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辐射防护与放射监测技术人员安全研究

2019-01-28 22:54刘泽和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防辐射电离辐射辐射源

刘泽和

内蒙古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当时有些技术虽然能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技术原本就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使用不当或者不能做好防护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辐射类技术在现代医学、工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然而在这些领域从事的技术人员却面临着巨大的健康威胁。科学证明,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或者处于放射环境中工作,人的身体细胞和免疫细胞都会发生病变,身体免疫力降低,长期以往就会引发各类的癌症。辐射监测技术人员就面临着严重的辐射危害。作为科学贡献的工作人员,辐射监测技术人员的工作保证了更多的人能够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然而自己却是最接近危险环境的人。因此,辐射监测技术人员一定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防辐射工作,保证自己的基础健康和生命安全。

1 辐射环境概述

辐射环境是指能够对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造成健康危害的,具有辐射源的环境。具体指的是出现在环境中的移动能量波和能量次原子粒。常见的辐射源有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区别是能不能把与之作用的物质电离。常见的电离辐射源有能量大于10e V 的X射线、γ射线、β射线、α射线、中子、质子等,其中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其余的不带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波、高频和高能量,因此所具有的辐射危害就高,是辐射监测技术人员应该主要监测与防护的对象。常见的非电离辐射源有能量小于10e V 的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长波、低频和低能量,因此对于身体的危害较小。其中有些非电离辐射的危害要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显示出来,因此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光照。综上所述,辐射监测技术人员主要监测与防护的应该是电离辐射。

2 辐射对于人们身体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当人体受到电离辐射照射后,其组织和器官出现功能或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之为辐射生物效应,而人体组织中的吸收剂量会直接决定这着这种效应程度与性质。在机体吸收辐射能量开始一直到发生生物效应,或者是到机体死亡或者是损伤,需要经历各种性质变化,主要包含结构变化、分子水平变化、代谢变化以及细胞功能变化,同时包含系统、集体组织与器官之间的互相变化,整个变化过程相对复杂。简言之,不管整个过程如何变化,最终都会伤害到人体的健康,尤其是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受损程度最严重。

3 辐射监测技术人员辐射监测防护与安全

3.1 针对不同辐射监测防护对象的防护方法 一是针对外部辐射来说,此种辐射主要是从外部环境向人体进行辐射源的发射,主要的辐射对象有医学放疗、化疗以及外部环境中的核辐射。此种辐射源会从人体的皮肤组织进入人体内部而对其健康造成危害。针对此种辐射源,就需要对监测技术人员的辐射时间进行控制和减少,而且要做好防辐射衣服和头罩、面罩的穿戴来做好对辐射环境中辐射的防护,避免身体与辐射源的直接接触。二是针对内部辐射来说,此种类型的辐射主要就是通过食道、呼吸道以及皮肤伤口等进入人体的辐射源,其主要就是放射性核素。针对此种辐射类型,主要的方式就是对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进行阻隔,而且一旦进入人体之后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将其排出体外。针对辐射监测人员,首先就需要对此类放射源的散布进行控制,实现对其辐射危害范围的缩小和控制。其次要做好监测人员身体上是否存在伤口的检查,且在进入辐射环境时需要进行防辐射面具的佩戴。

3.2 辐射监测技术人员的防护与安全措施 ①辐射监测技术人员进行辐射监测工作时,首先需要做好防辐射装备,在不影响监测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快速的完成工作,减少直接接触辐射环境的时间。②每一次辐射监测都要做好工作记录,当有特殊情况或者监测环境显示异常时,应该及时上报。工作中应该提高警惕,严谨、科学的完成监测。日常应该做好监测培训,熟悉监测流程,防治疏忽大意造成对自己身体的危害或者引发辐射安全事故。③作为辐射监测技术人员,坚持每年体检是保障每个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以便提高发现辐射造成的身体健康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科学的治疗,尽可能将辐射对身体的危害降低到最小。④辐射监测技术人员应该按照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的标准做好辐射监测,并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技术人员做定期检查,检查其体内积累的辐射剂量。⑤对于辐射监测技术人员的身体健康检查资料要做好归档整理,以便对比身体的变化;对于辐射监测人员监测的辐射记录也要归档整理,以便检查和管理。⑥加强辐射监测技术人员辐射防护知识培训和辐射安全事故演练,做好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培养辐射监测技术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降低辐射安全事故。⑦电离辐射是对身体健康危害最大的辐射源,要重点做好电离辐射监测及防护措施,组织单位或者企业内部制定好电离辐射的监测方案,做好单位内部的监测培训,落实监测方案。企业或者单位应该为辐射监测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防辐射工具,做好防辐射准备的监督工作。督促和检查辐射监测技术人员正确使用防辐射用品,辐射监测技术人员的防辐射用品每次工作结束以后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清洗和去除辐射污染源。最主要的是提高辐射监测的技术,引进先进的辐射监测设备,为辐射监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监测环境,保障辐射监测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进行特殊工作或者接近高能量的辐射源时,要首先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由经验较高的技术人员由远及近接近辐射源,借助辐射监测工具和设备完成辐射监测,并对监测人员及时进行身体检查。

3.3 辐射防护监测需重视的措施 (1)外照射防护措施,主要是通过距离、时间与物质屏蔽的防护方法来防护外照射对人体的危害。(2)内照射防护措施则通过包容、封闭、稀释与净化的方式来预防放射性核素进入到人体内。(3)刚发生的污染,应立即去除,第1、2次去污效果较好,多次去除效果不明显。(4)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消化道和体表进入体内。

结语

由于辐射监测技术人员在含有辐射源的环境中长时间作业时,辐射问题会影响技术人员身体健康,这就需要对辐射环境进行分析,并研究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之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辐射采取相应的防护方法,并且加强对辐射监测技术人员的防护和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切实确保此类技术人员的安全。

猜你喜欢
防辐射电离辐射辐射源
不同形状防辐射屏自发辐射对探测器的影响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基于博弈论的GRA-TOPSIS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
天天看手机,吃什么防辐射?
数字电视外辐射源雷达多旋翼无人机微多普勒效应实验研究
电吹风的辐射真的很大吗?
外辐射源雷达直升机旋翼参数估计方法
低水平电离辐射危害小于不良生活习惯
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同步设计与测试
李君问:电脑眼镜能防辐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