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证)学术源流探讨※

2019-01-29 16:24李明哲王连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证治医家黄帝内经

李明哲 王连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3)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证,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本病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生活及工作,重者可发展为中风或晕厥,甚则危及生命。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以《黄帝内经》为起始点,至清朝末期,无数医家以文字形式记载了关于眩晕的诸多心得,其中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最活跃,一些新的观点不断被提出。至明清时期,眩晕的中医诊治内容更加丰富,从疾病概念、病机、证候,到治则治法、治疗方药、预后转归等方面的认识和记述逐渐趋于系统化和条理化。

本文以中国历史朝代为主轴,对清代及以前的历代著名医家针对眩晕一证的论述进行剖析和总结,使中医先贤宝贵学术经验更清晰地呈现。

1 眩晕的病名历史与含义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有文献又称其为“眩冒”“头眩”“掉眩”“眩瞥”“目眩”“风眩”等。“眩”即“目眩”,指眼前昏花、缭乱;“晕”为“头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甚至站立不稳。由于两者常并见,故而统称“眩晕”。本病常反复发作,轻者妨碍正常生活及工作,重者可发展为中风或晕厥,甚则危及生命。

眩晕多伴随头部不适,故古人认为其病位在头,眩晕以及相关的头部疾病出现的历史非常久远。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我国记载中医疾病最早的文字。“王疾首”和“子疾首亡延”首见于甲骨文[2],“疾首”即指患有头部的疾病。甲骨文中出现的“疾亡旋”和“旋有疾王”[1]记录更是描述了眩晕的表现。“旋”为旋运转动,“疾旋”即“眩晕证”。近人根据《诗·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周礼·疾医》:“首疾,头痛也”,其注解为心脑血管疾病[3-4]。《山海经·西山经》:“食之不眴目。”眴,通眩,杨雄《剧秦美新》:“臣常有颠眴病。”眴,也作目摇解,班固《西都赋》:“目峋转而意迷。”

2 先秦至两汉时期——出现对眩晕的描述

从先秦时期零散的文献资料、点滴的经验积累,到汉代以《黄帝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为标志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目为之眩”,《灵枢·海论》篇曰:“髓海不足,胫酸眩冒”,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及“眩冒”等,都是重要的标志性经典文献。

先秦时期有关眩晕文献仍然零散不成系统[5],只简单记述了眩晕的临床表现,未能就其病因、病机提出更多论述。及至两汉,随着中医药学术体系的形成,医家对眩晕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3 隋晋唐时期——眩晕证治发展时期

隋朝《诸病源候论》提出了“风头眩候”、唐代的孙思邈[6](《千金翼方》)与王焘[7](《外台秘要》)认为眩晕的诊治应当主要从“外风”来立论,是因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即若风邪在头,且久病不愈,就可因风邪入脑而变为头眩。

《敦煌医学残卷》收录的陶弘景所著《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篇中,记录有大补肾汤、小补肝汤、大阴旦汤等用来治疗眩晕的方剂[8]。

晋唐医家对眩晕研究仍沿《黄帝内经》中“诸风掉眩”以及“上虚则眩”等理论进行发挥和完善,并注重总结和应用验方诊治该病。该时期医学文献记录逐渐增多,进入了经验积累阶段,为下一发展时期有关中医理论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宋金元时期——理论创新与临证实践

这一时期是中医理论和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医家比较注重收集前朝和本朝验方,宋代涌现的方书成为研究该时期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文献,如陈无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9]对“眩晕”病的阐述等。金元时期刘完素[10]提出了“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的理论,认为其发生是由于风火相搏,则为眩晕。朱震亨[11]对刘完素所著《素问·玄机原病式》进行了认真研读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眩晕之风非谓肝木之风,亦非外中之风,而是痰夹气虚并火,主张眩晕以“治痰为先”的原则,他创新提出了“无痰则不作眩”的理论,为后世所推崇。宋代后期,官办医学临床偏重验方修制成方成药,相较之偏忽视理论研究。其时期战乱频繁,加之旱灾疫病丛生,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模式发生改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金元时期医学家开始了学术探讨与理论创新,并产生了以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医家,其中对眩晕有独到见解的代表人物是朱震亨和刘完素。

5 明清时期——临证与理论的新发展

该时期中医内科的发展有以下主要特点:(1)围绕理论与前一时期医家学说及经验、流派开展争论,如张介宾[12]对刘完素、朱震亨等有关论述的评论。(2)对病症诊治的总结更完善。如“风(中风)、劳(虚劳,虚损,肺痨)、蛊(蛊胀,臌胀)、膈(噎膈,关格)”中医内科“四大证”概念,就在该时期形成。(3)综合性医学著作数量空前增多。

明清时期中医日臻成熟,医学全书、类书、医案以及专病专科著述等都包含有眩晕的内容。在这一背景下,有关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继续发展并有所突破。张介宾认为“眩运,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他提出“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的理论。实际上这是针对“主火”的刘完素和“主痰眩”的朱震亨提出的理论学说展开探讨。本时期医学著作较多,部分对眩晕论述有代表性的医家论述较为典型,如何梦瑶定义:“眩晕。眩,惑乱也,从目从玄。玄,黑暗也,谓眼见黑暗也。虚人久蹲陡起,眼多黑暗是也。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13]。并建立了“火、热、痰、湿”理论”,认为其适合岭南地理气候及其用药特点。虞抟[14]论治眩晕应当考虑患者的体质与血瘀等因素;李用梓的《证治汇补》[15]提出诊治眩晕病因证候辨证用药分类法。沈金鳌[16]《杂病源流犀烛》对眩晕源流总结较为全面,从流溯源,本源于《黄帝内经》;审其变迁,至宋金元明清学术流派始形成;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三不作眩说”成为中医眩晕临床证治主流。

由此可见:关于眩晕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17],开创了“虚、实皆可致眩”的理论先河。至汉代,以张仲景为代表的医家用中医理论对眩晕的证治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晋唐时期是中医药学全面发展的阶段,亦对眩晕证治有所发挥。宋金元时期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上承秦汉晋唐的医学成就,下启明清时期医学开端,形成了多个中医学术流派。到了明清时期,中医日臻成熟,对眩晕的分析更为详尽,流传至今的医书中也有大量关于眩晕治疗的记载,并积累了大量的方药。

流传下来的中医经典论著浩如烟海,不仅凝聚了作者的经验和心血,更是后学的宝贵财富。历代医家在从先秦到明清两千多年里,记述的临床经验不仅覆盖了地域的广度,也跨越了时间的维度,更有着临床验证的效度。因此,整理古籍便于后续研究发展,是一项振兴中医不可或缺的工作。前人对眩晕的治疗留下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与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证治医家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血液病从虚劳论治的证治规律研究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