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五问”

2019-01-28 15:01潘毅刚
浙江经济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万物革命人工智能

潘毅刚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公共政策)

智能革命的到来,不仅意味着经济领域的动力、效率和质量革命,更意味着社会、文化乃至政府治理的根本性转变

时下,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快速进展为信息时代向上跃迁描绘了一幅美好图景,即从数字化、网络化的人人互联的信息时代迈入万物互联、智能化的智能时代。未来已至,却又困惑重生。智能革命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革命何时发生?智能革命将发生在哪里,影响几何?谁在影响?这一连串的疑惑,是对未来充满期盼、身在其中的人们绕不开的“5W”基本问题。

首先,说说“WHY”——为何到来?智能革命的到来并不唐突,经过近三四十年信息革命,人类数字化进程已经到了智能化临界点。当下ICT已经做好了万物互联基本准备,支撑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功耗以及更可靠、更大并发的连接5G技术、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面向人类生产生活的各类应用扑面而来。在供给端,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已加速探索普及;在流通端,全球一日达已不是神话;在生活消费端,仅仅在中国就有6亿以上的人网购、移动支付。与历次革命不同的是,这次革命来得更快、更急,人类除了接受并融入这场变革,别无选择。

第二,说说“WHAT”——什么革命?人工智能引领的智能革命对人类智慧的模拟、重构和拓展是前所未有的。机器的深度学习,将使得人和技术的关系发生重大转变。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人机互动以及3D、AR/VR技术的普及,将再造一个人类镜像世界,未来我们将面对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并存的孪生世界。这次革命,最大的调整是生产资料从物质变成了数据,人类第一次真正全面实现了以数字来管理一切。智能革命的到来,不仅意味着经济领域的动力、效率和质量革命,更意味着社会、文化乃至政府治理的根本性转变。

第三,说说“WHEN”——何时发生?严格来说,智能时代仍在路上。它的全面到来,面临技术和安全两大约束,一是可靠技术的准备。智能革命目前的技术瓶颈既有通信端的,5G技术仍在探索中,从4G过渡到5G全面独立组网的时代,至少还需要5-7年的时间,也需要巨大的投资。对我们国家而言,也有信息技术端的“缺芯少魂”的突出问题。二是对智能时代安全的担忧。最近ZAO涉及的隐私风险,又一次让我们对智能时代的未来安全,心存余悸。伦理、生物识别、生物特征的模拟以及万物互联之后真实世界的安全脆弱性,将极大程度约束智能应用的推广和使用。

第四,说说“WHERE”——如何落地?目前来看,智能时代的应用前景比较明确的已经不少。比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层出不穷,无人工厂、无人驾驶、车联网、机器视觉、智能语音商业化应用快速增长。尤其是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消费端智能革命性创新面临增长瓶颈之时,供给端智能化改造和升级早已成为广阔蓝海,加速发展。组建工业物联网、消费性物联网,以软件定义、数据驱动、万物互联、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智能决策为内容的智慧平台和应用支撑,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生产体系。不夸张地讲,已有产业+人工智能=新产业,一切+人工智能=新的一切。

最后,说说“WHO”——谁在革命?智能时代的一切都不会自动到来,技术变革的方向也是需要人去正确地做、并做正确的。每一次技术和产业革命,大家都担心的失业问题,担心人被异化的问题,这次尤为如此。人类期望的智能时代,一定不是技术革了人类的命,而是人类把握技术变革,去更好地解放人类自由、丰富人类生活,适应人类发展需求。人机共存的时代已经扑面而来,即使人因机器而改变,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希望这种改变,不是被改变,而是人类主动求变。

猜你喜欢
万物革命人工智能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国的出行革命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