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2019-01-24 07:59李志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正常者房间隔室间隔

李志海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天和医院 云南 保山 678100)

1 前言

临床诊治过程中,心脏病属于高发性的心血管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因素。全面提升对新生儿心脏病的检测深度与广度,提高确诊的准确度,增加新生患儿的生存率。随着我国当前医学技术深入发展,通过彩超完成病情的诊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临床运用,尤其在对新生儿心脏病的诊断诊断方面,为新生患儿的早期确诊以及诊治方式提供科学的数据[1]。基于此,本文选取了16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全面探析彩超对新生儿心脏病筛查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报道。

2 一般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选取在本院产科新出生的160例新生儿,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94例男性新生儿,66例女性新生儿,新生儿出生的时间集中于1~6天;其中足月儿和早产儿分别有125例、35例,所有新生儿的出生体重集中于1395~4204g。

2.2 基本方法

对所选取的全部新生儿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所采用的超声检测仪器为飞利浦CX50,其工作频率是2.5~6.0MHz。在检查过程中,新生儿需处于仰卧体位,并且是在熟睡的状态下进行检测。本次研究采用的主要检查切片为心底短轴、心尖四腔心、胸骨旁左室长轴以及心尖五腔心切面,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左右室壁厚、腔室内径大小、肺动脉主干内径大小以及主动脉窦部内径大小。本次研究均以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全面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最后将监测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2.3 观察指标

全面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的心脏病检出情况,并将动脉导管未闭者、房间隔缺损者、室间隔缺损者的各项指标与对比正常者相比较,从而得出检测结果。

2.4 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将通过EXCEL详细记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软件为SPSS19.0,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以t值或以χ2进行检验,最终以P<0.05表示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新生儿心脏病检查的具体情况

在所选取的160例出生天数为1~6天的新生儿中,出现动脉导管未闭者、房间隔缺损者、室间隔缺损者以及其他复杂先心者的比率分别为14.5%、3.75%、2.30%、0.20%,总体检出率为20.65%。如表。

表 新生儿心脏病检查的具体情况

3.2 正常者与动脉导管未闭者各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

动脉导管未闭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13.01±1.54)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18.13±2.18)mm、右心室前壁厚(4.91±0.62)mm、肺动脉血流速度(1.65±0.94)(m/s)明显大于正常者(11.24±1.19)mm、(16.17±2.19)mm、(2.24±0.40)mm、(0.72±0.33)(m/s),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关于正常者与房间隔缺损者各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

房间隔缺损者的右室前后径(10.23±0.31)mm、右室横径(14.65±2.32)mm以及肺动脉血流速度(1.62±0.66)(m/s)明显大于正常者(8.38±0.24)mm、(12.12±2.11)mm,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 正常者与室间隔缺损者各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

室间隔缺损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13.28±1.31)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18.77±2.15)mm、肺动脉血流速度(1.68±0.69)m/s明显大于正常者(11.24±1.19)mm、(16.17±2.19)mm,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新生儿极其容易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先天畸形。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0万左右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造成该种疾病发病包括,孕妇所处的不良环境,还有遗传因素、高龄产妇等因素都是诱发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2-3]。临床诊治过程中,多是通过彩超完成对新生儿病情的诊断,尤其在对新生儿心脏病的诊断诊断方面,十分有利于新生患儿心脏病类型的确诊,为新生患儿的早期确诊以及诊治方式提供科学的数据。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准确筛查新生儿的心脏病,及时发现疾病、采取控制以及接受诊治,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正常者房间隔室间隔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心得体会及临床价值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四种方法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比较
体重过轻易提早进入更年期
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的意义探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经胸微创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单纯肥胖不增加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