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迎接新变化

2019-01-26 22:33王淼
中国信用 2019年8期
关键词:承诺制信用基础

◎王淼

一个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制正在开始建立。

我们知道,基础这个词的份量有多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把它放在了标题加以推进。

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商业环境,让在中国的所有生意都做得更加容易,是中国领导人的改革雄心。以“放管服”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被称之为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信用建设的巨大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多少过去多年难以解决的陈疴旧疾,随着信用机制的引入迎刃而解。

山东省烟台市深化食品经营许可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将许可审批时限压缩了三分之一;江苏省宿迁市开展“信用承诺简化审批”,备案类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审批时限由58个工作日优化为22.5个工作日……例子太多了,不再一一列举。这里更想说的是,在这样一场变革中,各地方、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迎接这场信用监管带来的新变化。

要以更强的担当精神迎接这场革命。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将更加重视市场的作用。实践证明,通过信用承诺制、信用信息协同监管等方式,完全可以将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减下来,把最为宝贵的时间资源更多地留给企业。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过程中,有些部门的权力会受到影响,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方便的同时,工作量可能也会有所增加,这就需要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勇于自我牺牲,实实在在地让监管体制改革的成果落到实处,而不是为企业的发展设置无形的“玻璃墙”。

要以更强的执行能力迎接这场革命。与政府以往的其他监管不同,信用监管要靠信用记录和信用信息,通过具体的办法、流程和技术手段来实施,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快打通信息孤岛,将更多更全面的信用信息汇集到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上来。同时,在这样一场监管革命中,过去“单兵作战”式的工作方式将彻底改变,更需要大家提高协同合作意识,相互补台、精诚合作。如在开展联合奖惩时,一些部门可能暂时还面临一定的政策、机制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主动探索,及时沟通,寻找可行的工作路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标化为工作的实际。

要以更强的创新意识迎接这场革命。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各级地方政府,信用监管毕竟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创新空间。这些年来,在信用监管领域出现了不少好经验,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六个双”政府综合监管、广东惠州的中介超市、湖北黄石的投资项目审批承诺制等,都是围绕解决本地区的突出问题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的成果。《意见》的出台,在顶层设计上明确了方向,而能否真正让信用监管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关键要发挥各地方的首创精神,在这方面我们还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改革大潮已经扑面而来,每个“信用人”也必须在变化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奋发有为,共同书写中国信用社会建设中的精彩篇章。

猜你喜欢
承诺制信用基础
关于社会投资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的相关问题研究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承诺”取代“证明”折射责任理念之变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
新时期关于人事考试告知承诺制的几点思考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