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1-28 07:30高雅丽陈锦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古田银耳食用菌

高雅丽 陈锦超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管理学院)

古田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古田溪中下游,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常年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土壤肥沃,十分适合食用菌的生长。截止目前全县有7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食用菌产供销及相关活动,食用菌产业成为古田县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因此,古田县素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美誉。

一、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一)规模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古田县现已开发的食用菌品种有36个,其中银耳、茶树菇、香菇、猴头菇、杏鲍菇、金针菇、海鲜菇、竹荪、黑木耳等20多个品种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形成了银耳、香菇、茶树菇和珍稀菌类四大生产基地。2017年,全县食用菌鲜品总产量80.77万吨,产值达51.68亿元,实现了三个“70%”(即70%劳动力从事食用菌产供销活动、70%农业总产值来源于食用菌生产、70%农民现金收入来自于食用菌产业),其中银耳的产量突破30万吨(鲜品)。

(二)市场销售体系日渐完善

2003年古田县建设了食用菌批发市场,是一座集交易中心、会展中心、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科学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食用菌专业市场。另外,古田食用菌共计进驻了500多家包含家乐福、麦德龙等在内的全国知名品牌超市。除了扩大国内交易市场以外,古田县还大力发展国外交易市场,出口品种有香菇、银耳、黑木耳、竹荪、猴头菇等,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地区。据有关部门统计,2016年古田县出口鲜食用菌及其制品共计有1559批次、总销售量9335吨、总创收16450万美元。

(三)科技成果表现突出

目前古田县已有食用菌菌种、生产专业技术人才共403人,其中包含高级技师28人、技师149人、高级工161人,栽培熟练工不计其数。“银耳绿色食品标准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9项新机械、新机具、新技术、新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古茶 1号”、“古茶 2号”、“古茶 988”等 3个茶树菇品种通过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食用菌的装袋机、搅拌机、提升机被列入国家农业部农机具补贴范围。

(四)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古田县经过不断努力,获得了“中国食用菌之都”称号,“古田银耳”这一品牌在1992和1995年分别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的金奖;1999年成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0年成为中国食用菌协会推荐名牌产品;2004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是继武夷岩茶后第二个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产品,成为食用菌行业首个中国驰名商标;2018年第十六届农交会上获得金奖。随着“古田银耳”品牌知名度的不断地提升,不仅增强了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使得古田食用菌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强大的引领作用。

(五)销售渠道多样化

古田县食用菌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为线下销售和网络销售。线下销售主要在各大超市、食用菌批发市场、交流会和分享会等。除传统的线下销售之外,依托现代物流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2015年古田县建立了食用菌电子商务创业园,该电子商务园区已经开展了多次农产品电商培训,成立了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电子商务协会,并且大力发展线上网络商店,开拓网络交易市场,目前全县已有75家食用菌网络商店,销售额达到5千万元。

二、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培育方式滞后

除了大型企业采用先进的钢架培育食用菌,其余零散农户主要以规模较小的家庭田园栽培为主,采用落后的竹木架培育食用菌,农户之间互相合作或者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并不多。导致了古田食用菌产业规范化程度比较低,产品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大量的食用菌产品涌入市场之后,被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菌农由于自身的生产规模较小,对市场规律不了解,以及参差不齐的产品质量及上下起伏的产品价格都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风险。用传统模式培育的食用菌很难达到基本的质量标准,所以现代化的菇棚建设仍需进一步推进。

(二)加工方式相对粗糙

古田县的食用菌企业多为单一种植、加工或购销方式,“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综合性企业特别少。在古田县当地随处可见的销售点或大型食用菌销售市场上所售卖的食用菌均是以晒干、风干形式来让食用菌去除水分以获取更长的保质期,大型的销售现场更是仅仅使用麻袋进行储存。加工方式相对粗糙,而且具有丰厚利润空间的冻干、休闲食品以及提取有效成分的保健品等中高档产品少之又少。

(三)科技作用未充分发挥显现

古田县建立了食用菌研发中心,但是由于政府的持续性资金不足,可用和专门用于科研的资金相对较少。团队里栽培技术人员多,专业菌种培育人员少,且大多参与菌种的培育人员是在校大学生,而不是专业的菌种培育专家,导致科学技术的服务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因此,仅能从事一些有关栽培技术和病虫防治的基本研究,食用菌的培育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推广、新品种及珍稀菌类的研发相对滞后,科技的作用被抑制。

(四)线上交易“假货”多

在外部市场上,商标“古田银耳”较为出名,而且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强身健体的理想食品,是公民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因此古田县本地有许多生产银耳的中小型企业、家庭户在未经过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局的认证授权,就使用了“古田银耳”的商标,导致许多质量较差的产品进入了网络销售市场。用质量不一的产品在线上发动恶性价格战,导致银耳的利润大大降低。从而抹黑了“古田银耳”的品牌声誉以及品牌形象。

(五)品牌影响力不够强大

“古田银耳”虽然被福建省确立为“福建省名牌产品”,但是其品牌影响力仍不大。一是由于地域经济发展落后,缺少政府的连续性资金,无法确保食用菌产业的持续性发展;二是因为地方龙头企业的宣传力度不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品牌文化内涵不足;三是小生产户出售质量较差的产品,却使用“古田银耳”的品牌,让食用菌市场上的产品更多是缺少官方认证的。因此,导致品牌知名度不高和授权使用困难,从而难以发挥品牌应有的价值。

三、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

(一)推广普及标准化生产方式

推动生产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化的设施栽培技术建设,提高生产模式的现代化水平。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高速度发展、高效益示范”的原则,完善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食用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以示范基地为中心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带动全县食用菌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保证产品基本的质量标准,做好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二)推动产品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与保鲜加工等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保鲜技术,建立大型冷藏保鲜库,使食用菌产品不仅仅有干货也有“湿货”。加大食用菌附加产品的研发力度,例如可以利用保鲜技术售卖“活银耳”;生产食用菌饮料;制作食用菌罐头、蜜饯、酱菜、胶囊、冲剂、多糖等即食食品和保健食品,来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扩大营业利润。形成有古田县地方特色、有市场前景的加工产品,不断扩大精品名牌产品、食用菌产量和市场占有率。

(三)要充分发挥科技作用

完善食用菌研发中心,配备相应的编制,打破原来的“人才多、无地用”的局面。培养菌种生产人员、质量检测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农户骨干,形成一支多层次、结构合理的食用菌研发队伍。鼓励科技人员积极研发绿色栽培的新技术、高产优质的新品种、高效适用的新机械,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谋求食用菌产业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加强科研队伍与宁德市以及福建省其他大型企业及高校的交流合作,确保科研技术与时俱进,为推进“魅力菌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四)建立官方网络交易平台

规范网络交易市场,建立官方网络交易平台,政府要帮助做好宣传工作,让官方销售平台得到地位保证。同时要建立食用产业网络监察机构和打假奖励机制,通过机构协助举报打击行业非法使用官方品牌进行销售的行为,以此来阻止质量较差的产品进入网络交易市场。工商部门也要规范食用菌行业的竞争行为,当出现恶性竞争时要及时制止,严格把控“古田银耳”的使用权,避免滥用品牌的情况发生,保证品牌产品质量,避免发生恶性价格战,确保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五)打造“菌都”大品牌

把“古田”提升到“菌都”的区域高度,政府帮忙制定一系列惠农政策,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潜力的大型企业建立综合品牌,并通过这些大型企业将小家小户联系起来,进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精美化加工、品牌化销售并引导它们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可以在央视等大型栏目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古田银耳”驰名商标的知名度,提升“菌都”品牌效益。使用好、维护好、发展好“古田银耳”的商标,不断提升“古田银耳”的知名度。当品牌到达一定知名度和质量保证后要加强文化水平的提升,完善食用菌博物馆,谋划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食用菌文化一条街等,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菌都”大品牌,弘扬“菌都”文化。

猜你喜欢
古田银耳食用菌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让『古田军号』在闽西大地永远嘹亮——《古田军号》电影观后感
春夏滋补靠银耳
银耳雪梨羹
我们从古田再出发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古田,心灵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