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体的教学策略

2019-01-28 22:54汪石生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整体导图课文

汪石生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周田镇秧排小学 江西 赣州 342600

引言:小学语文教材中单元的划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加容易轻松的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主题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而且不仅仅是语文这门学科,其他所有学科都会对课文进行单元的划分,因此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的教学不仅对学生学习语文,而且对学生学习其他各种学科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如今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情况还不容乐观,还存在着:教师学生不重视、单元教学难以开展以及直接忽略了单元整体性的情况。因此就需要教师结合以下三点策略来开展单元整体的教学。

一、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整体规划设计单元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也就是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并且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一个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教师通常在教学之前会有一个备课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教学的准备工作。那么为了更好的开展单元整体性教学,教师需要首先对教材进行深入并且透彻的研究,然后针对教材内容以及单元的划分进行一定的备课,并找出每篇课文和单元的联系以及每个单元的联系。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当中,这一单元分为“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和“普罗米修斯”四课,通过对每一篇课文的粗略了解,教师就可以知道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神话故事”,因此教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神话故事贯穿其中,而神话和想象力是息息相关的,然后教师就可以把教学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紧密结合,并且在单元结束时可以向学生拓展一些神话故事。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教材,教师可以很好的把握整个的单元的主题、内容,进而能够更好的展开单元整体教学。

二、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当调整各个阶段的单元教学

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不同,他们的语文水平、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二年级学生单元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识字、写字情况,三、四年级应该关注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的理解,五、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关注思想情感的理解,这同样也是新课改要求语文分段式教学的目标。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仅仅只是运用“单元测试卷”来对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的方式是片面的、不可取的。因此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展开单元整体教学。

比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有很多单元都标明了课文、识字、汉语拼音等等,课文就是要求学生进行理解,识字和汉语拼音就是让学生认识汉字、拼音等等,因此教师在单元教学中就可以表明:我们这一单元就是认识汉语、理解汉语,让学生对单元的整体内容有所了解。然后在三、四年级的语文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总结单元下的几篇课文中的相同点和共同点,从而培养学生一种整体意识,对了高年级,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整个单元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归纳。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逐渐深入的学习语文知识、把握语文单元的整体性,对于学习课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直观准确的感受单元的整体性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能够直观的表达整体和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点。而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把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每篇课文直接的关系简练的表达出来,对学生语文的学习以及今后的语文复习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更加清晰。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中,如果要制作成树状的思维导图,那么它的树干部分就应该是本单位的主题,也就是童话故事,它的树枝部分就应该“去年的树”、“那就好真好”等等课文,它的树叶部分就是对童话故事的拓展,这样学生就能够非常容易轻松的掌握单元的脉络,更好的了解本单位的知识,在复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就会更加容易,然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思维模式来制定相应的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单元整体性。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展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的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根据教材整体规划设计教学的目标、过程等等。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并要与时俱进、适当调整各个阶段的单元教学。最后,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直观准确的感受和掌握单元的整体性。

猜你喜欢
整体导图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背课文的小偷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背课文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