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能力的实证研究

2019-01-28 08:09张洪东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19年47期
关键词:学院智慧院校

张洪东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尤其在2019年,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扩招100万人,这充分显示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决心。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综合教育能力的象征,各高职院校纷纷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深化推进信息化应用与管理。本文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实证研究了信息化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12年,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单位,学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校园网建设一直按高标准、高要求进行,先后投资数百万元用于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成了覆盖全院的网络化学习和工作环境,基于校园网的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建设逐渐丰富和完善。

网络覆盖了学院教学、办公、学生宿舍,24个楼座全部接入校园网,形成了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的网络架构;网络交换设备采用双核心万兆交换机,全面支持虚拟化技术,建成的虚拟化数据中心,可虚拟100台以上主流配置服务器;校园网信息点6000多个,出口总带宽4.5G;校园无线网络建设逐步推进,覆盖教学办公区域和宿舍区域,面向全院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

建成的数字校园平台,将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业务系统统一整合,实现统一门户、统一标准、统一数据,消除了信息孤岛。搭建了网站服务、DNS、FTP、邮件系统、数字图书馆、网络杀毒、vod、视频直播等应用系统;建成了大容量网络存储,存储容量超过80TB;配备了环境监测系统、网络杀毒、防火墙、流量控制、上网行为审计等安全产品,有效保障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为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础。

二、信息化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实证

学院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尤其是信息化教学改革,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实施全过程信息化,改革了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目标的高度统一。

(一)“智慧”的教

广大教师从教学设计环节进行探索,设计应用混合式、PBL、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雨课堂、对分易、微助教、蓝墨云班课等智慧APP,全过程实施师生交互。以“物业信息系统实训”课程为例,授课老师通过网络综合教学平台建设课程网站,在课程网站中设置课程介绍、课程资源、课程学习、课程作业、微课视频、在线测试、课程思政、课外拓展、课程下载等栏目,上传了PPT、电子教材、微课视频、文档资料等网络资源,实施O2O混合式教学。

教师通过智慧APP进行线上考勤、同步资源、设置讨论区、在线测试、布置课后作业、课后在线答疑,突破了传统的45分钟课堂,课余时间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回复,拓展了教学空间;通过AR、VR、360度漫游、3D动画等模拟职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智慧”的学

学生通过智慧APP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自主学习,不受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根据自身知识基础和兴趣,选择相应的知识模块进行个性化学习;通过老师提供的“趣味游戏”教学资源,实现快乐学习;通过智慧APP学习排名,激励自身的学习参与度;通过雨课堂等智慧APP加入到老师的授课班级,实时查看课程课件库、试卷库,并可在听课时同步教师课件和课件重点圈注,掌握课程重难点,相对于传统教学,更有效地保证教学效果。

(三)“智慧”的管

相对传统教学管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管理更加智慧。通过数字校园平台上的教务管理系统,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室、实训教室、机房等资源的数字化排课,进行1万余学生的教材预订、分发、帐务统计,进行各级各类考试的编排,进行学生学籍信息的统计查询,进行新生信息的录入和毕业生信息的查询,提升管理效率。通过综合数据分析平台,教学支持单位可远程统计教室使用情况,推荐自习室;远程监看教室内设备工作状态,远程管理投影机、计算机、交互式一体机、音响设备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IP电话等技术手段远程协助,解决授课老师通过网上报修的故障,实现人性化服务。

(四)“智慧”的评

信息化手段可以协助教学评价主体实施“智慧”的评。通过智慧教室内的教师摄像机、学生摄像机全方位录像视频,依托智慧教学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课堂学生行为和教师授课行为,通过课堂内学生的“举手”、“侧身”、“低头”、“扭头”、“起立”、“背身”等行为,评价学生的学习参与度;通过学生的“快乐”、“愤怒”、“疑惑”、“平静”、“厌恶”、“恐惧”、“惊讶”等情绪占比,评价学生的学习接纳度。通过微格教学视频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仪表、仪态和语言习惯,发现常出现的“口头语”、“小动作”,协助其有效改正。这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评价,是传统评价所无法比拟的

三、信息化提升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实证

科研信息化是科研工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信息化应用体现在课题申报信息化平台、科研活动抢票平台等方面。

(一)课题申报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提升了课题申报成功率

信息化对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变革,过去课题申报须提供大量的纸质材料(包括申报书、活页、汇总表等)并逐级盖章,相对程序较为复杂,现在只需通过网上平台提交,科研处负责单位审核,再由课题主管单位组织专家匿名评审确定名单。2018年度,学院校外高质量纵向科研课题立项实现新突破。通过信息化平台申报课题14次,共获得省市级科研课题立项29项,数量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二)科研活动抢票平台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学院科研处打造“海斯曼”大讲坛品牌,连续四年获得市社科联重点科普活动项目资助。活动前一天,开通抢票平台,学生通过APP程序登陆抢票,每次活动票在开始后30秒就被一抢而空。抢到票的学生有资格进入讲坛学习,他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讲坛过程中,学生能认真听主讲教授的报告。在一次次科研主题学习中,提升了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2019年学院获得山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培育优秀学生创新团队多个,学院获“优秀组织单位”。

四、信息化提升高职院校管理能力实证

信息化促进了行政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流的应用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升了工作效率

学院党政办公室推行使用OA工作流,推广财务处《名校建设经费使用审批》工作流、科研发展处《海斯曼学术活动备案》工作流、组织人事处《教职工请假审批》、《因私出国(境)人员审批表》等工作流、教务处《监考调换申请》等工作流、教育信息中心《课余时间多媒体教室使用申请》、《学术报告厅使用申请》等工作流。审批人通过可手机APP进行审批,同时对工作内容有通盘把握,重点事项还可签署相关意见,这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深受广大教职员工喜爱。

(二)信息化促进人事管理工作数据化和科学化

学院人事处通过数字校园平台的统计数据,有效梳理把握全院教职工的基础信息,做到全局科学管理。在各级各类上级奖励评比过程中,人事处老师直接从数字校园平台中获取相应的数据,并作为上报候选人员的佐证材料参考,充分发挥了人事数据协助决策的作用。

(三)信息化促进资产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信息化改变资产管理方式,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并实现资产管理动态监控。学院采用数字校园平台中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入库、出库、盘点、维护,确保资产管理规范化。设备设施采购入校后,首先由使用部门入库资产,生成资产验收单,待确认后打印二维码(RFID),通过射频技术确保设备在合适位置,未登记发生位置变化即进行报警,这样实现资产管理科学化。

(四)信息化提升学生资助的精准度

学生工作处管理全院1万多学生,学生都是独立个体,因其背景、生源地、家庭状况等差异性导致不同群体需求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精准化服务的方式要多样,涉及纬度要广,需要精准定位到单个个体需求。通过数字校园平台获取学生的日常消费明细,对照平台内学生的家庭信息,实现精准资助。另外还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食堂、图书馆、宿舍的出入管理。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信息化在高职院校中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智能,必将会更进一步地协助学校决策,提升高职院校综合教育能力。

猜你喜欢
学院智慧院校
初等教育学院
学院掠影
有智慧的羊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院校传真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