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地区乡土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9-01-29 01:29海原县兴海中学755200
大众文艺 2019年18期
关键词:西海固民俗剪纸

(海原县兴海中学 755200)

乡土美术是指本乡本土的美术,是根植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美术形式,包括民族、民间美术,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传统和纯粹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特征鲜明,因此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形态。如藏族的酥油花、唐卡,蒙古族的马鞍、皮具,苗族的织锦、银饰,土族的盘绣,水族的马尾绣、维吾尔族的花帽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征。西海固地处黄土高原,其乡土美术既有回族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高原情结,如剪纸、刺绣、泥塑、砖雕等乡土美术作品,多以花卉、草木图形见长,于粗犷中流露出雅致,质朴中透出纯真,将黄土高原的浑厚、西北人的豪迈表现入木三分。这些乡土美术品类在过去是随处可见,是西海固人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而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变化,乡土美术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正面临着消亡的境遇,而传承、发展和创新乡土美术就是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因此,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是传承和发展本乡本土文化艺术的必由之路。

一、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实施乡土美术教学的作用

1.乡土美术可以丰富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

高中美术教材分为欣赏、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等模块,欣赏作为必修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虽然涵盖的范围广泛,但涉及到乡土美术教学的内容不多,更不用说实践。而乡土美术是融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使用的工具材料简便,可操作性强,在美术课堂中实施,既能开阔学生的形象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美术课程的内涵,同时给学生可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种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也为美术课堂增添了活力。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情感

西海固地区虽然贫瘠,但却有着灿烂的文化,秦长城、李贤墓、须弥山石窟、姚河塬遗址、二十里铺拱北等,很多的古迹遗址默默地诉说着西海固曾经的辉煌。也正是由于历代西海固人对家乡的热爱、对民族的情感,才造就了灿烂的文化,而在这些文化遗迹中,乡土美术体现的尤为突出。欣赏课教学中,可以从这些古迹、遗迹入手,通过图片、文献资料等使学生了解西海固地区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使他们认识到一个陶罐、一件玉器、一块砖雕等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感受到家乡的可爱、民族的伟大,从而产生自豪感和使命感,为乡土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打好情感基础。

3.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表现能力

乡土美术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综合着文学、音乐、舞蹈、哲学、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如皮影艺术,它是由演员操纵形象,伴以演奏、唱腔、道白等来体现剧情,因此它与音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南方的干栏式建筑、维吾尔族的平顶住宅、黄土高原的窑洞等家居住宅与地理、气候关系密切,……因此,乡土美术教学是多学科的相互贯通。通过教学,能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的学习,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还使他们掌握一些乡土美术常识、制作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综合素养以及专业表现能力。

二、将乡土美术资源引进高中美术课堂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美术品类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一接触到内容,就会有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地处乡镇的中学,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户出身,对农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教学设计就应立足于农村的生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美术品类作为教学实施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司空见惯的物品就是艺术品,其中蕴含着那么深刻的寓意,象征着那么美好的愿望,从而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得以保障。

2.将民俗活动与乡土美术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民俗活动中感受乡土美术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乡土美术是伴随着民俗活动而发展的,如过年时门窗上的楹联、门神、窗花,元宵节的花灯、清明节的风筝,端午节的香包、龙舟等,这些乡土美术至今有很大的受众群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观念已根深蒂固,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最好的资源。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了解不同民俗活动的渊源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参加民俗活动,了解乡土美术在这些节日或民俗活动中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乡土美术的浓厚兴趣。

3.结合学生的个体特征,抓住他们对乡土美术的喜好点,因人而异的进行不同品类的实践练习。

西海固地区乡土美术的品类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品类大都是应时应景而做,如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年节时令中,在结婚、寿诞、丧葬以及庙会等风俗、民俗活动中,剪纸、刺绣、泥塑、雕刻等形式的乡土美术应有尽有,多数以身边自然物品为材料制作而成,技术含量不高,易于操作,但却蕴含着美好的寓意。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和体能已趋成熟,有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态度,实践时,应结合学生的个体特征、情感需求,因人而异的进行不同品类的实践操作。如三月风筝节,可以指导学生制作风筝,将自己的心愿和梦想放飞天空;端午节可以缝制香包,将一份平安、吉祥的心愿传递给亲近之人;七月七剪个窗花,绣个蝴蝶、牡丹等,企盼自己的双手越来越灵巧,……;再如,长辈过寿,可以做有关福寿的剪纸、刺绣作品赠送,以表达自己的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在引导他们正确爱情观的前提下,教他们做一些象征爱情、婚姻的剪纸、刺绣作品,使他们懂得传统的吉祥文化,也使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净化了心灵,同时他们学会制作一些乡土美术作品的技能,可以随时随需的制作应用于生活,既美化了生活、陶冶性情,还传承了民间文化,实为一举多得。

三、乡土美术融入到高中美术课堂的实践探索——以剪纸为例

西海固地区的剪纸是西海固乡土美术的主体,由于其工具材料的便易和制作手法的简便,易为被人们所接受,是高中美术课堂中最易于实施的一项教学资源。

1.从剪纸纹样的造型和色彩等入手,在实践中窥探纹样的寓意、内涵及应用,使学生加深对中国吉祥观的理解和认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剪纸的学习中来。

吉祥观是我国乡土美术追求的主题,表达了民众对生活的种种诉求,剪纸亦是如此。窗花中的蝴蝶、梅花,门笺中的如意、万字纹;结婚场合的龙凤、鸳鸯,祝寿时的耄耋、鹿鹤等等,每一个纹样都象征着美好的期盼和心愿,正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教学中,结合实践给学生讲解每一种物象的寓意、其中的故事以及适用的场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理解和认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剪纸的实践中来。

2.运用积极、肯定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作品,促使学生树立起进一步学习的信心。

将乡土美术资源引进课堂,旨在让年轻人了解乡土美术的艺术的价值和文化内涵,正确领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肯定的语气和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的作品,使他们对乡土美术的情感由兴趣逐渐上升为喜爱,尤其在课程结束后,及时而积极地评价他们的作品,会使他们有满满的收获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剪纸的深厚情感。

3.选择合适的时间将学生的作品集中起来,举办展览,并奖励优秀的学生,以此推动乡土美术资源进课堂的实效性。

教师的首肯,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鼓舞促进作用,但如果能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对学生进一步的实践练习无疑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课程结束后,教师可选择合适的时间将学生的作业集中布置起来,举办展览,并邀请公众和剪纸名家来观展、点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剪纸的认识和情感,也影响了其他学生对剪纸的认知,从而促进乡土美术资源进课堂的实效性。

四、结语

乡土美术是传统文化的根,提倡、传承、发展和创新乡土美术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美术教育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将乡土美术作为教学内容列入其中,既有利于学生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美术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对学生未来人格形成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正确认识乡土美术的价值与意义,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势,走乡土美术与各层次美术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西海固民俗剪纸
一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史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民俗中的“牛”
剪纸
漫画民俗
剪纸
剪纸
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
剪纸鉴赏
行走在西海固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