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认知程度提升的探讨

2019-01-27 11:20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312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群体心理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312000)

心理问题多指心理学相关的问题,也就是心理学概念,也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心理失衡等。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适应能力、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能力、就业压力等方面,意志力脆弱者将由这些问题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导致休学、自杀等。而大学正处于人生第二次断乳期,该时期的青年人心态波动较大,更应注意其内心浮动。然而传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社会对心理概念的认知程度,并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积极面对自身心理问题。因此,本文提倡通过有针对性的艺术展览开展,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与看法。

一、 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认知的多角度分析

1.个人因素

(1)对自我认知不足

有学者研究表明,大学生不合理的自我认知可分为,“自我贬损型、自我夸大型、自我冲突型、自我迷茫型”。很多大学生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容易出现全盘否定的消极心态。例如当一件事情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时,会对自己过分苛责,认为自己一无是处,随后采用逃避、放弃等方式面对。也存在过分自大的情况,自我评价过高,脱离实际。遭遇质疑时反应剧烈,责备他人,对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容忍程度较低。以及心理不稳定者,情绪忽高忽低,易受外界影响。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差距时,他们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长期持续这样的心态,会使其最后变得无所事事。

(2)盲目追求个性化

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当下大学生群体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多受父辈祖父辈的关注。思考问题时更为独立,多强调个人主义,且注重隐私。以及,过于形式化的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早期没有完备的认知自我能力。因此他们在处理个人问题上,更倾向于自我解决,或寻求密友的帮助。长辈与老师的关心,或许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阻碍问题解决的行为。一些形式不恰当的道德教育,也将间接的引起学生排斥“正确思想”,产生反叛心理。在对自我认知不足的前提下,盲目的追求个性,标新立异,将生活重心本末倒置。

2.学校因素

(1)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过于形式化

目前存在学校对心理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投入的师资过少,教学体制不够完善。许多心理相关课程的开设过于形式化,因此无法将心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从而间接导致学生对心理问题的不重视,或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无法自身解决的现象。

(2)学校对心理知识传播太扁平化

多数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并未很好的发挥作用。该类心理咨询中心所开展的心理活动,缺乏趣味性,学生参与率低。以及,对于校方所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宣传过少,以至于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心理咨询预约的流程。而学校举办的心理讲座,大多只能吸引本身对心理学有兴趣的同学,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是不起作用的。心理概念与心理知识太过扁平化的呈现,会减少学生对其接收的程度。

3.社会因素

(1)社会对心理问题的科普有待加强

目前社会对于心理问题已有一定认识,但多数人对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无法正确估算,认为它深不可测,在应对时毫无头绪。然而事实上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现实客观的,认知的匮乏会在后续问题的解决时产生很大阻碍。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到,由于传播媒介对信息的选择性加工与结构重构是人们无法意识到的,大部分人就将这种“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同时,不论是社会性还是个人的“刻板成见”,都将对社会起控制作用。当今是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存在许多活跃于社交平台且拥有众多粉丝的用户,其言语力量不容小觑。而当代网民存在易煽动与热衷效仿的特性,非正确性的舆论导向将不利于事物本身的全面呈现,从而导致大众对其的误解。

近几年与心理相关的高频词汇有,抑郁症、原生家庭、亲密关系、贩卖焦虑等。这说明了当今社会对心理问题已有一定讨论,但这背后也存在一些“话题制造者”,利用群众心理,使大众沉浸在一些毋须有的伪话题之中,加深大众对心理问题的误读。例如,经误导性文字传播,一些人将自己的性格缺陷都归结于原生家庭,过度放大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并否认自愈的可能性,回避正面解决家庭矛盾,从而导致与父母的疏离,错失本可以和解的机会。

同时,我国缺乏成熟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且存在大众认为心理治疗费用过高不值得的现象。这些也都是基于,大众对心理认知匮乏的前提。

(2)社会被传统思维所禁锢

许多本土心理学研究者多在孝道、面子、人情,等方面开展研究。这侧面说明,大众在处理自我关系时较看中这些问题。中国一贯的“面子文化”,以及社会包容度的缺失,也是使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心理问题有正确认知的一大绊脚石。

部分群体认为心理问题不能算作病,可以不药而愈;另一部分群体认为心理问题是极具隐私性的个人问题,不能被熟人知道,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还有一部分群体因担心个人隐私的泄漏而放弃求助;只存在小部分对心理概念有较全面认知的群体,他们能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失衡,并在必要时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父辈祖辈,相较青年人更遵循传统思维,面对心理问题大多停留在带有贬义色彩的固化认知,以至于下一代人在处理自身心理问题时存在一定阻碍,同时也将碍于社会对心理问题认知的提升。

二、 通过艺术展览提升大学生心理问题认知程度的优势

1.艺术展览的当代发展

当前艺术展览模式发展主要倾向于:规模较大的探索性总结性展览、延续以往主要艺术活动的展览、前卫性的艺术展览以及展销为主的艺术博览会等。在描述客观事物或现象时,艺术展览的形式相比乏味、扁平的文本陈述,形式上更具趣味性,内容上更具综合性。

通常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形式,多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讲座,组织班级或团体开展心理活动,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此类形式多流于表面且无趣,无法有效的吸引当代大学生对心理概念的关注,以及对自我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思考。而艺术展览将丰富其概念与呈现形式,因为艺术作品的创作,并非针对单一事物进行简单的阐述。它是一种作者的自我表达,所运用的符号与象征也经由作者选择与加工。这样最终呈现的作品带有个人特质,也具有更强的代入感。因为许多当代艺术作品之所以蕴含如此强的能量,是因为作者本身身处当下这个时代环境,且做到了真诚彻底地表达自己。因此,这样的艺术作品与整个艺术展览的呈现,将比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能走近当代大学生群体,影响也更深远。例如各个城市的双(三)年展,即集合了全球范围的艺术家们,其一部分以该城市为母题进行各层面的讨论与创作,涵盖的内容远多于历史、民生等角度。这是进一步打开这座城市的大门,同时也反映了当代艺术当前面貌与前沿的探索。

2.当代大学生接受心理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追求独特小众,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例如新媒体艺术,其目前主要指利用网络、录像、数字技术等科技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其“科技性、交互性、虚拟性、观念性、注重体验性”,皆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新媒体艺术为观者带来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艺术的全新体验,它为观者塑造了一个体验空间,使用多种技术令观者不仅限于“观”,而是全方位的体验。这种具有强烈冲击性的呈现方式,会令当代大学生感到新奇且接受起来更为容易。同时,新媒体艺术强调打破传统形式的限制,通过细微控制,引导体验者触发“机关”,赋予作品新的意义,增加作品可读前提下的内涵容量。而如今,新媒体艺术已经渗透进当代艺术的各领域之中。

同时,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还盛行“朋友圈文化”,因此艺术展览对于该文化群体而言,在欣赏艺术作品之余,主要是拍照留念场所或是社交场所。针对这一现象,应提倡一定商业化的艺术作品创作与艺术活动开展,或是使当代大学生群体参与到艺术作品创作中去。

三、 通过艺术展览提升当代大学生心理认知度的策略

1.增加心理相关互动型艺术展览的策划

例如源于萨格勒布市的失恋博物馆,展览内含了许多属于某段恋情的信物,并附有说明文字解释其来源与意义。虽然每段恋情都不相同,但其中的情感是互通的。观者能在其中找到共同点产生共情,以达到对自我的开解,与对过往的释怀。该展览接收展品捐赠与留言,增强了与观者的互动。更进一步的促进了人们对逝去情感的交流,帮助他们直视伤痛,积极面对新的生活,达到一种心理疗愈的作用。

也可与上海曾开设过的死亡体验馆,这类沉浸式体验相结合。该体验馆模拟的是,社会性与身体的双重死亡,旨在帮助对参与者自我认知与生死命题的探索。此类互动性较强的艺术展览有益于观者近一步的走进作者或策展人所营造的氛围中,增强体验感,从而加深思考与记忆。

其互动性还可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上,例如运用新媒体艺术,使用影像、动画等一些便于传播的载体,从而达成一种艺术展览场所的拓展。使其内容传达更快捷,阅览更方便。以达到在生活的其他层面,也使所传达的概念出现在受众视野。

2.促进艺术展览与生活场所的结合

商业空间与艺术展览的融合已经屡见不鲜,k11艺术购物中心、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复兴艺术中心等都是典型成功案例。美术馆、博物馆对大众而言是较为严肃的艺术场所,且大多数人并不会前往散落在城市各地的大小艺术场馆去欣赏艺术作品,但对各大商场的青睐频率,正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增加。面对喜欢新鲜事物、追求前卫且喜爱将商场作为放松、社交场所的年轻人,商业空间与艺术场所的结合应运而生。这种“博物馆零售”的模式,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感觉上高雅惬意的生活体验,使其在休闲之余也参与了对某个话题的思辨。

艺术展览也可开进校园之中,使学生、老师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与艺术展览的策划,从而加深他们对展览的关注度以及展览内容本身的理解。

3.促使大学生群体参与参展作品的创作

各大美术学院每年所开设的毕业展已成为当下时兴的一种艺术展览,其作品涵盖了社会不同方面的现象,具有人文关怀。由于出自不同专业学生之手,作品形式多种多样,造型迥异,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同时,作品本身所携带的含义是多层次的,值得从创作时代背景与针对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多方面的讨论。在这样一个作品数量密集的毕业生作品展览中,无论从单个作品出发讨论,亦或从当代的艺术类大学生视野聚焦点出发,皆有意义。将这些经过认真打磨的学生作品展览出来,一是能使作品发挥作用,使某个事物或现象进入观者视野,并产生一定讨论与反思;二是能促进当代大学生寻找到同龄人间的共鸣或差异,进而反观自身;三是在欣赏和反思之余,鼓励当代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运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创造。

除了正式的艺术类毕业展览,不同系别在每个课程结课时的阶段性课程展也具有一定意义。虽然每次的成果不算完美,但倘若一次针对一个主题,或者每次针对同一主题但采用不同形式、角度来表达,这对于参与、参观的学生与老师而言,都是具有连续性的良好启发方式。若是针对心理问题而在校园中多次开展此类课程展览,受益的将不止是作品的创作者,还有其他师生。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我,在讨论中打开自我,在反思中完善自我,实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四、 结语

使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心理问题的认知有所提高,并非是光靠单方面价值输出就可以达到的结果。在提高该群体对心理问题的认知程度时,首先应基于社会客观现实,考虑到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力,且遵循该群体的普遍接受心理。通过艺术展览与生活场所的结合,采用互动性强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并使当代大学生群体参与进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来,从而达到使该群体,乃至全社会提高心理问题认知程度的局面。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群体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心理小测试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心理感受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