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丰满人格的养成

2019-01-28 17:53储少琨
成长·读写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刚毅西南联大世俗

储少琨

教育,这个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的认知导向活动,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思考并热议的话题。古往今来,无数教育家们都在穷极一生探索并追问同一个课题——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其实早在《礼记》中便对此有所解答,“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我以为,教育不应仅是传授知识,而更应提升到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层面上去。正如《师说》所云:“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謂传其道而解其惑者也。”教育要重于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人格品德是第一位的,养成教育则恰恰符合这一要求。

“养”,即滋养,教育首先要滋养学生的品格,心性。所谓“修身养性”,就是顺应天意,让人在滋养中逐渐发展自己。但滋养不是一味的放纵,而是一定约束下的自由。师者给予学生一定自由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自我发觉,自我进步,这便是一种很好的“养”。北京大学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宿舍管理,实现“小家出大家”,让宿舍变成了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载体,可谓用意颇深。此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同学情谊,促进了其责任担当精神的养成,正可谓一种学生实现自我的“养”。

“成”,即完成,成就,教育应最终成就学生丰满的人格。“成人”、“成君子”意亦如此。南开中学始终坚持对学生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头正、肩平、胸宽、背直”的要求看似只是对形体的规范要求,但却能使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将正直的态度内化于心,让学生在无形中成为端正之人,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日的学习生活。这样的“成”也不禁让人想起从西南联大中走出的诸位大师,当别人问起他们的成功时,“刚毅坚卓”四字总会出现在他们的谦辞中。作为西南联大校训的“刚毅坚卓”,是抗战时期联大学子获得的最好的教育,这样的精神造就了一大批热爱国家、勇于奉献、坚守执着的大师名家。

养成教育就是这样一种能使学生经过时间的打磨锤炼,内省自己,发展自己的教育。反观今之社会,“速成教育”大行其道,不少学校,家长叫嚣着“唯分数论”。“养”中充满了成长激素的味道,“成”也仅仅局限于世俗利益化的成功。想当年蔡元培先生痛斥学生们“只读教材”,“只为文凭”,殊不知如今教育已成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样子。当“养成教育”比不上“速成教育”,人格教育比不过功利世俗,实乃教育最大的变质。“养成”是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的,倘若为了应试与就业,一味追求“速成”以抓住成绩与机会,最终只会丢掉了学生最根本的人格塑造,让人成为了千篇一律的考试机器。

诚然,在当今大时代的背景下,“速成教育”也是顺应时代的无奈之举,但我们同时要意识到“养成教育”才是教育的根本,拥有丰满人格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我们仍然希望,有更多不会随波逐流的学校,秉持育人育德的教育理念,则中国教育之兴盛,民之大成,可计日而待也。

猜你喜欢
刚毅西南联大世俗
西南联大
山水布依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不愿向世俗投降
盘古传下的家园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New auto color correction algorithm for microscopic imaging system①
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