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初探

2019-01-28 22:54谷可心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气象基层农业

谷可心 王 迪

1.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气象局 山东 威海 266440;2.山东省威海市气象局 山东 威海 264200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农业的气象服务质量,就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充分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探索气象服务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已经逐步构建了农业气象体系,能够满足我国农业需求,通过人工增雨、灾害天气预报、农业防灾减灾等一系列的服务,就有利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针对农业气象,其主要的内容在于:

第一,灾难性的天气预报。针对部分极端天气,气象部门通过对应的工具,及时报给农民,这样就可以让其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减少损失。第二,提供对应的数据。通过多年的气象数据积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进行数据的分析,从而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处理。第三,农业气象监测。通过高科技来分析农作物的长势、土壤和灾情,这样也能够对农业生产加以指导,帮助其趋利避害。

二、基层农业气象服务遵循的原则

(一)准确分析,制定针对性措施。针对农业气象服务,还需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实现合理的创新。在开展气象监测中,需要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能够做好对应的信息整理与搜集。在进行气象信息的加工处理之后,还需要基于预报因子的实际特点,做好预报信息的提取,建立对应的气象预报模式。通过先进的预报工具,获取准备的预报结果,并且深入的分析历史资料,结合资料的具体数据信息,在配合上当地农业特点来进行对应的综合预报。农业气象的预报还需要考虑到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能够确保气象服务措施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能够提供最为准确的数据信息,让农业气象服务变得更加的有效[1]。

(二)主动及时的实施服务,让任务具体化。基层农业气象服务还需要兼顾主动及时、人物具体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抓住服务重点,能够从实际入手,围绕农业生产来开展对应的气象服务工作;能够明确其气象服务的基本目的,将其任务具体化、清晰化。另外,针对农业气象服务不能够进行主观的臆测,还需要具有科学的依据,能够让气象分析变得更加的准确与严谨。

如,某县的气象局将设施农业作为服务重点,引导相关技术人员进入蔬菜科普示范基地,针对低温天气可能会对设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防御措施,并且根据蔬菜种植对于低温天气的实际需求,在每天的6:00和18:00分别发布专题报告,由种植技术人员根据天气预报对应的信息,做好大棚之中温度、适度、人工智能光照时间的调整,这样就可以报账蔬菜生长所需要的温度、适度、光照度,确保在低温天气下生长周期的稳定性,避免灾害天气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气象信息传达渠道受到限制。气象服务注重实效性,如果无法实现农业气象信息的及时传达,就算气象服务再优质,也无法发挥其效果。一般来说,灾害性信息预警时间片断,如果在发生灾害之前不能够为农业生产者发送相关的气象报告,那么就可能因为突发性的天气,导致生产者不能防范灾害性天气,如此,农业气象预警信息就难以发挥其作用。在国内,大部分基层气象服务部门对于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都是利用广播或者报纸的方式,但是其信息的发布带有较大的局限性,这样会对信息实效性的传递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监测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由于基层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得其缺少对应的气象监控设施,在观测中依旧使用陈旧设备,并且观测方法缺少实施的创新。很多地区所使用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相对陈旧,其与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实际、气候变化趋势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缺少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的了解。基层气象服务主要是面对基层的群众,但是在实际服务过程中,针对信息的传递依旧会沿用常规的方式,还无法直接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无法切实的调查群众所需要的公共气象服务内容,最终导致在实施基层气象服务的时候,存在群众不满意,怀疑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价值的情况出现[2]。

(四)缺乏农业气象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考虑到基层地区的生活与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再加上气象专业优秀人才有所匮乏,导致基层气象部门没有高精尖人才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农业的持续升级转型,农业气象预报所涉及到的内容和种类复杂繁多,针对气象预报的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实施农业气象监测之中,气象预报人员就需要在原本错综复杂的数据之中找准有用的信息,并且直接将其形成科学的预报内容,而这样的人才,就是目前基层气象站最为稀少的。

四、提升基层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针对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之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找准有效的途径,这样才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更好的服务基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拓农业气象服务渠道。为了确保农户及时的掌握农业气象服务信息,还需要做好气象服务渠道的开拓,能够利用微博、网站、短信等方式,发布对应的信息。建立第三代气象预报预警工程,针对这一种工程,主要是利用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气象方面的信息,通过音频、视频,甚至是图像的方式来显示气象信息,针对气象指数和天气预报等服务信息做好及时的报告,同时,还能够将当地的温度、湿度以及风向等信息显示出来。在各个村镇之中都需要对应的设备安装,在满足气象预报及时报道的前提下,还能够做好对应的灾害预警处理。如此,通过气象信息系统的完善,就可以让群众第一时间接收到对应的气象信息,避免灾害天气造成的农业产量降低,影响农民收入,并且还可以及时的提出灾害天气的防范措施。另外,通过自动化气象网站的建设,还需要实现区域之内气象数据准确性的实现,而开展地面的气象观测,就成为关键所在。在我国,各个地区的气象局都会有对应的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设置。想要提升基层气象服务水平,还需要落实精细化的服务建设,这样才能够通过合理有效的渠道来实现农业生产的气象防灾减灾处理。另外,针对主要的农作物,还需要制定对应的气象服务手册,确保其农业气象业务能够紧密的结合天气气候业务,让其更加的人性化,也能够贴近于日常的农业生活。

(二)注重财政支持,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能够注重财政方面的支持。针对基层地区的农业监测设施以及监测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就应该从财政之中划拨专项资金,能够通过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入,并且鼓励基层气象部门能够做好技术难关的攻克,授予技术成果等对应的奖项,以此来推动基层农业气象服务的有效实施[3]。

(三)注重组织领导,强化科技支撑。作为气象局,还需要懂得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与特色相互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对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以及目的的准确把握,能够认认真真的关注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注重科技支撑能力的进一步强化,通过引入相关技术、相关设备以及实施自主研发,从而做到攻克难关,提供技术方面的保障,服务当地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在面向农村农业大户、地方龙头企业、组织合作社等专业部门,也需要懂得因地制宜,能够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设施农业等,并且针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的具体生产情况加以了解,分析在运输、加工和储备过程之中面临的农业气象问题,这样就可以满足专业用户需求的服务产品加工工作得到落实,同时也能够保障农业保险气象服务产品的运用。

(四)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引进力度。基层农业气象预报人员需要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通过先进的气象设备,做好专业化的预报和预测等工作。具体而言,气象部门就需要与政府部门取得相互的合作,能够积极引入专业能力高、技术能力强的人才;采用科学的培训制度进行人才的培养。另外,在人才引入方面,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还需要正规服务的支持。政府部门、气象单位可以联合聘请对应的专家前往单位部门讲课,这样也可以让基层农业气象服务的人才有机会接触到更为先进的理论知识;通过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帮助气象服务人员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人才培训提高其有效性。针对农业气象服务人才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行业待遇较低所引起的。所以,政府部门以及气象单位就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实现人才薪资福利的改善,这样才能够确保人才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4]。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基层气象服务部门,还需要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针对当前农业气象服务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实现气象服务内容精细化书评的全面提高,进而将农业气象网络系统完善,最终确保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另外,强化农业气象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健全,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最为科学、最为精准的气象信息,利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气象基层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气象树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