

三是对城乡班线的公交化一体化改造。以所属晋城公司为例,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属地县市城乡班线的公交化改造,公交车数量达到470余辆。尤其是今年,通过班线公交化改造,开通了晋城-郑州、晋城-焦作两条省际公交线路,为山西省乃至全国公交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这三种方式的引领下,山西汽运所属的12个地市子公司中,有10个公司开展了公交业务,公交车总量达1900余辆,辐射全省10市30县200余乡镇近4000余个行政村从业人员近千人,转移劳动力,化减企业成本费用达3000余万元,省际城市、城际、城乡、镇村五级公交体系初步建立。

农村物流:打通城乡配送“最后一公里”

山西汽运在农村物流配送板块的快速发展,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经营能力。

据介绍,山西汽运围绕“长度不足密度补”的经营思路,调整客运线路经营结构,不断拓展中短途线路,并依托汽车客运站和农村班线,促使农村物流配送业务获得创新性发展。

以阳泉和顺汽车站为例。该站抓住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政策机遇,整合全县20个快递、物流公司,建立了该县唯一的农村物流配中心,对所有“下乡快递”集中分拣,通过农村客运班车集包运输,将快递运送至途经的乡镇、村组,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目前,该业务已覆县内100%的乡镇和85%的行政村,每月发货近2单,月收入20000元。

这种“收货进站”和“捎货进村”的农村物流共同配模式,实现了汽车客运站与各快递企业、物流、电商公司的相互融合,打通了城乡配送“最后一公里”,得到了全国电商协会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山西汽运借此契机,在系统内进行全面推广,并在此基础之上,加紧布局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定制客运:创新迸发活力

定制客运以互联网为手段,能够精准迎合乘客出行需求,是传统道路客运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出路之一。山西汽运对于定制客运的探索和成功实践,彰显了其引领行业方向的独特的战略眼光和经营能力。

在加快定制客运的探索中,山西汽运在晋城、汾阳两家公司先行先试,开通了晋城-郑州机场、晋城-郑州高铁站、汾阳-太原等跨区域定制班线6条,投入客车48辆。

2017年4月1日,首条“晋城-郑州高铁站”定制客运线路正式开通运营。开通后,前往郑州乘坐高铁的旅客都能享受到“门对门”的快捷客运服务。据介绍,这趟往返班线,每天共发车6趟,其投放车辆均为19座奔驰豪华商务快客。单趟票价为65元,全程约两个半小时。为方便乘车,晋城市内还设有6个乘车点。这种“门对门”的乘车服务很快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运营模式逐渐成熟后,晋城公司又相继开通了“晋城-新郑机场”“晋城-新乡”、“晋城-太原”三条定制客运线路,目前四条定制线路共投放车辆15台,日发班次20个,日客流量约400人次,实载率达到80%左右,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晋城客运东站负责人介绍说,以前客运班线采取的是定点(汽车站-汽车站)、定线(严格按照审批线路运行)、定车(7座以上车辆)、定时(严格按照发班时间运行)的服务模式。而“定制班线”则是以需求导向为出发点,从空间、时间、方式多维度向旅客提供更加“灵活、快速、小批量”的道路客运班线。

有行业专家表示,定制班线的推出是源于市场和旅客的需求。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放开,在正常的道路长途客运班线运行之外探索实行一定规模的定制客运模式,无疑将改变道路客运企业的经营困境,让企业重新焕发经营活力。

猜你喜欢
晋城客运公交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晋城:安排部署 统防统治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晋城科协:开展“春耕春播专家行”活动
等公交
宁波城乡客运变革催生新商机
公路客运安全
马不停蹄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