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友善”对儒家“仁爱”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19-01-25 19:56苏玉波张雯静
知与行 2019年6期
关键词:友善仁爱熟人

苏玉波,张雯静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49)

“友善”一词由“友”和“善”组成,“友”代表志趣相投、协力互助,“善”象征吉祥,“友善”的基本含义便是在人际交往中出于善良的本心所做出的友好言行[1]。党的十八大以来,“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被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为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坚实的价值基础。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友善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想渊源便是儒家“仁爱”思想。践行友善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仁爱”思想,直面在此过程中存在的挑战,有助于夯实友善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础,促进其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营养。

一、儒家“仁爱”思想的内涵

“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友善核心价值观主要的传统文化基础,“仁爱”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智慧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首先,在儒家看来,“仁”就是“爱人”,要善待人、友爱人,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其次,仁爱作为一种情感,是一种有差等的爱,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以看出儒家仁爱思想是由“爱亲”推广至“爱众”,进而拓展为爱万物。“爱人”要以“孝悌”为起点,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只有先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才能在此基础上用对家人的爱去爱他人,进而去爱天地万物。最后,“仁爱”是相互的,《孟子·离娄章句下》中有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一)与已为善

儒家“仁爱”思想提倡要先从自身出发、对自身友爱,才能逐步扩展至他人和万物。与己为善既体现在珍爱自己的生命,又体现在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正如荀子所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通过与自然界中其他事物相较,人类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其生命的珍贵。因此,与己为善的基础就是要认识、尊重与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儒家提倡与己为善还要注重修身养性。首先,“爱人”自己要先成为一位“仁者”,内善而外友,只有自身心存善念、心胸宽广,才能做到友爱他人、善待万物;其次,君子和而不同,正所谓“乡原,德之贼也”。友善不意味着对他人毫无原则的迎合与奉承,坚守自身原则、表达真实观点才是真正的与己为善;最后,孔子提出仁者应当具备“恭、宽、信、敏、惠”等品格,因此与己为善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做到恭敬、宽容、守信、勤敏与慈惠。

(二)与人为善

除上述与己为善,儒家“仁爱”思想还体现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要与人为善。首先,与人为善体现在尊重与宽容他人。《论语·子张》中提到:“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宽容的人在敬重贤人时能够包容凡人,在赞赏善人时能够同情能力不足的人。可见,与人为善要做到心胸宽广,接受每个人的差异与不同。其次,与人为善还体现在互帮互助。《孟子·滕文公上》提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论何时何地,人与人之间都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最后,与人为善的最高境界便是利他,通过践行“忠恕之道”以成人之美。“忠”即“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有所建树和成就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实现理想。“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忠”与“恕”分别从积极和消极方面阐明了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即凡事要做到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与物为善

与物为善,即与自然界中的万物和谐相处。在爱己、爱人的基础上,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皆是自然的产儿,因此将“仁爱”推广至爱物,阐明了对待自然界的正确态度。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取物以时。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强调要遵循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才能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其次,与物为善还要爱护自然界的万物。孔子曾在《礼记·述而》中提出“钓而不纲,戈不射宿”,主张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网拦河捕鱼,并反对射猎夜宿之鸟,充分体现了儒家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保护自然资源的主张。最后,只有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人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进行索取,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人类社会,追求“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高境界。

二、友善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儒家文化是友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渊源。友善核心价值观继承与发展了儒家与己为善、与人为善和与物为善的“仁爱”思想,为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价值基础。

(一)友善彰显个人综合素养

友善价值观继承儒家“与己为善”的思想,阐明了人与自身的关系,强调个人应当从“己”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具备友善之心,才能友爱他人、友爱自然与社会。对自己友善首先体现在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与珍惜,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与挑战,身体健康往往遭到忽视,甚至有些人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因此,强调友善价值观首先要引起人们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其次,友善不仅体现在珍视生命,更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体现,能够友善地对待他人、自然与社会是个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友善是善良的基础和前提,具备友善的品质能够使人们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人性中的善良,进而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实现人生价值。最后,除了珍视自己、提升自己,友善价值观还要求悦纳自己。一方面,要悦纳自己的不完美,发现自身的可贵之处与独特之处,与自己友好相处;另一方面,敢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同时认清自身能力极限,不强迫自己。

(二)友善调和现代人际关系

儒家“与人为善”思想中阐明了友善的三重境界:即尊重宽容的善意态度、互帮互助的亲密互动和乐于奉献的利他精神[2],友善核心价值观涵盖了上述三重境界,是现代人际关系的调和剂。首先,彼此尊重、宽以待人是友善的前提。人生而平等,因此人与人之间没有尊贵与低贱之分,只有职业、性格之别,因此要尊重他人的想法、兴趣,不仅要尊重朋友,还要尊重对手。同时,人与人之间由于家庭背景、性格气质的不同,交往时往往会产生矛盾与分歧,在此过程中要做到宽容待人,不斤斤计较,既要宽容他人的不同,也要体谅他人的无心之失。其次,互帮互助是友善的第二重境界。友善有助于现代社会人们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不仅能够在竞争中获得进步,也能够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共赢,因此,友善能够帮助人们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顺境中共赢发展,逆境中相互扶持。最后,乐于奉献的利他精神是友善的最高境界,人们能够以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别人,懂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甚至为成全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便能使友善的价值最大化,使人生的价值最大化。

(三)友善维护和谐社会生活

友善是维护社会生活的和谐的前提与基础,不仅体现在国内社会,更体现在国际社会。一方面,就国内社会而言,友善能够帮助人们树立共同社会理想,对当代中国而言,就是要团结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以友善为桥梁,将个人梦想追求融入国家梦想[3]。同时,友善能够改善社会风气,转变现代社会所存在的浮躁、冷漠等不良之风,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从而助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友善的态度也能够维护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全球化的浪潮之外,尤其是在各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进行争夺的今天,友善才显得更加不可或缺[4],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人民的普遍诉求,因此,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应当本着友善的态度,既要求同存异,尊重彼此的主权与特色,又要友好合作,相互依存,形成命运共同体。

(四)友善促进人与自然共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在广义上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善,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对自然社会的不断认识、改造:传统社会中人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近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变化,人们开始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根据自身需求改造自然,由此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人类也遭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惩罚,两者的关系日益恶化。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现代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要重塑人与自然的友善关系,因此,我国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友善是两者的共同需求,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也利用自身的智慧改善自然环境。因此,以友善的价值观对待自然界能够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三、立足儒家“仁爱”思想践行友善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友善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丰富的儒家“仁爱”思想元素,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践行友善核心价值观,需要进一步立足“仁爱”思想。由于友善核心价值观与“仁爱”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因此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所发生的变化为立足“仁爱”思想,践行友善价值观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学校与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不仅体现在教育考试过程中,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教育被视为培养个人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古代文人普遍重视自身修养的提升。相较于古代,现代学校与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乏对弘扬“仁爱”思想带来了一定的阻滞。

1.学校教育中育人功能发挥不足。学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能够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系统性影响,但现代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有所弱化。首先,从教师角度来看,很多教师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知识轻人格的偏离状况,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往往忽视自身所承担的育人责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得到道德熏陶;其次,从校园文化角度来看,校园文化发挥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待加强,很多学校缺乏校园文化的建设,校风、校训中缺乏友善元素,且在学生心中产生的影响不足,无法有效地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最后,我国现代教育体制中始终存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虽然素质教育得以大力提倡,但在教育各个阶段中尤其是初高中教育依然对分数和升学率关注较多,由此可见,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忽略了学生的成长,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综上,现代教育的育人功能相较于古代有所减弱,在传承“仁爱”思想,弘扬友善价值观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2.家庭教育中家教窄化家风弱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5]可见,家庭在孩子道德教育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我国古代提倡家训文化,以此形成独特的家风,对人们的精神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家庭教育有所忽视,家庭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家长的参与度降低。一方面,家庭家教窄化: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各项技能的提升,有些家长用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填满了孩子的课余时间,认为成才比成人更加重要,在此过程中忽略了对孩子友善等人格的培养;另一方面,家长忽视家风的建设导致家风弱化:很多家长忙于生计在教育子女上花费的时间较少,加之长辈的溺爱和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现代孩子中存在很多任性、自私、自大等不友善的现象。因此,相较于传统社会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友善价值观在当代的践行缺乏家庭这一基本的教育途径。

(二)交往模式与个性差异的变化

与传统社会相较,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方式愈发丰富化与虚拟化,且人们对个性的追求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友善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在人际交往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有待进一步调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

1.网络普及冲击传统交往模式。传统社会交流媒介有限,人们大多利用见面、书信的方式进行交往,因此人际交往受到时间、空间以及人们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所以人与人之间一旦具备交往条件就容易形成亲密友善的关系。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交往模式受到冲击,人际交往以全新的形式展开[6]。一方面,网络使在场方式转变为远程登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失,所有时间通过网络被移平[7],人际交往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个人与外界的联系加强,交往范围的扩大使人与人之间难以建立传统紧密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网络使人际交往虚拟化,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交往,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对交往所产生的影响减弱,人与人之间能够不受限制平等地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个人依靠网络的匿名性在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展现出不同的状态,使人真实存在的部分消失,从而增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上述交往模式的变化对形成友善的人际关系形成挑战。

2.个性差异拉大影响人际沟通。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成为影响友善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的个体更加追求个性自由,崇尚个性独立,以个人想法和意愿为中心,这一趋势使个体间本就存在的差异进一步拉大,阻碍了交往双方的友好交往。从纵向来看,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在交往理念与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年长者与年轻人成长时代背景不同,交流过程中存在“代沟”,在交往方式上,年轻人较年长者更易接受借助新媒体手段开展交往;从横向来看,不同阶层、职业的人之间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对待生活的态度、关注的社会问题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如果不能相互理解或达成一致,很难形成友善的人际关系。

因此,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来看,人们带着本就显著的个性差异以不同的交往目的、交往方式进行沟通,会对达到与人为善的状态形成一定挑战。

(三)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

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曾在传统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传统熟人社会的瓦解和陌生人社会所面临的道德失范问题对继续发挥友善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形成了一定挑战。

1.熟人社会关系网络逐步瓦解。“熟人社会”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提出的概念,也被称为“小圈子社会”,指人与人之间运用所存在的私人联系所形成的关系网络[8]。传统社会中人们的交往范围相对较小,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极易形成友善的人际关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熟人社会逐步瓦解。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的追逐使人际交往不再限于熟人之间,交往的范围逐步扩大;另一方面,社会人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发生流动,人们逐渐脱离熟人区域进入公共社会。由此,人们常常需要在陌生的环境中与陌生人进行交往,人际关系需要依靠公共理性和法律的保障,传统社会中友善亲密的关系不易形成[9]。与此同时,熟人社会的瓦解并没有完全完成,现代社会中人们既依赖于“熟人社会”的交往模式,“熟人好办事”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同时对于陌生人或新结成的人际关系的态度则相对冷漠和不友善。因此,友善核心价值观有待突破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中发生作用。

2.现代社会存在道德失范现象。在我国正处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过渡中,同时面临传统社会信任瓦解和现代社会信任尚未建立的问题,因此在现代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互信任,出现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首先,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成为人们的处事准则,受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物质至上等消极价值观念冲击人们的思想,强化了人们的利己心,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和利益关系更加突出,缺少人情味;其次,“道德冷漠”现象时有发生,很多人缺乏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态度冷淡、互不关心,对与自己无关的事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类现象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最后,道德失范还体现在当前社会面临的信任危机,有些人利用人们的友善行为进行讹诈,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底线,人们做好事反而需要承担风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社会信任亟须重建。

(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相较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这一矛盾是立足儒家与物为善思想,弘扬对大自然友善的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结构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且新能源替代性不足,因此两者的矛盾始终难以得到缓解[10]。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体现在多方面。例如,由于对GDP指标增长的片面追求,一些地方急功近利,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无节制地破坏;公民环保知识缺乏、环保参与度不高等。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经济水平的提升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现代社会弘扬友善价值观需要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立足儒家“仁爱”思想践行友善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现代社会相较于传统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为立足“仁爱”思想,践行友善核心价值观带来了诸多挑战,直面并解决上述问题有助于以“仁爱”为基础的友善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一)形成育人合力加强道德教育

传承儒家“仁爱”思想中与己为善的观念,需要学校与家庭合力发挥育人功能,及时弥补道德教育的缺失,关注个人身心健康,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1.强化学校育人的主阵地作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让同学们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11]。因此,践行友善价值观,懂得与己为善需要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自身所承担的育人使命,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人格的教化,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友善核心价值观,在学习生活中关爱学生,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其次,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风、校训中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自觉融入校园环境,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受到感染,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最后,要逐步优化教育体制,改变唯分数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人格形成,使学生既能成人,又能成才。

2.弘扬家训文化形成良好家风。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家训文化和良好家风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指导孩子学会与己为善。一方面,运用传统优秀家训文化对孩子进行家教。家训能够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对家庭成员形成规则制约,更利于孩子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因此,家庭内部要形成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的家训,以此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构成良好的家风。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约束自身行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相互尊重和理解,互相关心、爱护,进行平等沟通,让孩子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成长。除此之外,要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形成良好家风,引导孩子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生活中时常审视自己、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以此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不断提升孩子道德品质,使其做到真正的与己为善。

(二)利用网络与个性优势优化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的交往模式与个体特征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因此,在践行友善价值观过程中,要趋利避害,发挥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形成人人友善的良好局面。

1.扬长避短发挥新媒体作用。互联网的发展是把双刃剑,既为人际交往创造了便捷的即时通信工具,又使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因此要对此进行合理利用。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好即时沟通渠道,发挥互联网便捷性、虚拟性的优势。当人与人之间由于距离或时间问题无法进行感情沟通时,利用互联网进行联络可以突破时空界限,维系彼此情感。当人际交往过程中有些问题不适宜当面提出或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线上沟通,使人们表达内心更真实的想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同时,在运用过程中,也要对互联网进行管控,尽量避免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等在人际交往中所造成的误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不友善现象。另一方面,线上沟通并不能完全代替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沟通双方能够通过彼此的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捕捉到对方的内心变化,因此友善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还要将两者相结合,必要时尽量采用当面交流的方式,确保交流效果,以促进友善人际关系的形成。

2.运用个性差异优势互补。个性差异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逐渐拉大,使个体的思维与想法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与认同,从而影响人与人之间形成友善的人际关系,对此,个人之间要做到尊重彼此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差异加强彼此合作。首先,不同年龄的人交往时要多一些理解与尊重,理解彼此由于成长背景不同所形成的生活态度与方式的差异,年长者给予年轻人一些宽容,年轻人给予年长者一份耐心。同时,年长者拥有更多生活经验,年轻人则思维活跃、想法新奇,两者可以在学习或工作中形成友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进步。其次,从横向来看,个体之间常常由于缺乏对彼此工作性质和专业领域的了解而难以形成友好的人际关系,对此,在人际交往中要本着人人平等的态度去尊重、了解对方,不盲目评价、贬低对方,并试图通过合作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增长自身的社会经验。例如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就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彼此学习、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友好的合作关系,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正视与顺应社会变化必然趋势

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仁爱”思想在传统熟人社会中的融入,友善价值观也要在陌生人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解决社会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1.逐步转变熟人社会交往模式。传统社会熟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陌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因此在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过渡过程中,也要逐步转变人际交往模式,以形成友善的社会关系。一方面,要逐步克服熟人社会的交往逻辑,现代社会中依然普遍存在遇到升学工作、买房看病等问题时要找关系、找熟人的现象,坚持秉公办事反而成为不通人情,这种以“关系”代替“规则”的现象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公平正义相悖,容易激发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因此,要转变熟人社会的交往习惯,树立规则意识,遇事先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再向他人寻求帮助。另一方面,要积极适应陌生人社会,努力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在公共社会中处理好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本着真诚、友善的态度进行交往,相互信任、共同合作,改变对熟人和陌生人进行差别对待的状况,努力实现社会和谐。

2.重建陌生人社会的社会信任。陌生人社会不同于古人所向往的“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还有待建立,社会上依然存在很多道德失范现象,陌生人之间的友善尚未形成。对此,一方面,社会成员要规范自身行为,以真诚、信任的态度与彼此相处,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手。同时,社会成员要坚守道德底线,当自己受到他人帮助时不辜负他人的善意,不利用他人的善意进行讹诈等不道德行为,要心怀感恩,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报他人的帮助。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约束。陌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不再依靠熟人社会中的人情来约束,因此需要利用法制培养树立人们的规则意识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从而保障社会信任、促进社会和谐。现代社会面临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并存的现象,熟人社会尚未退出历史舞台,陌生人社会面临种种道德失范问题,陌生人社会的社会信任重建任重而道远。因此,要处理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开展诚信教育和进行道德教化,引导人们践行友善价值观,逐步适应新的社会状态。

(四)调和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儒家将与己为善、与人为善拓展为与物为善,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践行友善价值观也要立足“与物为善”的思想,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调和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首先,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做到顺应自然。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其生存规律,人类也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种,因此要顺应自然规律,不任意改造客观规律。其次,与物为善提倡要保护自然。人类是自然界中最为特殊的物种,因此能够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加以保护,尤其是针对工业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恶化问题进行弥补,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最后,要努力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对自然友善不仅能够改善自然环境,更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要将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更替规律相统一,努力建成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用中国传统“仁爱”思想滋养友善核心价值观,既能够推动“友善”被人们理解与接受,进而成为当代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也能够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新时代社会关系的重构需要全新的友善理念,我国社会人际温情的缺失也使人们渴望友善。为了更好地使社会成员践行友善核心价值观,要立足儒家“仁爱”思想,着眼于时代变迁为人们生存方式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并予以应对,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猜你喜欢
友善仁爱熟人
Life Story
校园“老”熟人,我们的成长大“师”
和熟人相处之道
别忘记跟熟人打招呼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引导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友善”核心价值观
友善:《圣经》中的永恒主题之一
怎样践行“友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