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两金”压控管理解析

2019-01-28 10:45江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李敏辉
中国商论 2019年9期
关键词:两金经济收益资金

江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李敏辉

国有企业需在累积发展经验基础上,探究管理方略革新出路,提高国有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其市场经济竞争实力,助其获取更高经济收益,这就需要国有企业重视财务管理,通过压制“两金”打造健康的资金链,营建稳健发展氛围,助力国有企业落实发展目标,基于此,为使国有企业稳健发展,以国有制造企业为例,分析实施“两金”压控的重要性,在实践“两金”压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 国有制造企业实施“两金”压控的重要性

“两金”主要是指国有制造企业存货占用的资金及应收账款,其中应收账款回笼率关乎国有制造企业资金流通综合情况,存货占用的资金则关乎该企业收益,为此国有制造企业只有合理压控“两金”,才能打造和谐、稳定、优质发展氛围,锻造健康的资金链,确保企业资金得以良性循环,并推动自身稳健发展,助其获取更高经济收益[1]。

在理解“两金”内涵基础上,国有制造企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实施“两金”压控管理的重要性,旨在调整国有制造企业管理观念,端正该企业管理态度,助力该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一是推动国有制造企业朝着集约化、精益化方向发展。所谓“集约化”“精益化”企业,是指具备优化配置各项发展资源能力的企业,该类企业具有资金管理得当,资金投入与回收比率科学等特性,国有制造企业通过实施“两金”压控管理制度,可以确保资金得以流向企业发展所需之处,避免出现资金配置不当消极现象,使企业更具发展活力;二是帮助国有制造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收益。良好的资金链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一旦国有制造企业存货占用资金比率不协调,应收账款无法顺利回笼,将使其资金链出现问题,削减该企业经营决策施行能力,无法助其获取更高经济收益,为此国有制造企业需实施“两金”压控管理制度,使资金高效流通起来,继而助力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收益。

2 国有制造企业“两金”压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重规模轻效益,导致企业“虚胖”

有些国有企业负责人追求企业发展规模,一味强调将企业做大、做强,却未能关注资金集聚、流通是否与自身发展同步,使该企业出现重视规模化发展,忽视经济效益问题,加之财务总监工作着力点未能放在资金链安全层面,认为只要国有制造企业有财力施行运营决策,眼下存在运营薄弱环节并无关紧要,可在获取效益后弥补自身运营缺陷,未能预见企业发展风险,使企业出现“虚胖”现象,资金实力与发展规模不成正比,影响国有制造企业发展成效。

2.2 压控手段单一,方法创新不够

国有制造企业在催讨应收账款时缺乏技巧,仅委派业务员进行追讨,催讨力度不够,且方法较为单一,降低该企业“两金”压控管理质量,同时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及其他部门合作不够紧密,究其内因源于国有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有待提升,财务部门工作积极性需不断加强,避免出现“财务工作有余,财务管理不足”消极现象[2]。

2.3 企业实物流管理过于粗糙

“两金”在国有制造企业中居高不下,受该企业运营资金流滞后于实物流形成的累计效应影响,加之该企业忽视对自身实物流的管理与控制,使资金流与实物流不同步,例如国有制造企业未将零库存、JIT作为存货管理目标之一;订单采购及物料配送不协调;生产节拍与销售订单不符,无法实现拉动式生产目标,有些企业甚至推行“先行制造、后寻销路”管理理念,使该企业出现库存积压,资金周转不佳等问题。

3 国有制造企业实施“两金”压控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国有制造企业“两金”压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知,企业过于重视规模、轻视效益,使企业出现“虚胖”现象,“两金”压控手段较为单一,压控管理方法有待创新,企业实物流管理过于粗糙,已然成为影响国有制造企业稳健发展突出内因,为此国有制造企业需立足自身发展实况,探析实施“两金”压控管理有效对策,达到提高国有制造企业综合管理实力的目的[3]。

3.1 加强“两金”压控精细化管理和绩效考核

国有制造企业需积极转变管理意识,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基础上,加大“两金”压控管理力度,推动其“两金”压控管理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确保存货占用资金及应收款项“一项一策”,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均明晰自身需承担的责任,确保人人头上有“两金”压控管理指标,达到提高国有制造企业“两金”压控管理质量的目的,同时国有制造企业需加大业务激励力度,针对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管理任务的部门及个人给予奖励,调动工作人员“两金”压控管理积极性,引导其优化配置企业发展资源,落实“两金”压控管理目标。

3.2 强化业财融合,实现信息共享、责任共担

国有制造企业需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建立财务管理体系,以各个企业运营部门为基点,设立纵横交错的财务管理网络,打造富有交互性、关联性的财务管理平台,为企业高效推行各项“两金”压控决策奠定基础,其中企业财务部门需积极参与到业务部门“两金”压控管理进程中,发挥其财务管理能效,加强企业业务与财务的融合,确保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得以共享,为国有制造企业制定科学、可行业务战略提供依据,营建和谐、稳定、统一、高效财务管理氛围,削减“两金”压控管理阻力。

3.3 适度放权促进业务部门压控方式方法的创新

创新是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内在动力,为此国有制造企业需秉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理念,适度放权引导业务部门创新“两金”压控方法,例如该企业可推行销售折让措施,要求财务部门参与到企业各项决策研究、制定、施行及监管进程中,同时推行“两金”压控专项奖励决策,在人事部门支持下推行国有企业职工薪酬蛋糕制,亦可依据企业收益发放专项奖金,再如国有制造企业需加大应收债权保理力度,推动本企业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相关资产朝着证券化方向发展,继而加速企业资金回笼速率,锻造健康资金链,凸显创新型“两金”压控管理方略实施价值。

3.4 加强事前研讨,做到提前筹划

国有制造企业需在累积“两金”压控管理经验基础上,推行事前研讨、提前筹划管理理念,确保本企业“不打无准备之仗”,可以立足自身“两金”综合管理实况,制定富有预见性、实效性、低风险、高收益的“两金”压控制度,提高其“两金”压控管理能力。例如,企业对于销售合同内有关客户信用资质、回款条款、给予授信额度及等级相关内容,需在签署合同前组织企业财会工作人员提前评审。建立健全企业客户信用资料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综合实力,最大程度地降低“两金”压控管理风险。再如,企业对于采购合同下订时间、配送方式以及交货日期需进行提前研判,运用销售订单拉动企业生产制造,生产节拍和下单排产计划要提前统筹,旨在提高国有制造企业资金回笼率,确保该企业资金链稳定、安全[4]。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国有制造企业综合管理实力,其需重视“两金”压控管理,加强“两金”压控精细化管理和绩效考核,强化业财融合,实现信 息共享、责任共担,适度放权促进业务部门压控方式方法的创新,加强事前研讨,做到提前筹划,使国有制造企业资金链更为健康,助力该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两金经济收益资金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两金”的重要意义和对策研究
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竞争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关于加强“两金”管控的思考
江麓子弟兵赢得“军事奥运会” 两金一银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政府经济行为弥补道德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