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企业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浅析

2019-01-28 13:35
中国市场 2019年3期
关键词:团组因公外事

李 昕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十二五”时期,中石油企业国际合作业务不断发展,海外市场开发、工程技术服务、对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十三五”规划更是提出了“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新目标”。在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下,中石油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中石油企业在海外经营快速发展的同时, 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越发重要,所面临的瓶颈也越发凸显。如何进一步规范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杜绝违规问题,实现降本增效,成为中石油企业国际化进程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 中石油企业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中石油企业在制度建设、出行保障和政策执行方面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制度建设方面。大部分单位通过制定《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和《因公护照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职责和监管机制、出国立项审批、短期出国团组公示、证照管理规范、出国费用管理和出国教育等方面内容,有效指导和规范了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出国(境)管理工作各领域、各方面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保障出行方面。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涉及出国立项审批、因公护照和签证办理及日常管理、签证和出境证办理等各个方面,每一项工作都牵系着公司及员工利益:立项的及时报批、护照及签证、出境证的及时办理将直接左右公司领导或海外项目人员是否能及时赴境外执行公务。因此中石油企业每位外事经办人一直秉承“外事无小事,外事成大事”的工作理念,把千方百计服务海外业务发展视为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重点。

三是政策执行方面。严格执行短期因公出国(境)团组公示制度,按照中石油集团公司要求,各石油企业纷纷启动短期因公出国(境)团组公示工作,建立、完善本单位出国信息公开机制,对短期因公出国团组人员信息、出访目的、经费来源和行程安排等内容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此外,所有单位实行因公护照专人收缴保管制度,由各单位外事主管领导及外事经办人分级负责,明确护照管理职责,部分单位还建立了《主管外事领导及护照管理人员信息备案表》。外事主管领导负责监管,外事经办人负责收缴并保管好回国休假人员的因公护照。各单位必须依托系统规范因公护照借、还管理,集团公司国际事业部每月通报各单位因公护照管理系统使用情况。

2 中石油企业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中石油企业在制度建设、出行保障和政策执行方面已取得良好成绩,但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一是出国(境)团组数量逐年增长,护照、签证办理量显著增加,各国签证办理要求不断变化,签证办理难度加大。二是因公护照管理难度大,护照丢失、被盗窃和损毁现象仍较普遍存在。三是海外市场开发和对外合作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偶发性,提高了出国任务规划的难度,对规范出国(境)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出国教育培训往往滞后于形势变化,教育培训模式需要升级,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需求大大增加。五是机票预订后的后期管控力度较差,机票noshow(误机)问题较普遍存在。

3 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发展方向

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属于行政人事管理,政策性强。因此,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应当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建立、健全因公出国(境)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关键环节审批,从而在中石油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传统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为出国人员办理出、入境手续,因公出国(境)管理相关部门作为服务窗口,要为出国人员做好相关服务,以保证人员顺利赴海外执行公务和倒班。但是,这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新时期、新形势下中石油企业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必须改变过去相对被动,以服务为主的角色定位;应以国际化发展战略为导向,重新调整内涵,确立“管服并举”方针,以管理渗透和规范服务的管理模式,实行从“出国(境)手续办理”到“出国(境)管理”转变,从企业发展战略层面上体现出出国(境)管理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和纪律性。因此,加大因公出国(境)管理力度,将管理融入服务之中势在必行。

严把管理关口,狠抓过程管控是出国(境)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出国(境)管控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抓得细、做得实。

3.1 出国(境)管理制度上实行弹性长效机制

出国(境)管理相关部门应按照中央政策方针及中石油集团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在建立健全本单位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的同时,应在制度框架内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发挥管理能动性。新项目调研、商务技术谈判,国际会议、突发事件处理等已成为短期出国(境)立项的主要范畴。这一类别团组的特性要求出国(境)管理部门不能对此类团组实行“一刀切”的管控,在严格坚守外事管理红线的前提下,在制度框架内给此类团组留出空间。

3.2 建立机票预警机制,合理节约国际旅费开支

国际机票费用是中石油各企业部必不可少的一项费用支出,如果人员行程临时变更或未记清启程日期造成机票误机,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尤其是法航、荷航一旦误机机票就作废。机票预警机制以降本增效为出发点,在机票到期前5天预警,以便各单位外事人员有足够的时间与项目部沟通、确认行程安排,避免误机导致的航空公司罚款和机票作废。通过机票预警机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旅费支出,为公司节约成本,将降本增效落到实处。

3.3 签订护照保管及上缴承诺书

因公护照是中国公民因公出国(境)的身份证件,妥善保管并按时上缴因公护照是顺利执行出国(境)任务的前提。为提高出国人员护照管理意识,加强出国人员对护照管理规定的学习,建议各单位启用出国人员《护照保管及上缴承诺书》。让每位出国人员出行前了解保管好护照的重要性,明确如何保管护照、如何避免护照丢失、损毁及丢失、损毁和被盗抢的惩罚措施等内容。

3.4 注重出国教育时效性

由于海外各项目国家社会安全风险等级根据海外的实际情况不断发生变化,出国教育题库也应做出相应调整。同时应该关注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在每次出国教育考试中体现出时效性。此外,各单位应不定期抽查出国人员出国教育在线考试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出国资格。

4 结 论

在中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只有不断规范出国(境)管理,“管服并举”,从“出国(境)手续办理”向“出国(境)管理”转变,促进出国(境)管理工作全面升级,才能有效推动企业海外市场开拓,促进对外合作发展,实现降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团组因公外事
东风汽车股份:海外出口大跨步前进,赶超 2021 年全年
《因公檄按游黄山》
外事之窗
习总书记“下团组”
戒急用忍 行稳致远——外事监管六大问题答疑
一组成功的“外事报道”出炉始末
习近平下团组的6 个重大关切
口译不宜“任性”:基于语料库的外事翻译等效探索
省级综合性医院人员因公出国特点与管理对策
广州五十周岁以上禁因公出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