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 败

2019-01-28 19:02袁娇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9年12期
关键词:血案佩里公平性

文|袁娇

看到这个题目,第一个想到的是森田童子《我们的失败》这首歌。即使听不懂日文,也没来由地觉得悲伤。特别是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正在看《高校教师》。

男老师的信箱里不停收到“救救我”这样的求救信,他以为是谁的恶作剧。当故事深入,他和漂亮的女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后,事情的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艺术的极致就是变态。我还记得最后一个片段是,他们坐在列车车厢里,傍晚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像是一把光刀,将列车劈成两段。他们依偎在一起,似乎就要逃离这个压抑的环境,去一个新的世界,开始新的生活。谁也没有说话,只有森田童子高贵慵懒的歌声回荡在整个车厢,似乎是专为他们而唱的奠歌。警察等在车站。列车行驶了这么久,终于到站了,他们的生命也到站了。

爱情与亲情,艺术与平凡,黑暗与光明,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促成了“我们的失败”。这是一个隐晦的话题,生命的失败里涉及的许多因素让人难以启齿。而另一些失败同样敏感,似乎可以被提起,但是提起它们的人,内心必定波涛起伏,心情沉重。

杜鲁门·卡波特是《蒂凡尼的早餐》原著小说的作者,同名电影因为奥黛丽·赫本的精彩演绎,使得这个故事更加深入人心,似乎杜鲁门就是创造浪漫的代言人。然而,他还在大量考证的基础上,创作了纪实小说奠基之作《冷血》。

书中描写了两个相貌英俊的年轻人,用猎枪射杀了与他们无冤无仇的一家四口人的故事。这本书写得很好,血案发生之前一家人的和谐,南希萌芽的初恋;血案发生后邻居心生恐惧着急搬家,警察劳心劳力地追击,罪犯的猖狂以及入狱后他们的自白书,包括佩里悲惨的童年都被一一刻画。被告律师的话让人印象深刻,他反对死刑,认为死刑没有任何价值,反倒是一种罪恶。因为就算罪犯被处死了,我们也不知道他为何会犯罪,没办法深究背后的原因。

这和《我们与恶的距离》中男主角说过的话几乎一模一样。对于这种无差别犯罪,我们没办法说他们被处死了,这种事情就不会再发生。还有很多像佩里一样,想要受教育但因为成长环境不得不四处打工,并且经历被歧视、被看不起、被辱骂,从而诱发反社会人格的人。想要解决这种失败是不是要从根源开始解决问题?比如,更加关注受教育的公平性、就业求职的公平性、法律的公平性以及加强人的自救意识和能力。北大女硕士章莹颖在美国交流期间因为没有赶上公交车,被罪犯瞄中,并听信了他说自己是警方卧底的鬼话,惨遭杀害。耸人听闻的作案手法,哪怕是一个和她毫无关系的人听了都会脊背生寒,何况是她的亲人、朋友?我们不难理解他们想要将凶手正法的心理,但也应该深思如何避免这类恶性事件再次发生。失败的是失去生命的结果,但是导致这种结果的过程应该被纠正。哪怕是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化,结果也许都会大为不同。

从乐观的方面来看,这些书籍、电视剧、电影的播出,表示大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个现实而又残酷的问题。被告律师的出现以及他的言论,一些人对死刑的反对声音等也代表了另一种思考。事情不是简单的复仇,也不是简单的成功与失败的对立,而是一个缓慢衍生变化的过程。

素媛案的凶手现在已经出狱,大家开始持续关注他的动态。他家离素媛家很近,引起了全世界的担忧。电影《熔炉》上映后,在韩国引起震惊,民众游行示威,终于迫使法院重审,将罪犯重新抓入监狱,演绎了电影中无望的结局。在我国,《我不是药神》《人民的名义》等影视剧的上映,也反映了对现实状况的挣扎与思考。教育、法制、医疗、权利的失败正在慢慢被改写,就像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只要大部分是平安喜乐,人生就充满了阳光和希望。

猜你喜欢
血案佩里公平性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机构投资者与并购溢价
家庭“血案”
教室“血案”
玛格丽特·佩里
一只蚊子引发的血案
一只蚊子引发的血案
关于公平性的思考
基于普查数据的我国18个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及公平性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