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运:CERNET 放眼新时代肩负新使命

2019-01-29 15:01张彤
中国教育网络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网络校园网建设

文/本刊记者 张彤

西安交通大学自1994 年起就参加了国家CERNET示范工程项目。二十五年的风雨征程,西北节点不仅为CERNET 主干网提供通信基础设施保障,同时也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CNGICERNET2 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若干大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作为原CERNET 专家委员会成员、原CERNET 西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张德运多年来始终坚持在一线工作,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参与网络建设,成为西北地区校园网建设的先驱者。

网络,时不我待

《中国教育网络》: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二十五年,也是中国飞速发展的二十五年。请您谈谈多年的工作中有哪些难忘的事?

张德运: 1946 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十年后,1958 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 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实际上,我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了对计算机技术的研究,这在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964 年我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就开始接触大型计算机研究。在中国互联网出现之前,我做过一些计算机应用的系统,很多系统现在仍然在运行。计算机技术对我而言,是一种爱好,并不是任务。有兴趣,就会主动地抽时间去学习,知识扩充了,做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

互联网在全球风生水起的时候,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很落后。我记得当时中国没有交换机,因为政治上的一些原因,当时国外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采取了严密的“禁运和封锁”。针对这种严酷的现实,我们只能自己动手设计所需的接口线路和交换机。上世纪60年代中期,西交大研制完成的国家大型计算机科研系统,从总体设计、工程布线、元器件焊接到系统调整及运行工作,都是由我与各位师生及师傅们共同完成的。

当年我只有20 多岁,面对这样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复杂系统,思想压力非常大,但头脑却异常兴奋。因为这是校领导对我的最大信任,必须竭尽全力完成任务。在工作过程中,我几乎昼夜不间断,恨不得把计算机系统的每个点都刻在自己的脑海里。对每一项工作都力争亲力亲为。

当时软件系统还没有出现,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程序只能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编写。这个过程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学生不能只看其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必须要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取得成果。

上世纪80 年代初,我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大阪大学研究计算机网络,当时的目标十分明确:到日本后,只要与我的专业相关,就全部要学习:不但要掌握理论,还必须重视具体技术和实践,将日本好的经验和技术带回来。

针对当时我国技术落后的情况,我心里非常着急。1985 年,我从日本回到北京,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投入到互联网推进工作中,先后找了国家几个部委的领导,向他们介绍了国外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同时,呼吁领导重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当时的西部地区比较落后,通信交通都不发达,人们的意识也有局限性。当我告诉大家计算机网络对西部地区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有用时,得到的反应是:我们西部许多地方现在吃饭都成问题,很多劳动力都没有活干,没法养活自己,如果再搞互联网,实现自动化,那么失业的人就更多了。

要改变这种落后的思想,只有让事实说话。在西部通讯条件非常差的情况下,我利用电话线建立了视频电话系统在各地试验。不少领导和工作人员看了这个演示之后都认为这是个好东西,过去寄一封信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到回信,亲人之间见面、沟通太难了,有了视频电话,只要拨通马上就能听到声音看到对方,非常方便。于是我就从这里入手,建立了可视网络电话的试验系统,从而推动了互联网在西部的发展。

西部,劲往一处使

《中国教育网络》:今年是CERNET 建设的第二十五个年头,您是第一届CERNET专家委员会的成员,请您回忆一下CERNET 建设之初是什么样的情形?

张德运:CERNET最初阶段的建设是得到广泛认同的,当时我们国家已经有很多人在考虑建设互联网,但是怎么去做,谁来负责是个问题。几位领导来问我们的意见,我表示全力支持,因为我们国家在新技术上不能再落后了,一定要尽快上马,并且要大规模建设起来。

因为我已经做了多年的相关工作,所以在写方案的时候各方面都考虑得很详细,方案很快就出炉了。在集体的共同努力下,CERNET 的建设比较顺利,大家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并且都坚持做了下来。每个人都为这个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计小利。

《中国教育网络》:现在大家在谈到CERNET 最初的贡献时,都会提到西部大学校园网工程,当时您参与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张德运:我从头到尾全程参与了西部校园网建设。西部校园网计划的第一个阶段是动员阶段,需要和当地的高校沟通。很多学校没有经费建网络,我们就为他们想办法,帮助西部地区尽力追赶。

西部为什么落后?根本原因之一是因为西部思想保守,对先进的互联网建设认识不足。为此,我到各省的学校做详细的科普工作和宣传工作。当时,本着“要做就好好做,要用就要用好”的思想,我们逐个单位做工作,让他们试验,慢慢把校园网的建设工作开展起来。由于我们工作做得深入、扎实、细致,在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西北地区的运营情况相比其他地区还是比较好的。

CERNET 建成之后,整个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特别是西部大学在科研、管理方面有很大提升。我们始终是向着北京、上海这些城市看齐,并不满足于和当地作比较。因为这些城市经济条件好、人才多,设备也多,比起来,西部的建设工作很艰难,但做成了就对本地大有好处。大家尝到了信息化的甜头,尽管很累,但是也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事业,CERNET 要引领未来

《中国教育网络》:作为一个见证二十五年CERNET 发展的老专家,您能不能总结一下CERNET这25 年取得的成就?您认为,CERNET 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张德运:不管在什么岗位,我们都承担着国家建设发展的任务,只是具体工作不同而已。CERNET 最重要的一点是“团结动员了一批人,共同完成互联网的一个事业”。我们把CERNET 看作是事业,是为国家做贡献的机会。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要小看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是和世界竞争,所以对于CERNET这二十几年取得的成就,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尽快规划,一定要向前跨一大步,要超前发展。目前,我们的技术发展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在应用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信息交流、共享方面做得还不够。对于CERNET而言,技术上要有一批人先行,并且要考虑安全性的问题,而互联网的安全问题要在体系结构和信息的完整性研究上下大功夫。

我认为,CERNET 下一步一是要提出目标,二是要做出规划。CERNET在学术领域,一定是中国的引领者。我们要定位清晰,要和电信、网通等运营商有所区别。未来,全世界的信息都会在这张网上“跑”,我们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要和世界紧密联系。CERNET 一定要向这个目标去奋斗,要放眼新的时代,肩负新的使命,成就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教育网络校园网建设
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职业教育网络培训管理研究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长沙市教育局召开教育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会议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基于VRRP和MSTP协议实现校园网高可靠性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谈寄宿制高中学生的管理策略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