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信息技术促进“薄弱”地区教育发展

2019-01-28 23:44
中小学电教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公平信息化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一、绪论

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有很多方面,尤其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针对“薄弱”地区(边缘民族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农村等贫困区域)教育的研究是促进当地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当前,这些地区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水平很低,缺少开出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所需要的充足的师资配备,与当前发达地区同类型学校相比,这类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教学能力不佳,所开出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弥补区域教育中出现的不足,以提升“薄弱”地区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

1.“薄弱”地区教育现状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整体发展过程稳定,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分配不均等因素,导致部分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在研究文献的过程中,发现“薄弱”地区学校地处偏远、观念落后、资源匮乏、师资薄弱,整体上更是势单力薄。当前,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在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2.0》文件中提出,到了2022年要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三全”是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和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是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是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薄弱”地区教育已经具备了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发展意识,并逐步完善了学校教学设备,但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发展要求不止这些,“薄弱”地区学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待完善,水平有待提高;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需要深度融合;三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四是教师信息素养低,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五是课堂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2.教育公平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公平的解释是“公平正直,没有私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公正、平等”的意思,即在一些情况下,公平可以等于平等。托尔斯顿·胡森把教育平等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他认为平等就是使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入学,接受政府提供的教育机会,可以对每个人进行教育从而使得学业成功的机会更加平等。同时他也指出,真正的平等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受到特别对待的教育[1]。托尔斯顿·胡森认为的教育平等属于狭义的教育公平,他指出学校里的教育公平可以分成更加清晰、更容易理解的三个内容,即教育起点平等、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结果平等,只有将三者都完成才可以实现教育公平,三者缺一不可。本文中采用的教育公平概念是指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

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指所有与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设计制造、信息的设计、处理、传输、变换、存取有关的技术。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包含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传播方式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基于大数据建设的各种教育资源平台为偏远地区学校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对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实现了学校办公、教务、人事、资产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为学校事务处理、业务监管、决策分析、评估评价等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全面提升学校为师生服务的质量。

二、信息技术推进“薄弱”地区教育发展

信息技术给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近年来,在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中,我国逐渐形成了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三种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模式。“三种模式”的实施,使我国广大农村的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2]。徐红梅和罗江华认为应用信息技术设计与开发民族文化课程,并参与网络传播,对于民族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3]。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4]。综上,“薄弱”地区学校急需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1.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王继新针对咸安实验区的实际情况,依托数字学校网络平台,在各个教学共同体内,开展同步互动混合课堂、同步互动专递课堂、多媒体授导课堂三种教学模式的创新[5]。同步互动混合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将城乡学校教育教学同步,为农村学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学校开齐课、开好课。同步互动专递课堂应用于偏远地区的教学点,解决了教学点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促进学生和教师交流。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多媒体授导课堂为“薄弱”学校提供了各类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朱德全通过研究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实施载体的重庆市黔江民族地区学校,提出了“课堂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连实体”和“实体连高校”的“四连”结构“双证式”教育模式[6]。

信息技术下的“薄弱”地区学校教育发展模式已经进入了创新发展环节,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发展方案,创设个性化课堂学习环境,提供全面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贫困区域教育公平。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当下实际教育教学过程,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环境的变化

创设理想的教学环境是“薄弱”地区教育攻坚的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可以改善课堂上的教学环境,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杨改学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对民族教育的影响,发现信息技术使民族教育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他认为全新的变化,产生了全新的功能,因而就出现了环境变化影响到资源的变化,资源的变化影响到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的变化,教师的变化又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变化。这一影响链,环环相套,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7]。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环境,创设了适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型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下的“薄弱”地区教学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建设个性化的教学班级,如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计算机教室、心理咨询室、STEM教室、创客教室等;二是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师信息化办公环境,如录播教室、电子教研室、基于大数据下的教师授课备课系统等;三是建设信息化校园,如地面卫星接收站、电子监控系统、校园网等;四是创设高效率的学校管理平台,如学校门户网站、各种办公系统及信息化管理体系等。教育信息化下的教学环境能够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缓解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促进“薄弱”地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3.获取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衔接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任友群认为借助于信息技术,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更为经济、快速地复制、聚集,也可以更为便利地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扩散,从而使配置更加均衡[8]。因此,“薄弱”地区学校教育更是需要教育资源的供给。其中,基于信息技术核心支撑的网络学习空间,是实现资源体系服务功能的主要渠道。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国家、省、市(州)提供的优质学科资源,开展网络备课、网络教研、信息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利用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升学习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的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和网络学习空间,可以为“薄弱”地区学校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形成,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但在教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应注意要选取适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发展、符合课堂规律的资源,而不是挑选点击率高、样式多样、知识单一等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的网络资源。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关键。“薄弱”地区教育由于教师数量少、学历水平不高、观念思想陈旧等原因,使当前地区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郭绍青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有了改变和创新的可能,通过互联网,教师们能够得到本地学校以外的高质量的在线专业学习机会,可以与专家或同伴合作,进行持续的交流磋商[9]。通过信息技术对“薄弱”地区教师进行专业教学能力培训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并有利于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信息化教学带来的课堂环境、教学内容展现方式、学生情感态度、知识结构等变化。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课堂教学活动的改变,灵活运用教研知识、适当调整教学氛围、有节奏的带动学生学习,促进课堂教学高效进行,提升教学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展校际网络协同教研,采取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普及培训与个性化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可以分类开展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管理人员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形成优质高效的区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总结与反思

目前,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变迁对农村、民族边缘地区和西部地区等“薄弱”区域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薄弱”地区学校教育资源的配备、教学环境的建设以及师资力量的提高都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真正解决“薄弱”地区教育与发达地区教育之间的差距问题还需要国家提供资金、硬件、软件等支持;需要注意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影响,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公平信息化
公平对抗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怎样才公平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笨柴兄弟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