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探究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

2019-01-26 20:30刘义江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公安队伍公安民警国家

刘义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政治安全是指国家政治体系处于结构合理、功能配合、运转协调、变化有序的良好状态。它通常可以从国家主权独立、国家政权稳定、执政党地位巩固、意识形态广纳、政治制度恰适、政治秩序良好等方面来衡量。”[1]国家政治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政治安全在世界各国中均占据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讲话中以南斯拉夫解体为例,特别强调了我国公安队伍对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公安队伍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在面对国内外政治安全危机时,只有具有了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公安民警才会在日常工作中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核心位置,坚定政治立场,坚决捍卫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政治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国家政治必须安全的观念,对可能给国家政治安全造成侵害的外在环境都必须存有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一、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的必要性分析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理论武器。公安队伍是党领导下的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革命队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与公安队伍的性质、职责、任务和宗旨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队伍自身的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增强必不可少。

(一)公安队伍是保障国家政治安全的主力军

在国家安全体系中,政治安全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国家政治安全有了保障,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其他安全才能相对容易解决,否则就失去了保障基础。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任务中,需要一支对党负责、为民服务、秉公执法、严明纪律的队伍来完成。我国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具有对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进行专政的职能,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公安队伍具有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顽强战斗力,能够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任务。

(二)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安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人民群众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这既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所在,也是国家政治安全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是国家政治安全的力量支撑和根本保障。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各项权利,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工作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感的期待。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安全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面对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公安机关要勇担政治责任,在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民安全为中心,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坚决依法贯彻执行国家政治安全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各项权利,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用实际行动来回应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安全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公安队伍的内在职责

1.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

“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2]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公安机关肩负着对极少数危害国家安全、人民利益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对出现的暴乱、骚乱、恐怖事件、暴力犯罪等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必须予以坚决彻底的打击。因此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是公安机关必须肩负起来的政治责任。

2.公安机关的任务要求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3]。公安机关的总任务就是要维护好国家安全。依据公安法律法规,运用警察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中,一方面是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是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犯罪行为发生,对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和惩治。

二、当前我国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研究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就要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宏观思路去探讨随着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多变,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面临的各种内外挑战和威胁。

(一)公安队伍在国家政治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

1.来自国际方面的挑战

一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对国家政治安全带来的挑战。西方国家凭借着他们在世界上领先的经济、国防、科技实力,干涉我国内政,构造“中国威胁论”,强行推行西方式民主。二是“颜色革命”对我国政治安全造成现实威胁。西方反华势力大力宣扬“普世价值观”,攻击、渗透和破坏我国国家政权,企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进行政权颠覆。三是领土争端对国家政治安全带来的威胁。近年来我国周边领土争端时有发生,“南海争端”“钓鱼岛争端”“中印边境领土争端”等,对我国国家政治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来自国内势力的挑战

当前国内势力的挑战主要为:一是以分裂国家为目标进行的暴力恐怖活动威胁。例如“东突”恐怖势力所制造的系列暴力恐怖事件。二是“藏独”“疆独”“港独”等势力进行的民族分裂活动产生的威胁。他们的分裂活动,对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造成直接威胁。三是以宗教为幌子极力鼓吹宗教极端思想,煽动策划恐怖、分裂活动的宗教极端势力造成的威胁。

3.来自公安队伍内部的挑战

公安队伍内部挑战主要包括:一是部分公安民警国家政治安全理论基础薄弱,缺乏总体国家安全意识,缺乏对国家政治安全理论的深入学习。二是多元价值观的传播影响公安队伍的价值判断,社会思潮多样化导致部分公安民警在思想上出现偏差。三是极少数公安民警消极腐败现象影响国家政治安全。

(二)当前我国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现状分析

1.部分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欠缺

部分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欠缺,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政治安全问题警觉性不高、反应能力不足。公安队伍一旦缺乏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将会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2.对国家政治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高

当前部分公安民警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意识上存在着单一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认为负责国家政治安全的主要是军队,公安队伍主要是配合军队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且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二是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片面理解为打击犯罪,注重于打击,轻视预防,认为只有通过打击就能维护好国家政治安全;三是缺乏总体国家安全意识,片面地将国家政治安全单独罗列出来进行研究,缺乏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将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社会等方面的安全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三)全媒体时代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威胁日益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4]全媒体时代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因此面临着在全媒体时代如何维护好国家政治安全这一项“紧迫”课题。

1.全媒体时代对国家政治安全构成威胁

全媒体时代对国家政治安全构成的威胁主要为:一是网络发展导致政治参与无序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国内政治激进分子、民族分裂分子、暴力恐怖分子、邪教人员等)和国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在网络上发表攻击国家主权、政权、制度等方面的言论,引起国内一些不明真相的公民怀疑我国的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执政党地位的合法性,导致公民不信任。例如,2018年发生的“法轮功”非法入侵个人移动通信设备案。二是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颜色革命”。西方国家凭借着在世界上领先的信息工业,通过网络传播“普世价值观”“人权主义”“个人自由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进行政治煽动,妄图促使我国公民民主意识、价值观念、国家意识逐渐淡薄,通过“颜色革命”颠覆我国政权。

2.全媒体时代对公安队伍政治安全意识构成威胁

进入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势必会对我国公安队伍造成一定影响。一是国内外反动势力通过网络传播西方“自由主义”“指导思想多元化”“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企图通过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而影响公安队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造成公安队伍“中立化”“非政治化”现象出现。二是境外敌对势力和间谍机构通过网络对个别公安民警进行政治煽动和政治策反,通过金钱利诱、感情拉拢,动摇民警政治立场,窃取国家机密等重要信息,为其所用。

三、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的主要内容

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的主要内容与新时代党对公安工作的内在职责界定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属于国家政治安全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是公安队伍的职责所在。

(一)确保党执政地位不受挑战

“执政党执政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5]在中国,执政党就是中国共产党。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因此公安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确保党执政地位不受挑战,为党的长期执政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公安民警要始终坚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开、纪律严明的要求,坚决服从党的命令,听从党的指挥,牢固树立确保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受挑战的安全意识,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个根本原则,不断增强维护党执政地位不受挑战的安全意识。

(二)维护国家主权独立与国家统一

国家主权是国家利益的最高体现,也是一个国家能够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统一上要依据国家法律和公安法规同破坏国家主权的特务、间谍、境内外反革命分子以及各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统一的犯罪势力进行斗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公安民警在进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斗争中要树立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统一的安全意识,要时刻明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铭记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时刻都会发生,必须时时绷紧头脑中的安全弦。只有这样,我国公安队伍才能完成好维护国家主权独立与国家统一的重要任务。

(三)维护国家制度的安全与稳定

当前我国政治制度面临挑战:首先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力鼓吹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及其运行模式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全球不断散布关于我国政治制度危害的谣言,形成对我国的政治包围。其次是国内的反动势力极力鼓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对国内民众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和制度怀疑。公安队伍是党领导下的具有武装性质的队伍,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和政治辨别力,面对我国政治制度面临的国内国外挑战,公安队伍要树立对我国政治制度的高度自信,坚定政治立场、原则,做到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公安民警在面对各种势力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挑战时,要自觉抵制破坏我国政治制度的违法行为与言论,维护我国政治制度安全,坚决打击对我国政治制度的破坏行为,切实维护国家制度的安全与稳定。

(四)确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当前我国政治安全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意识形态中的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全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6]。当前公安队伍内部个别民警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政治立场不坚定,理想信念发生动摇,面对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抵抗力弱,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对维护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公安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公安队伍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确保公安队伍时刻保持在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高度戒备,确保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四、当前形势下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的路径探索

面对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必须创新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的途径,从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机制上对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进行创新,确保公安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圆满完成各项国家政治安全任务。

(一)坚持公安姓党

中国稳定发展的最大压舱石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安姓党是公安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我国公安机关是捍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力量,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关系国家安危。”[7]公安机关是定国安邦的重要基石,决定了在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工作的绝对领导。开展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公安民警政治理论素养,使公安民警坚定政治立场,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注重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公安队伍,武装公安队伍,培养公安队伍,确保公安队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增强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圆满完成各项国家政治安全任务。

(二)开展集中教育活动

1.国家政治安全意识理论教育

增强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首先就要对公安队伍进行理论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对公安队伍进行理论教育就是要对公安队伍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国家政治安全相关理论进行教育,深入学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为统领的国家安全法律法规。通过理论教育让公安民警了解、认识到公安队伍与国家政治安全的紧密联系,深刻理解关于国家政治安全的相关政治理论。通过理论教育,使公安民警能够忠诚、坚定、机智、果敢地完成各项国家政治安全保卫任务。

2.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实践教育

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在公安民警了解掌握国家政治安全相关基本理论、基本内容之后,一定要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才能牢固树立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引导公安民警积极参加有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行动和任务,在实践中磨砺公安民警,不断提高公安民警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从而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做出贡献。例如: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专项行动,举办国家政治安全教育警示大会,或者召开立功表彰大会等等。同时在开展实践教育过程中要严防“低级红”“高级黑”现象出现。只有通过开展实实在在的实践教育活动,才能让公安民警牢固树立国家政治安全意识。

3.坚持人民安全宗旨教育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最核心的部分,其他安全都应统一于人民安全。人民安全高于一切,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髓所在。”[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10]因此在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教育中就必然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教育。教育公安队伍要深刻理解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公安”的本质属性。

4.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11]要利用网络平台对公安队伍进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让公安民警知道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网络安全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特别突出、重要。通过教育要使公安民警清醒地认识到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在网络上表现得十分突出。例如各种敌对势力通过网络进行“恐怖主义”“极端宗教主义”“民主分裂主义”“普世价值观”等破坏国家政治安全的思想传播。通过加强公安队伍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让公安民警在思想上对网络安全引起高度重视,在行动中对在网络上破坏国家政治安全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和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三)健全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培育机制

“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增强工作机制,是指公安队伍在一定决策机构指挥下,在一定目标引导下,在一定动力驱动下,在一定体制保障下,共同协调,实现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增强工作整体目标和功能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方式。”[12]首先要健全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培育常态机制。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健全培育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在日积月累中进行不间断教育。其次要健全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培育的激励机制。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增强离不开对公安民警的激励,通过物质、奖惩、环境等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公安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情绪高涨、意志坚定的条件下完成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各项任务。最后要健全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培育创新机制。公安队伍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培育工作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不断激发公安队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战斗力。

猜你喜欢
公安队伍公安民警国家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人民警察节定在哪天,大家怎么看?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分级管理初探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论我市公安队伍思想建设状况及对策
公安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