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的审美探索

2019-01-29 01:29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203台010020
大众文艺 2019年18期
关键词:古装古装剧题材

(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203台 010020)

近年来,古装剧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在荧屏上的热度强劲,影响力经久不衰,18年热播的《延禧攻略》《如懿传》《扶摇》《香蜜沉沉烬如霜》还存在热度,刚播完不久的《天盛长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更是强势吸睛。随着监管政策的加强和视频网站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古装剧无论是内容表达还是排播模式都与以往有了不同。在内容方面鼓励对历史正剧的创作,严禁戏说胡乱改编历史,原有古装类型在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网台同播的《琅琊榜 第二季》成为2018年古装剧豆瓣评分最高,达到8.5分,《扶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热播剧集在视频网站会员享受提前观看,《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则直接在互联网播出。

一、古装题材的现状

当下古装剧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受市场逻辑的影响,女性视角的古装剧在数量上明显多于男性视角,侧面折射出受众群体构成和心理的变化,在这种背景影响下,出现了一大批女性向的古装剧作品,例如《芈月传》《扶摇》等。另一方面,不少古装剧创作与排播均体现出网络化思维,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于传统电视剧审美的认知及观看习惯,如成为全民爆款的《延禧攻略》。当然,这其中不乏一些注重文化底蕴及文化输出的优秀作品,场景搭建,服化道细节方面,考究至深,在尊重历史规则的前提下,尽可能贴近还原历史,秉承新古典主义,适当融入现代审美。例如《大军师司马懿》系列在真实的人物事迹主线与戏剧化的生活细节和情感关系之间找到了平衡,既新鲜可看,又尊重了历史事实,收视率和口碑值双高,为古装剧的创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小戏骨水浒传》拉近了青少年与传统经典文学的距离,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琅琊榜》中融入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摄影构图的设计,剧中人物台词考究,文白夹杂,不动声色的展现古典审美旨趣,剧中既有朝堂也有庙宇,在故事里更注重人物群像刻画,关注角色的独特性以及人性的复杂性,赋予了权谋剧较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较为深切的人文关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爽剧变慢剧,人文内核及女性奋斗使它超越了普通的宅斗剧,剧中的人物在冲突矛盾中不断思索成长,从而具有了更深沉高远的格调。

但不可忽视的是,众多古装剧存在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古装剧存在的问题倾向

一是人物塑造传统形象少,新潮前卫多;网络剧题材定位在不断贴近年轻受众,随着科幻玄幻甜宠二次元等题材受到大肆追捧,近期上线的古装网络剧更是突破创新成为这些年轻元素的古装版,以离奇荒诞的情节、诙谐幽默的故事人物、夸张的表达方式,达到让观众觉得荒诞却也合理的效果 。这其中不乏穿越甜宠剧,为了巩固年轻受众,在古装剧中加入了更多年轻化元素,剧本往往出其不意,喜欢在形式层面走捷径,在花哨热闹上下功夫。这些作品的女主角大都人设讨喜,围绕甜宠恋爱与权力争斗展开,融合了以古法炮制的火锅、冰淇淋、小龙虾、嘻哈等现代元素,俨然成为穿着古装的言情玛丽苏剧。剧中满口现代用语,依靠演员颜值与内容新奇吸引年轻受众,通过离奇的情节满足大众娱乐心理令其无心思考。二是场景设置精耕少,漏洞多;古装剧的人物造型,背景造型也处处可见细节,大到宫殿楼宇小到服装配饰,都为观众奉献了足够的诚意。可现在一些古装剧在制作上粗制滥造,注水严重,道具穿越,抠像、替身、演技差、“五毛钱特效”等弊病层出不穷,引起观众吐槽声一片。不难看出,一部分主创是在满足某种社会需求般的进行题材选择与故事塑造,而并非认真进行创作。86版《西游记》耗时六年,主创人员克服了技术落后,经费不足等问题,把《西游记》当做一件作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做到最好。重要的是态度,而不单单是商业利益。三是精神内涵少,同质化作品多。大众文化的商业模式催生出文化快餐,部分古装剧借着古装的皮囊,谈情说爱,宫斗权谋,机械无生气的人物与虚假造作的情感,故事的视角与格局极为狭小,以现代人的思维观念演绎故事情节,与设定时代脱轨,产生了固定的美学模式,消减了艺术丰富多彩的其他表现形式。不禁让人恍惚古装剧是否只有风花雪月或勾心斗角,而无法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实主义精神的传达,这类作品无形中窄化了观众的审美需求,促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使得古装剧这一题材本身的吸引力持续走低。例如占据了古装题材半壁江山的玄幻剧,网络小说的套路化和题材本身的空洞化等问题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依然没有摆脱清一色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核心人物苍白乏味,千剧一面,难以打动人心。观众只能从中获得视听感官快感,却无法填平旺盛的文化需求。而对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两部宫斗剧来说,通过淡化历史背景和历史事实,依据极少量的历史资料,取其大体,用其表皮,题材和主要人物相似度极高,但在人物设定上天差地别,主角光环过重导致逻辑基础不合理。现实生活太沉重了,观众更喜欢在爽剧里放飞自我、排解压力。纵观《虎啸龙吟》《琅琊榜》等作品的成功,不难发现其中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借古喻今,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能否打动人心、引起观众情感共鸣仍是重中之重。如果彻头彻尾的抛弃历史感,那么古装的意义只是徒有其表的道具而已。热播剧《扶摇》虽也改编自IP,但在内核上呈现当代风貌。既讲述个人也有天下观,其中主人公自强不息,困境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和勇气,关联当下价值观并传递了精神力量。

三、古装剧创作的几点思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在宁波召开的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议上讲话,提出“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推动中国电视剧在新时代焕发新气象、实现新作为”。释放出了关于电视剧创作、生产的强烈信号。我们需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叙事方式、题材走向;是具有历史渊源和积淀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是古装剧包裹下的主流价值观。披着古装外衣的言情剧、脱离历史的宫斗剧,远离现实的穿越剧等让观众看得好不热闹,但虚假的繁荣难成经典。因此严格落实线上线下统一标准。通过再造播出体系,进而改变美学体系,电视不能播的,网络就不能播。正如聂部长所说“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随意戏说曲解历史、贬损亵渎经典传统、篡改已形成共识和定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玄幻、仙侠、架空演绎的古装剧也不能为增加娱乐性、吸引眼球而胡编乱造、放大文化糟粕,甚至违背基本伦理道德,违背基本的历史逻辑、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

四、结语

古装网络剧要想寻求突破,就必须去除同质化套路化,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前提进行创作,以质取胜而非以量取胜,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东方审美,严格自我把关,严肃戏说,以传达现代文明价值观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将剧情与历史有机结合,努力达到美与真实的和谐统一,多一些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担当,提升古装剧的文化品位。处理好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不能凭随意想象和艺术虚构,也不要为了一味追求流行的情节模式而不顾史实随意编造剧情,力争做到有典可考,有据可依。

猜你喜欢
古装古装剧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带着病母去旅行
Costume dramas gain more popularity overseas 中国古装剧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中国古装剧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古装剧的一个宿命、两大地位、三种形态
穿着古装玩跳皮筋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如何翻译“古装剧”与“穿越剧”?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