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并修双引擎驱动下的中职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探索

2019-01-28 22:54杜佃龙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机器人育人技能

杜佃龙

邯郸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河北 邯郸 056106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对产教融合以及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全面的落实,是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这对中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想要更好的面对市场竞争,不管是技能水平,还是道德修养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在很多企业当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发展潜力、企业文化匹配程度以及岗位技能水平都非常的关注,这也意味着,只有德技并修的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相关工作岗位的需求,并在激烈的岗位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因此,针对中职院校中的人才培养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德技并修双引擎驱动下中职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措施

(一)人才培养规格及清单化。人才培养应该涉及三个维度的要求,具体包括:职业素养、技术技能以及道德品质。其中职业素养以及道德品质应该将“授人以筌”作为重点,而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则应该将“授人以渔”作为基本原则,根据这三个要求,对清单化的管理理念进行引入,并通过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以及协同育人等形式来解析任务清单,使教师、企业、家长以及学生能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路线,以及学生的学习任务构成进行全面的了解,而在获得明确的目标以后,能够使角色执行效果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择向培养。教师应该在第一个学年,就帮助学生确定自身的生涯规划,了解学生和家长想要先升学,还是先就业,在确定学生及其家长意愿以后,帮助学生明确学业规划的重点,对于选择先就业的学生,应该将其生涯规划的重点放在产教融合、技能大赛以及预就业训练等方面,而对于选择先升学的学生,则应该将夯实专业基础以及升学公共课程作为重点。但不管是何种规划方向的学生,都应该在原有的规划课程基础上,设置专业文化课程,让学生通过对专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人物事迹的学习,提升其专业兴趣,强化其职业道德[1]。

(三)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应该将全员、全过程以及全方位作为指引,根据专业课程的难度以及授课顺序,对教师构建能力提升计划。学校应该对教师加强实训指导,使所有教师都能得到相应的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并严格落实考核工作,而通过考核要求的教师,才能负责相关专业的教学任务,除此之外,要尽可能的聘请具有知名企业认证,丰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对于现有教师,也要给予机会,参加外出培训和深造,当然,也可以经常组织教师去到企业当中参与实践,使其能够深入到工作岗位当中,通过参与工作以及实践交流等方式,对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企业当中的岗位需求,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教材以及教学项目进行开发。

(四)进行产教融合,强化预就业训练。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预就业训练的有效支撑,可以说预就业训练是中职院校完成教学计划、落实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该项训练需要在学生完成专业理论学习以及实践教学任务以后实施,是对原有顶岗实习模式的改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其主要是让学生进入到企业合作的多家公司当中进行调研,并组织学生对企业生产车间进行观察,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适应企业当中的工作氛围,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向工作能力进行有效的转化,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而想要培养德技并修人才,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可以针对就业将心理准备工作做好,从而将学生毕业和就业之间的过度期有效缩短[2]。

(五)利用专业文化进行带动。中职院校在培养工业机器人人才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文化自信对专业自信进行有效的带动,并利用专业自信为产业报告提供支持。在工业机器人专业当中,最为基础的课程就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机械工程、人工职能、计算机、传感器以及电工电子等等,这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KUKA 则是较为核心的课程内容,其基础就是传感器以及电气控制,能够对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加强基础操作、系统维护以及编程方法和能力的培养[3]。

而想要更好的培养人才,职业院校应该对新工科类专业课程加强多元化建设,对课程、活动以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的应用,其课堂教学既可以在学校当中,也可以放在相关企业当中,要通过文化熏陶,对学生的职业使命感进行全面的提升。

(六)将大赛成果向教学资源转换。对于工业机器人专业来说,技能竞赛实际就是对多种学科综合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新技能、新内容以及新工艺有效开拓的重要平台,而这正是企业最为需要的东西,因此,运用技能竞赛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校教学质量得到相应的保证。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国家级或者是省级的机器人技术应用大赛,让学生在参与竞赛的同时,对大赛资源进行成果转换,并将其开发为综合实训课程项目,通过改革教学场景,以IPAD移动终端为基础,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将技能大赛的普惠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在这种模式下,不仅能够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还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就业[4]。

二、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阶段,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职院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做到与时俱进,还要对00后学生培养的特点加以适应,但就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第一,00后学生还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第二,将企业当中的培训课程运用到中职教育体系当中,能够发现学生的基础还相对较差,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消化,需要对课程知识点进行不断的梳理,而这些问题都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改进[5]。

结语

目前,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单纯的技术型人才已经无法对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因此,中职院校一定要明确相关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德技并修的工业机器人人才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及社会发展的相关需求。

猜你喜欢
机器人育人技能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